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观察】中阿战李铁成最大输家 何时切断传染源

王晓瑞11-12 13:47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述评

开局主动回收尝试防守反击,并在一次角球战术中,由两名中国本土球员完成配合攻入精彩一球,同时完全限制住阿曼队14号(右后卫哈尔西)的不断助攻——如果中阿之战能够维持住前66分钟的表现,那么这场11·11对决,毫无疑问成为李铁执教国足以来的名局佳作。遗憾的是,当比赛逐渐进入到中国队主控的状态,阿曼队反倒因为体能下降,从而有一些心有余力不足之际,铁家军反而又秀了一把“自乱阵脚”。同样是利用一次角球机会,赛后荣膺全场MVP的14号哈尔西头槌中的,于是,名局便成了菜局,佳作也就成了烂作。

XxjpseC007007_20211112_PEPFN0A001.jpg

对于阿曼,中国足球对其并不陌生。在这支球队身上,既有20年前冲入世界杯的美好回忆,也有10年前国奥队大意失荆州的惨痛教训。不过,追溯至两队上一次交手,中国队当时是以4比1大胜(2015年亚洲杯前的教学赛)。而迄今还在国家队阵中的王大雷、吴曦、武磊和刘彬彬,都是6年前胜仗的亲历者。但今时不同往日,阿曼队能够以1比0客场掀翻日本、0比1小负本组最强队沙特,足以说明伊万科维奇带给该队的进步。加上中国队前4轮12强赛仅得3分导致饱受批评,铁家军从一开始就在拒绝轻敌思想。事实上,此番对阵阿曼,李铁也如外界所愿祭出最合理化的最强阵容,包括客战沙特打入世界波破门的洛国富,还有万众期待的中生代强力后腰徐新均是首发

倘若说在开局第一次进攻中,阿曼队14号哈尔西还能送出极具威胁的右路传中球,之后,中国队主动回收寻求防守反击,以及开大脚、45度斜传转移的策略,则是很快把比赛引入一个奇怪的节奏。阿曼队掌握控球权(上半场占到61%)、阿曼队射门占优(上半场7比4)、阿曼队传球数超过国足五成(上半场196比128),但能够给予的实质威胁少之又少。虽然现在来说铁家军针对这一场策略改变是否恰当,可能会有些许矫情,但至少在实战中,这种变化还是起到不少成效。在中国队面前,阿曼队根本毫无领先3分的强队风范,甚至连他们的球迷可能都会悲哀地认为:进攻套路已被彻底冻结。相反中国队的凌厉反击,包括训练已久的定位球战术,反而可以频繁制造杀机,正所谓雷声小,但雨点大。

但谁又能想到,就在阿曼队逐渐有所示弱,甚至体能进入瓶颈期之时,比赛局面风云突变。诚然,10号队长哈勒迪的出场非常关键,但前提是中国队自酿好局。按照李铁所言,换上蒿俊闵和吴兴涵各有原因,上前者是为了加强中场控制;而在吴兴涵出场以后,完全可以提升球队的防守能力。但问题在于上述两处换人,均只是从整体上宏观调整,并没有针对阿曼10号哈勒迪采取特殊部署,结果就是这位老将一次远射制造角球,一脚助攻队友破门,改变比赛局面就是如此简单?而从哈勒迪上场之后,阿曼队也就利用11分钟追平比分。有趣的是,负责在角球防守中盯防进球者哈尔西的队员,本应该是13号徐新,而在这名A级赛新人下场后,正是身材不高的蒿俊闵接过这个任务,但还是被那位全场最佳逮着机会。正所谓自食其果,玩火自焚,搬起石头去砸自己的脚。

显然,本场比赛的最大输家就是中国队主教练李铁。在地球人都知道国足的最大短板是在中场的情况下,在连续试错张稀哲、尹鸿博、金敬道、池忠国之后,铁家军终于在这一场遣上呼声极高的徐新。但问题在于,下半时充满离奇的两处换人,则是彻底消弭他在前66分钟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光环。而人们不禁要问:如此这般执教下去,李铁还能屹立于风口浪尖上继续不倒?

12强赛半程已过,5场比赛5套阵容5种打法,球队累计狂丢10球,一时间,围绕着李铁的应试思路和国足豆腐渣防线,开始为人广泛诟病。然而,这些还都只是表象。在李铁不断试错、频繁在缴学费、被喷被骂之际,国家队的内部氛围和建设思路铁定正在误入歧途。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半年,每逢国家队比赛日,铁家军所营造出的负面情绪,以及巨大杀伤力、破坏力、摧毁力,也在波及中国足球整个行业的每一个层面。如今,中国队想要出线几乎已成奢望,而倘若此等情况未来没有任何改变,这种破坏力所造成的毁坏程度,必然将是日积月累,直至在有一天病入膏肓。显然,这也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所提到的中期目标——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存在背道而驰的关系,甚至可以称得上一种“反作用力”。

其实,即便是在此役上半场,铁家军也没有展现出多么高深莫测的内容。主打高点、长传转移、屡开大脚,战术策略看似很有针对性,但实际上,也反映出中国队在用一种落伍的足球理念谋求“偷袭”。而倘若不是阿曼队球员孤陋寡闻,犹如井底之蛙常年混迹于本国半职业联赛,中国队在上半场最后时刻,早就已是城门大开。而之所以没有一种理想且成熟的战术体系,也说明国家队并未全面进入铁氏轨道,换句话说,李铁也没有办法、没有能力为中国队注入鲜明的战术风格。

所以比赛踢起来就如同瞎踢,但区别于“打到哪儿算哪儿”的思路,在于中国队拥有洛国富、武磊、阿兰等个人能力超强的球员。可从5轮12强赛实战表现来看,无论怎样组合中前场攻击群,都没有产生让人期望的效果,也没有任何套路和精妙之处可言。踢得都是个人主义,都是在打个人能力,这也是过去五六年中超土豪们普遍的战术策略。这种战术也许遇上阿曼、越南等亚洲二三流球队尚且管用,真正碰到日韩伊沙澳,恐怕就是“小巫见大巫”,最终还得原形毕露。

坐拥如此精兵强将,在外训练三月有余,却连阿曼这样的球队都是拿不下来,难道不值得足协高层的深思吗?所谓换,或者不换,还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概念。既然已成最大输家,可不要让这位输家把这股“丧气”传染开来,落得整个行业最终满盘皆输。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王晓瑞

《体坛周报》国内足球记者,常年报道各级男足国字号。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