《体坛周报》新闻客户端 打开

中国女单为何被赶超?丢失自身技术特点亦成为关键

王全立     05-25 14:59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王全立报道

正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举行的第15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孙瑜、何冰娇陈雨霏3人作为中国队女单代表参赛。将她们称为一流好手并不为过,但以中国女单曾经达到的高度,目前女单已经国羽公认的一大软肋。

9年前的这时候,国羽决策层因为选择女单奥运人选而承受着“幸福的烦恼”。当时,北京奥运会积分赛刚刚落幕,中国女单四花——张宁、谢杏芳、卢兰、朱琳包揽前四。由于同一支代表队在同一项目只能派3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被“忍痛割爱”的是2007年世锦赛女单冠军朱琳。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王适娴均因为名额所限与奥运会缘锵一面。

如今,“幸福的烦恼”已成为国羽女单美好的回忆。2012年后,随着拉特查诺、马林、内瓦尔、辛胡、戴姿颖、奥原希望等一拨高手的崛起,中国女单的实力不再是“一览众山小”的高度,甚至在对手围逼下处于守势:先是在2013年至2015年世锦赛一金未进,后是在里约奥运会未染指奖牌。整个奥运周期无缘金牌,上属国羽女单史上首次。

微信截图_20170525134425.png

里约奥运会后,二王一李宣布“解散”。一时间,中国女单竞争力进一步下滑,如今主力队员的最高水平已落后于中国台北、西班牙、印度、日本等国选手。这意味着,2017年的苏杯,女单已经成为对方目标中的抢分对象。

中国女单何以“一夜间”一落千丈?应该说原因多多:有对手增多的原因,以往中国女单的主要对手来自于丹麦、韩国等少数国家,如今已扩大到近10个国家和地区;有队伍青黄不接的原因,如过去五六年时间国羽罕见地一直没有打造出“天后”级的新秀。

以往,中国女单之所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出超一流高手,且长时间领先世界羽坛,与数代高手具有鲜明的技术有着密切关系。 

张爱玲、李玲蔚、韩爱平是上世纪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3名女单选手。张爱玲的特点是:速度快、扣杀猛、腕力强、反手好,并善于在行进间进行突然袭击,防守严密。李玲蔚前场动作细腻、落点刁钻、后场进攻凶狠、球路多变。身高手长的韩爱平尤其大步上网扣杀快捷、凶狠。外国报纸曾这样评论韩爱平:她的速度和动作可以与男子媲美。

微信截图_20170525134555.png

此后几代国手中的代表,同样拥有鲜明的技术。以李雪芮来说,她速度快,爆发力好,攻击手段丰富。李雪芮颇具男子化的打法让她在短短时间内迅速从一名新秀攀升到奥运冠军高度。而王适娴则是技术派的代表人物。

相比之下,目前的中国女单主力选手技术特点不是很鲜明。孙瑜、何冰姣在国际赛场也有过出色战绩,但你能说出她们具有哪些鲜明的技术特点吗?相对,倒是我们的对手马林、戴资颖、辛胡、拉特查诺等,给球迷们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说得通俗些,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中国女单,任重而道远。

相关阅读:从“猛女”中突围 戴资颖&吴堇微:速度力量是关键

         戴资颖腹肌也亮瞎眼!中国女羽重建亦需加强男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