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职业化探路者,如今为中国网球的未来探路

张奔斗06-06 11:04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张奔斗

出国参赛时每天住宿标准只有50美元而官方酒店每晚90美元、翻英文字典查好几个关键词后再鼓起勇气与人沟通、宝贵的出国参赛机会屡屡因为签证问题说没有就没有、冬训苦练发球却练到腰椎间盘突出——易景茜说,当她试图将自己当年的经历说给年轻球员听时,“现在的孩子们完全想象不到。”

当然不能怪这些孩子们。这是来自代际的差异与鸿沟,却正折射出中国过去二十多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WechatIMG1488.jpeg

易景茜,一个对年轻球迷来说并不那么熟悉的名字,却曾是中国网球职业化的第一代探路者,也曾是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网球比赛的中国内地球员。记者在上海奉贤体育中心开赛的2021耐克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见到她,有创纪录的超过700位球员参加了本站赛事,但想想即便是3个年龄组中最大的U16组的小队员们,当年易景茜2001年退役时,都还远远没有出生。

不过,易景茜当年的职业化之路,只能说是“周期性职业化”,或“间歇性职业化”——以奥运为周期每4年一个间歇。

观察易景茜在世界网坛的征战历程可以看出,她的两个运动高峰期,恰好来自两个奥运年份。1996年,她在法网赛首轮爆冷击败了卡普里亚蒂,第69位的个人单打最高排名同样来自那个赛季;2000年,她分别在澳网和温网打入第3轮和第2轮,两项赛事分别输给了卡普里亚蒂与辛吉斯。

WX20210606-102855.png

二十多年前中国的社会环境以及体育界的开放程度,与如今相比天差地别;回望当年,易景茜十分理解。“也只能在奥运周期的那一年,在经费和出国机会上全力支持球员,毕竟还是希望网球项目能有球员入围奥运会。”易景茜连续入围了两届奥运会,作为第一人永载史册。

即便在非常有限的参赛机会下,易景茜仍然打到了女单世界第69位,殊为不易。不说放在当今年代,即便只是晚生个10年,她一定能得到多得多的机会,取得更高的运动成就。不过,易景茜的心态非常平静,“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打球的场景,我已不再怎么去回想;能够有当年的机会,我已经很幸运。”

退役后这20年,易景茜读了书,当了多年的教练,如今则在东南大学任教。此次现身耐克杯青少年赛,是履行她与这项赛事合作多年的身份与职责——球探。

因为有过优秀运动员以及参加过大满贯赛事的经历,再加上退役后执教多年青少年球员,易景茜作为球探有着独特的优势。虽说笑称自己当年打球时因为发球偏弱但特别能跑而练就了一身防守反击、多拍拉锯的打法,但如今挑选青少年球员时,她最看重的素质则是——进攻,毕竟这代表着国际网坛的发展潮流。

易景茜举例说,她以前在江苏队带青少年球员时,手下有球员在面对擅长挑高球的对手时赢不了球;但即便如此,易景茜也不允许队员跟着对手挑高球。易景茜解释说:“青少年是建立风格的时期,进攻性强但失误偏多的球员,随着年龄增长,会比较有发展;但依靠求稳的球风虽然能在青少年时期出成绩,但上限也较为有限。”

WechatIMG1487.jpeg

因此,易景茜认为,青少年时期比赛成绩未必是最关键的,而是要看风格与趋势。正因为如此,易景茜并不是只来看看半决赛和决赛,此次耐克杯上海站,她就来重点观察了16强赛与8强赛。而她重点观察的指标则包括——球员首先肯不肯跑、打法特点、进攻的火力、场上站位、身体素质、关键分比如平分后打金分时敢不敢打、落后时的心态与表现,等等等等。“只看一两场不能盖棺定论,要多看几场。”易景茜说道。

有时候,一些家长也会来请教易景茜。她总是告诉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青少年时期,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看趋势,要尽可能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球场内外的问题,不要大包大揽。”有时候看到一颗好苗子,眼睛一亮,向家长一打听,“人家并不想打专业,而是要读书的。这时候就觉得很遗憾,但也要尊重人家的选择。”

易景茜回想,当年别说国内了,亚洲地区都没有太多国际比赛。“如今的孩子们,条件太好了,但也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我们当年能出一次国打比赛都倍加珍惜,如果拿不到分,下次机会可能就没你了。”易景茜回忆道。

耐克杯青少年赛从2004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18年,每年在十多个城市设立分站赛,多年来挖掘出了吴易昺、商竣程、王曦雨和王欣瑜等优秀球员。参赛的都是各个省队以及高水平俱乐部的青少年球员,堪称国内水平最高的青少年赛事平台。易景茜说:“机会很多,有能力的孩子肯定不会被埋没;希望每一个热爱网球的孩子,都能以踏上耐克杯的赛场为荣。”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张奔斗

《体坛周报》网球首席记者,ATP最佳媒体奖得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