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前《法国足球》国际部主任
这届世界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之组,东道主的分组也还不错,距离第21届世界杯还有六个月,一切进展顺利。要想举办一届成功的世界杯,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1.出色的东道主观众;2.比赛要有些意外,但也不能太多;3.强队走到最后。
自从世界杯扩军到32支球队后,这三个要素几乎从未缺席过。决赛始终是强强对话,1998年法国对巴西,2002年巴西对德国,2006年意大利对法国,2010年西班牙对荷兰,2014年德国对阿根廷。在他们之中,有两支球队成为了新的世界杯拥有者,1998年的法国和2010年的西班牙,世界冠军阵营也从此前的6支扩大到8支。而在1978年-1998年这二十年间,一共只诞生过一位新的世界冠军——阿根廷。世界杯扩军,也让传统强队受益,比如法国,自1994年以来从未缺席过世界杯,西班牙是自1974年,阿根廷更是从1970年至今。巴西通过预选赛的成功率是100%(20次/20次),德国同样也是世界杯不可缺少的客人,尽管他们曾在1930年和1950年两度在预选赛折戟。乌拉圭则是最经常出现在世界杯舞台上的小国。
意大利历史上首次无缘世界杯决赛圈,并成为唯一一支缺席的世界冠军,不出意外,新科世界冠军仍将在剩余七个世界冠军中诞生。若将冠军候选国的名单扩大到十支,或许可以加上哈梅斯·罗德里格斯的哥伦比亚,阿扎尔、德布劳内的比利时以及唯一一支不止一次从世界杯决赛圈小组赛晋级的非洲球队尼日利亚(1994、1998、2014三次,加纳曾在2006和2010年两次出线,但未能晋级本届世界杯)。
C罗的葡萄牙?奇迹很难复制,特别是对于一支如此幸运夺得欧洲杯的球队来说,一年前他们可是以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的身份从欧洲杯小组赛突围并最终夺冠的。至于莱万多夫斯基的波兰,作为种子球队,他们非常坚强,但似乎对拜仁前锋过于依赖,这样的球队很难成为世界杯冠军。
1986-1994年施行的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出线的规则取消后,世界杯的出线规则变得简单明了,每个小组的前两名进入16强,这也避免了那些让世界杯蒙羞的算计,尤其1982年,德国与奥地利的那场耻辱之战,两队将阿尔及利亚算计出局。
种子球队在小组赛阶段出局也是新规下屡见不鲜的事情,甚至不少卫冕冠军都难逃厄运,比如2002年的法国,2010年的意大利,2014年的西班牙。而在过去,只有1966年的巴西以卫冕冠军身份在小组赛阶段出局。不过这次我们很难想象卫冕冠军、新科联合会冠军德国会在小组赛止步,尽管他们的小组是竞争最激烈的小组之一,云集了墨西哥、瑞典和韩国。摩洛哥和伊朗也很难给西班牙和葡萄牙造成麻烦。同样,比利时和英格兰也应该会跨过突尼斯和巴拿马这关……要想寻找黑马,眼光要放在别的组别。
虽然分组不错(与沙特、埃及、乌拉圭同组),但考虑到近几年的表现,东道主俄罗斯在本土世界杯上走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他们小组出线,要么遭遇西班牙,要么遭遇葡萄牙!世界杯在阔别八年后回到欧洲大陆,但这次与98年法国世界杯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不同,而是与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更为相似。俄罗斯与美国都算不上是知名球队,竞争力平平。与美国世界杯一样,本届世界杯应该成为全世界球迷的节日。相比美国,俄罗斯同样地大物博,参赛球队的行程也是赛事组织的一大问题,以法国为例,他们在小组赛的行程将超过7000公里,要想在这届世界杯上走远,参赛球队必须在物流和组织上做到完美无缺。所以在俄罗斯,很难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