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里皮乱点鸳鸯谱让热身赛意义大打折扣

肖良志11-15 10:53 体坛+原创

  11月10日、14日,国足分别0比2塞尔维亚、0比4哥伦比亚,结束了FIFA比赛日活动。因为里皮只征调了赵宇豪、贺惯两名新人,在排兵布阵上乱点鸳鸯谱,没有起到磨合阵容、演练战术的目的,使得本次热身赛的意义大打折扣。另外,大家无比崇拜里皮所说的“必须找强队热身,锻炼价值大”这句话,这不是里皮的专利,自从戚务生以来,历届国足主帅都是这么要求热身的。

  为什么说热身意义大打折扣?里皮征调的这些球员,基本上都是“老人”,根本没有考察的必要,孰好孰坏,谁打什么位置,一目了然。这种情况下,里皮应该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战术或者阵容,通过与塞尔维亚、哥伦比亚这样的强队比赛,达到磨合阵容、演练战术的目的。

  从两场比赛的情况看,里皮在首发阵容名中调整了6人,然后又大面积临场换人,看上去是给每个球员机会,实际上是在浪费来之不易的强队资源。两场比赛,国足都是狼狈不堪。人们除了讽刺武磊打不进单刀球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国足的焦点和亮点。相比第一场对阵塞尔维亚,第二场打哥伦比亚时的国足更加混乱。

  没有成型的战术体系,没有中场组织,没有能够与对手抗衡的技术和意识,没有一战到底的信心与勇气,国足成了一支典型的“四无球队”。一些球员,打着打着位置就变了。傅欢是一名标准的右后卫,乾坤大挪移之后就成了右前卫。冯潇霆所说的国足只发挥了30%很夸张,但乱糟糟的用人、换人和打法,不可能发挥出应有水平。

  事实证明,让有些球员客串其他位置是教练的无奈之举,并非他真的能够擅长多个位置。自从米卢以来,在过去的18年时间里,外教总喜欢干这些事情,于是,中后卫成了后腰,后腰成了边前卫,前锋幻化成了后腰。当年的季明义、杜威、王栋等等,例子俯拾即是。

  外教可能想体现自己的慧眼识珠,最终的结果却是哪儿来哪儿去,球员在擅长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对球员的了解而言,这不是什么眼光独特,而是浪费资源,主动去走弯路,降低热身赛的价值。

  如果说征调了大批的新人,走马灯考察一下无可厚非。对于一批老油条,还用同样的方式,就令人费解,甚至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阵容,通过与强队比赛磨合这个阵容,让球员和战术一起接受锻炼和考验。非要像考察新人那样使用老油条,要么是里皮对球员的能力不够了解,要么是他对球员不够信任。无论哪一点,都实属不该。

  为什么说多和强队比赛不是里皮的专利?我发现,当里皮提出多和强队热身的时候,从圈内到圈外,男的兴奋得青筋暴跳,女的快乐得香汗淋漓,仿佛里皮找到了中国足球的命脉。崇拜没错,但要在理。早在戚务生执教的时候,就多次提到和强队热身才能让球员进步,自此之后的21年时间里,国足主帅都是这样做的。

  戚务生时代,他率队和伊朗、韩国、美国、乌拉圭、巴拉圭、荷兰、英格兰、哥伦比亚等多支球队热身过,但是最强的那届国家队,依然兵败十强赛。和强队热身,可以改变一些细节,但是不能改变球队的实力本身。

  到了米卢执教之后,他提出与强队热身的同时,希望国足球员在和强队热身输球中输到麻木,这样就对输球不在乎了,心理素质就会变得强大。实际上,米卢真正带给我们的不是什么快乐足球,而是心理素质变得强大,能够发挥出70%以上的水平。米卢时期,国足与南斯拉夫、美国、瑞典、乌拉圭、葡萄牙、伊朗、塞尔维亚等强队进行过A级比赛。

  阿里·汉也曾经是这样的思路,国足和巴西、巴萨、智利等强队比赛过,结果却是世预赛小组赛都没有出线。

  朱广沪时期,国足与美国、法国、瑞士、保加利亚、洪都拉斯、塞黑、德国、西班牙、爱尔兰、哥斯达黎加等多支队伍进行过比赛,中国队一如既往地稳定。

  到了福拉多时期,因为中国队在大赛中一直没有取得好成绩,强队都不愿意热身,结果福拉多执教期间,国足仅和墨西哥一支强队热身过。

  高洪波在2009年出任主帅之后,乌拉圭、法国、葡萄牙、德国、巴拉圭、塞内加尔、伊朗等一一与国足过招。卡马乔时代,荷兰、巴西、瑞典、加纳、西班牙等强队成为国足陪练。佩兰时期与福拉多一样尴尬,强队都不愿意与国足热身,邀请强队成为国足之痛。

  所以,我们不能押宝里皮的一句话,也不能押宝和强队热身就能改变国足现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解决青训质量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很多球迷所说的技术、意识、基本功、无球跑动、协防意识等细节问题。


国足  /   里皮  /   哥伦比亚  /   塞尔维亚  /   热身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