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看完俄罗斯世界杯后 中国更应申办世界杯了

体坛前方记者组07-17 14:45 体坛+原创


骆明:卡塔尔世界杯更值期待

本届世界杯,俄罗斯的组织工作受到高度评价,当然,他们花了那么多钱,让客人满意不在话下。不过我觉得俄罗斯还是太大了,交通又难言发达,高速公路和铁路都较少,机票便宜但往往得通过莫斯科中转,故而对球迷尤其媒体来说,转场并不方便。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卡塔尔世界杯了,与俄罗斯相比,它完全是另一个极端,国土袖珍,无奔波之苦,甚至一天可以看不止一场比赛,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马德兴:中国应该申办世界杯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落幕,作为一名采访了六届世界杯的老记来说,从20年前第一次亲眼目睹法国队首度在家门口问鼎世界杯,到20年后再次见证法国队二度问鼎,也许是一个“轮回”,但又不止是“轮回”那么简单。此番采访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世界杯改变了俄罗斯,俄罗斯改变了世界杯”。

一个多月的世界杯采访,我完全改变了过去对俄罗斯的印象,甚至喜欢上了这个国家、这里的人民。不止是我,整个西方舆论也对俄罗斯改变了看法。这就是俄罗斯世界杯最大的成功!它的价值根本就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

长期以来,我们对世界杯的认识局限于“国足成绩不行,办世界杯就是在家门口出丑”。世界杯开赛前俄罗斯是32强排名最低的球队,但他们最终杀进了8强,而更大的收获在于,整个国家因为这次世界杯重新焕发出了那种久违的激情与热情。这就是世界杯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中国还应该申办世界杯吗?或许,俄罗斯世界杯已经给出了答案。

李响:相约2022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道主俄罗斯和本届世界杯一样,依然处于变革之中,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保守与开放竞争激烈。它的人民也处于矛盾之中,你可以在圣彼得堡的教堂里感受俄罗斯人的傲慢与优越,也可以在涅瓦大街上倾听摇滚乐队年轻人的呐喊。

决赛时的卢日尼基球场,旁边的看台上是蓝白红色的海洋,而身后是几个欢乐的巴西球迷,旁边坐着的还有两个身穿三狮球衣的英国人,中场休息时,一个澳大利亚小伙子坐到了身后,我们几乎都在为克罗地亚加油。前排的美女球迷居然来自加勒比海一个不知名的小岛国,她支持的是法国队。

我们热烈的交谈,尽情的欢呼。这就是足球,这就是世界杯,无论国度,无论人种,我们相遇在球场,挥洒激情,共度良宵。第二天清晨,人们踏上归途。

四年后,我们约吗?

克韩:希望更多中国球迷走出去

这是我第五次在体坛参加世界杯的报道了。正如我在最近的专栏文章《跋涉》里所写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球迷,走出国门来到现场看球,感受一种与电视机前当沙发土豆完全不一样的气氛。和最早时期出来看球的都是青壮年球迷不同,现在的球迷常常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不仅看球,还周边游一趟。

这当然也要感谢俄罗斯的组织工作。整体来说,俄罗斯的组织工作相当可以。由于时间和工作的限制,这一次我和巴西世界杯辗转多地不同,主要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地方看比赛,这两个地方的球场疏散工作都做得相当出色,赛后基本都利用免费的公共交通工具迅速疏散完毕,也没有任何不安全的情况,还是蛮适合亲子看球的。

也希望中国球迷今后越来越多地前往现场,感受足球气氛,球迷更有见识、更懂球,这是中国足球能兴旺的基础。很多到现场的中国球迷,现在都开始像日本球迷那样自己收拾垃圾,得到了好评。但也还是有个别的球迷,在明明禁烟的看台上吸烟,非常没有公德,这些会拉低对中国球迷的印象分。

姜斯瀚:人生中最难忘的30多天

610日与法国队同期抵达莫斯科郊区的伊斯特拉,到715日蓝军在卢日尼基重返世界之巅,这是人生中最难忘的30多天。从最初的慌张忙乱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我与法国队一起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进步的过程总是痛苦的,出门在外,衣食住行事无巨细。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总是争相蹦到你面前,不仅要想办法应对,要经历许多蛮横、冷漠当然也有温暖,但回过头来,这一路满载了成就感。法国队时隔20年再捧大力神杯,我则从头到尾见证了他们的夺冠历程,这就够了,感恩。

马克欣:记者生涯的一次“成人礼”

说来惭愧,从业13年,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居然是我的第一次世界杯前方报道,当揭幕战坐在卢日尼基球场的看台上,看着东道主俄罗斯队主场大胜沙特队的比赛,心中却没有那种臆想已久的热血沸腾。时间带给我的或许更多是平静和淡然,以及这项运动之于我来说相濡以沫的情感。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我的任务不是跟队记者,而是视频采访记者。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体面轻松的工作,但是投身其中才会发现,采访只不过是整个过程中最简单的一部分,真正困难的,是前期你需要千方百计的联络上这名球员或者是经纪人,以及当你完成采访后漫长的听译过程。

世界杯期间,由于专注于退役和现役球员的采访,我没有太多机会走进世界杯的赛场,但这却是我从业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从球员的联络,到采访大纲的撰写,再到采访的过程,以及最后采访内容的听译,成文,视频制作,所幸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同事和前辈的指导和斧正。同时,作为记者而言,能够面对面聆听这些现在或者是曾经在足球场上无所不能的大师为我们分享自己的足球故事讲述对足球运动的理解,是最宝贵的财富。

武一帆:别在拉美人面前自夸爱足球

煽情和分析都免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世界杯“最”感受。

最冷

德国小组赛出局,西班牙跪着拿到头名,又被公认实力超弱的俄罗斯淘汰;阿根廷?呃,他们能来俄罗斯就是奇迹。

最热

怀疑西班牙的世界杯基地考察是不是又出了错误。从610日开始,南俄——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和索契地区的日均高温几乎不曾低于35度。

最佳比赛

西葡33、法阿43和决赛42,进球不少实际场面尴尬。我亲历的最佳比赛是日本23憾负比利时,有团队合作,有戏剧性,有希望,也有现实的残酷。

最佳声援

全体拉美球迷和记者。即便没有任何一支来自新大陆的球队打进4强,半决赛和决赛现场依然可见大批来自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甚至危地马拉的球迷。在拉美人面前不要自夸爱足球。

最差配角

茴香。哥萨克人爱死茴香,天天餐餐每道菜连主食都有这种切碎了的绿色的小恶魔。中国北方人用来包馅的时令菜成了日常味道,三周后感觉自己已经成了茴香精。

刘川:喜欢“找茬儿”的志愿者

本届世界杯,我主要在圣彼得堡和加里宁格勒两个赛区驻扎。加里宁格勒不和俄罗斯本土接壤,是一块“飞地”,大赛接待能力有限,不过赛场内外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志愿者热情负责,给人留下的印象很好。

圣彼得堡这边则“内外有别”,外场的工作和安保人员无可挑剔,内场则有那么一两个喜欢“找茬儿”的志愿者,他们以审查官自居,尤其是场面难看,上座率不高的比赛中,尤其喜欢折腾媒体。且每次的执行标准不一,理由千奇百怪。我所在的摄影席有一位志愿者,曾在一场赛前先后要求同一批媒体代表四次调换座位,且并无明确理由。最后一场三四名决赛比赛,她在下半场要将我换到没有工作空间的观察席位,理由仅仅是“你的相机看上去和别人不太一样”,在面对我严肃的抗议和投诉要求之后,又悻悻作罢,不知所终。不过这也是我在本届世界杯赛场所遇见的唯一麻烦人物。

王勤伯:完美组织背后的不情愿和惰性

乌拉圭和葡萄牙的1/8决赛之前一晚,我去球场新闻中心取票,被告知在排查炸弹,谁也不让进。当时是晚上9点,我说那就去附近溜达一会儿再回来。

10点,还是不让进,工作人员说直到第二天上午都不会再让进人了。

“你可以给你们老板打电话,看看他能否给我们老板打电话,如果两个老板都同意,你就可以进去。”工作人员说。

这时候两个离开新闻中心出来吃饭的巴西记者回来,也被告知不能再入内。里面显然没有任何炸弹隐患,志愿者在玩手机,一些结束工作的记者悠哉游哉地走出来。

这下我才有点着慌,如果赛前一天取不到停车证,第二天会很难接近球场。联合到巴西记者,我们一起抗议,“找两个老板通话这种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许在俄罗斯你们是这样玩的,但这是世界杯。”

在我们的压力之下,工作人员抄下我们的名字,去和里面的上司通报,最后是让我们进去了。

问了里面的记者,没有谁知道炸弹的事情。倒是新闻中心前台的志愿者提供了答案:是赛前一天的例行检查。

这下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不再放人进来,因为所有人都急着在23点新闻中心关门的时候立即下班。这里面,可以察觉到俄罗斯看似完美的组织工作背后的某些不情愿和惰性。

我们也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FIFA,显然,FIFA并不知道俄罗斯人在这样玩,因为新闻中心是提供给记者工作使用的,怎么可能想关门就关门呢?

郭宣:战斗民族成就世界杯精彩

决赛开始前,我尝试拍摄他们提前拆除克里姆林宫前面的足球,打算记录下这看似平淡、但却绝对体现战斗民族性格的高光时刻:即使决赛还没有进行,他们已绝对相信自己已经给全世界球迷献上了一届精彩的世界杯!

无论任何重大庆典,俄罗斯人最在意的是那热烈的气氛,而不是相关人员站位误差降到厘米的仪式感,所以,在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发生过奥运五环标志仅亮四环的大问题;本届世界杯决赛也出现了球迷闯入球场的花絮。

世界杯期间,莫斯科军警连冲锋枪都不配了,而红场连上的地铁站,不仅安检门大部分时间是无人值守,甚至连验包的设备都没有开。

秦游夏:世界杯应是一个美丽的节日

历时一个月的世界杯结束了,如果这是我接触的第一届世界杯,也许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足球痴迷。

法国时隔20年后拿到了大力神杯,7场比赛下来,他们都能让对手无可奈何。法国有着强大个体,不足20岁的姆巴佩已经可以像外星人一样踢球;格列兹曼脚法细腻,视野开阔,总能用简洁的一脚出球找到位置更佳的队友;博格巴的全能,坎特的刚柔并济,瓦拉内、安蒂蒂的一夫当关……

但法国绝不是一支强大整体,7场比赛下来,他们从未踢出任何一场有统治力的比赛。法国是一支靠天赋和身体素质踢球的球队,在他们身上,缺失了太多冠军特质。

我们不能说,功利的比赛方式就是历史的倒车,但是,克罗地亚获得了几乎全世界的怜悯,因为克罗地亚尝试踢出最进取、最漂亮的足球。

世界杯四年一届,它不该只是一项赛事,更应当是一场节日一场属于勇敢者的美丽节日。

梁宏业:传控攻势足球进入黑暗时代

本届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从赛事组织上,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俄罗斯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全世界看到一个真正、真实的俄罗斯。这不是一个特别有钱的国家,但最起码是个正常的国家,不是一个天天想用核武器和坦克毁了世界的国家,这里的人很亲善对待四方来宾,能看得出他们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发展得好,融入国际社会。

另一方面,从足球上来说,这届世界杯对我来说是有点奇怪的世界杯,因为很多强队都被提前出局,冷门叠爆。从德国队小组赛出局到巴西被比利时淘汰——我曾希望这是一届被攻势足球统治的世界杯,但最终却是被保守主义复辟的世界杯。即便充满巨星的冠军法国队也踢得谨小慎微,但他们的效率特别的高。

可以想象未来几年国际足坛的保守风格将继续扩张版图,10年前由西班牙队和巴塞罗那打造出来的传控攻势足球时代正在进入黑暗。

毕陌:传统世界杯的最后经典

对于很多把足球当做一定程度兴趣爱好的人来说,世界杯是衡量人生的刻度,每经历一次世界杯,生命就多一道年轮。但是,第一次世界杯,和人生中很多第一次一样,意义非凡。随着年岁的增长,在人生旅途里逐渐堆积起来的世界杯记忆里,“这次世界杯”要不和“某次世界杯”印象重合,成为记忆里模糊不清,可有可无的一团,要不就是人生旅途里用来记时的路碑,作为计量刻度用于回忆其人生中的某阶段或某事件。

抛去所谓的情怀,这届世界杯质量似乎还算不错——东道主组织得力,有经典比赛,有漂亮进球,有出彩个体,有戏剧性的故事,还有VAR、点球、乌龙球、定位球(后三者一定程度是VAR出现的结果)这样反应时代特征的特产。

2018年世界杯是最后一届传统意义的世界杯——北半球夏季,32队,这一代足球观众习惯的世界杯模式从下届开始将被颠覆。对于足球运动的未来,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国际足联基于地缘政治与市场收益,通过投票认同了前者。对于旧时代的足球受众,2018年世界杯将是足球运动发展中一段历史的终结,作为最后的经典款而被长久怀念。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