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9冠军 跳水女台如此善“变”

王全立06-08 17:10

2018年世界杯跳水赛激烈正酣,6日决出的女子跳台单人金牌,落入14岁中国小将张家齐囊中,这是东京奥运周期夺得该项目世界冠军的第2名选手。值得一提的是,里约奥运会冠军任茜在近两届大赛均未染指金牌。

多年来,女子跳台单人跳一直是跳水单人项目变脸最频繁的,以2009年至2017年为例,先后有埃斯皮诺萨、胡亚丹、陈若琳、司雅杰、黄小惠、金云香、任茜、张俊虹等8名中外运动员登上世锦赛、世界杯或奥运会冠军宝座,冠军变脸频率之高位居跳水4个奥运单人项目之首。这期间,两个男子单人跳项目夺金人数均是6人,女子3米板单人跳夺金人数仅有女台一半!张家齐夺得本届世界杯赛冠军,使她成为10年内第9个问鼎跳水世界三大赛女台单人跳的选手。10年,9人,女台单人跳变脸功夫确实过人。

如果将时间向前推移,不难发现:女台单人跳一众冠军绝大多数只收获过1冠、2冠,先后5次夺得单人跳冠军的陈若琳已是孤品。2011年世锦赛,当陈若琳填补了运动生涯最后一个空白点时,她成为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女台大满贯得主。扫描其他3个奥运单人跳项目,此前早有人甚至数人成就大满贯伟业:如女板就有高敏、郭晶晶、吴敏霞、施廷懋等数人。

女台单人跳冠军更替频繁,与该项目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以整体实力最强的中国队为例,多年来该项目涌现出不少“娃娃”冠军,伏明霞、许冕、贾童、陈若琳、胡亚丹、任茜……一些一冠游,因为时间相对久远,早就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如果你关注跳水运动不算长,如果你不借助百度,许冕、贾童、胡亚丹等世界冠军很可能是陌生的,其实她们都是进入新世纪后登上世界冠军殿堂的。

由此可见,女子跳台和女子体操一样,可以归为小龄项目,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任茜出生于2001年,2016年时的她身高1米5出头。当年,这个“小不点”连夺世界杯、奥运会女台单人跳金牌,还是中国体坛第一个00后奥运冠军。不过,近两个赛季的任茜,至少从成绩上看已不是NO.1,2017年世锦赛位居第三,本届世界杯赛被张家齐挤到第二。任茜丢掉霸位,关键原因是这两年她的个子高了、块头大了,这两年,任茜从一个“小不点”长成一个1米65的大姑娘。新科冠军张家齐站在任茜面前,矮了大半个头。

跳水运动要求运动员在10米、3米乃至1米高空完成两三周翻腾、转体动作,所有动作必须在起跳到落水前时间内完成。显而易见,身体较矮的运动员相对有利。跳台和跳板的情况又不同,跳板本身有弹性,体重较大的运动员可以利用跳板的弹力为自己赢得更高的空间,因此跳板比较适合成年运动员参加。参加跳台比赛的运动员,无法通过跳台赢得更高空间,身材小、体重轻的运动员自然占些便宜,再加上中国跳水向来人才济济,由此形成中国女子跳台运动员更替速度频繁之象。

陈若琳称得上女子跳台罕见的常青树。陈若琳2006年涉足国际赛场,从出道到退役创造了11个赛季年年夺取世界冠军的奇迹,她的双人跳在世界三大赛创造了全胜的空前纪录。

和贾童、胡亚丹、任茜等人一样,陈若琳也遇到过身体发育带来的困惑,她因为成绩下滑在众多媒体记者面前遭到周继红的训斥。困难和挑战面前,陈若琳没有退缩,她在管好嘴巴的同时刻苦训练,先后两次重回运动巅峰,运动生涯共摘取5个奥运冠军、6个世锦赛冠军和15个世界杯冠军,26个世界三大赛冠军让陈若琳成为“国内20金俱乐部”成员。能进入这个“俱乐部”的,都是中国体坛的巨星,目前仅杨扬、郭晶晶、吴敏霞、陈若琳、王楠、王濛、马龙、田亮8人。

来自小龄项目的陈若琳,居然在长达11个赛季的时间里大把夺金,仅仅靠“管住嘴巴”“刻苦训练”两个因素估计很难服众,因为能做到这一点的女台选手肯定不止她一人,对于这一疑问,陈若琳和她的家人、启蒙教练的回答都没有让笔者完全信服。

2012年伦敦奥运会,陈若琳复制北京奥运会辉煌,她又一次囊括女台单人跳、双人跳两枚金牌。中国跳水队凯旋之时,笔者向陈若琳主管教练任少芬请教陈跨过发育关的秘诀。任少芬的回答让笔者茅塞顿开,任的回答是:陈若琳的基本功高人一筹,身体发育对她的实力确实造成一定影响,但扎实的技术基础让她的影响度明显小于其他运动员,因此这些年一直能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主力。

跳水  /   十米跳台  /   张家齐  /   陈若琳  /   任茜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