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将闯荡英伦终上场 刷新尘封半世纪历史

​陈丁睿08-16 12:00 体坛+原创

8月5日,吉格巷球场,当布里与瓦尔索尔的新赛季英甲首轮较量进行到60分钟时,一张青涩的东方面孔来到了边线处:11号前锋尼克·阿约瑟下,25号后腰戴伟浚(Dai Wai-tsun)上——就这样,半个月前刚与布里签约3年的后者,成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首位在英格兰职业联赛登场的中国香港球员。

在此之前,唯一一位在英格兰职业联赛出场的中国香港球员还是现年76岁的名宿张子岱,1960到1962年间,他曾经成为布莱克浦的一员,还在顶级联赛中取得进球。对于18岁的戴伟浚和香港足球而言,这样的历史传承极具意义,虽然在布里的周薪只有200英镑,但新赛季首轮就能完成职业生涯处子秀,他的勤奋与拼搏已经得来了回报。顺带一提,戴伟浚的蹿升也吸引了多位香港留学生从曼彻斯特赶到贝里观赛:除了付出14镑的学生球票、20镑的打车钱,他们还花费3镑买到了有戴伟浚登上封面的比赛日队刊。

1999年7月24日,绰号“浚仔”的戴伟浚出生于中国香港,由于父亲从事足球运动、还入选过香港青年队,这个孩子在4岁便开始接触足球。戴伟浚曾经感慨道,自己对足球的兴趣,“很可能就是来自遗传”。7岁那年,戴伟浚加入了东方梯队,接受了将近3年的正规训练,在此期间,得益于父亲的人脉关系,他还先后于暑假时前往英国的雷丁和韦康比训练生活。相较于家乡枯燥的跑圈热身,他也更中意于英格兰足球的有球对抗。

结束了两段海外训练后,戴伟浚和父亲似乎更坚定了“世界很大、要去看看”的想法:2008年,为了获得更多的出国机会,就读圣若瑟小学的戴伟浚从东方梯队转投香港巴塞罗那足球学校(现杰志足校),年纪轻轻便经历了第一次“转会”。据杰志总监朱志光回忆,“虽然是初来乍到,还要与比自己大一岁的球员对抗,但出任后腰的戴伟浚非常抢镜,他的为人平静,只要一上场就展现了很多同龄人不具备的领导力”。效力香港巴塞罗那足校期间,身为队长的戴伟浚如愿以偿,他与球队一同前往西班牙和波兰训练比赛,继续开阔着自己的眼界。

由于自小喜欢阿森纳、梦想踢英超,戴伟浚对于英格兰足球有着无限的向往。他曾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成为第二个法布雷加斯”。2010年,在斩获香港五人足球赛U-12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奖后,戴伟浚跟随父亲一起前往英国,开启了异乡的移民生活。经过了初期的调整与适应,戴伟浚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得到了加入雷丁青训学院的机会,而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在私立学校布拉德菲尔德学院就读,足球学业两不误。四年前的夏天,已经入选香港U-15的戴伟浚从英国返回亚洲,代表球队先后出战了潍坊希望杯和南京亚青会,成为阵中唯一的旅欧选手。

然而,戴伟浚与雷丁的缘分却未能延续到一线队,由于教练的更迭,他失去了原本得到的信任,加之自身球风与新教练的要求并不合拍,中国香港小将只得选择离开。虽然后来在本菲卡的试训也以失败告终,但手握英国和中国香港两本护照的戴伟浚,还是在不用为劳工证操心的情况下,得到了贝里投来的橄榄枝。

事实上,即便通过了贝里的试训,戴伟浚还是为站稳脚跟付出了几倍于队友的努力:据他回忆,“遭遇歧视确实存在,但若要成功,便只能依靠自己”。为了弥补自身在对抗上的缺失,戴伟浚在健身房加班加点,经常完成超出别人一倍的训练量。在父亲逢比赛必到的支持下,戴伟浚一点一滴地取得进步,只用了一年时间,他便成功跻身一线队,将背后的号码从68号改变为25号。今夏的季前准备期,戴伟浚在4场热身赛的表现可圈可点,也借此赢得了主教练克拉克的青睐。顺其自然地,喜欢网球和羽毛球的他便迎来了书写香港足球新历史的那一刻。

戴伟浚说,由于曾经为东方效力,他也一直是该队的拥趸,如果有朝一日回到香港踢球,他只会成为老东家的一员。但在此之前,戴伟浚希望将全部精力都专注于自己的英甲生涯:“我没有什么偶像、座右铭,对我来说,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纪律、努力训练。对于生涯处子战,其实我一点都不紧张,也许是以前失败了太多次吧。英国足坛的竞争非常激烈,只要一次受伤或表现不佳就可能被打入冷宫,现在的主帅很看重我,但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总之,我还是先努力做好自己吧”。面对“香港01”的采访,戴伟浚的表态轻描淡写,或许就是这份异于同龄人的淡定与沉稳,帮助他走到了现在。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