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恒 37岁 散打运动员
全运会成绩:第十三届全运会散打90公斤级冠军和第十二届全运会散打90公斤级亚军
国际赛战绩: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武术散打男子85公斤级冠军
现在的工作:陕西省散打队主教练,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2秒,是人均眨眼一次的频率,2秒,是人均走出两步的距离,2秒,也是许家恒在全运会赛场上KO对手一举夺冠震惊众人的成绩。然而这看起来一瞬间的2秒,许家恒却横跨了三届全运会、用了十二年的时间。
生长于“武术之乡”徐州沛县的许家恒15岁时来陕西参加交流赛,敢打敢拼、心理素质过硬的他给当时散打队主教练张根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他扎根于陕西,成为了陕西散打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三年后,许家恒在他的成人礼18岁时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面对场上已经取得优异成绩的各位顶尖选手,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举拿下了80公斤级冠军。2009年,已经有着“震天威龙”称号的许家恒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届全运会。
87.5公斤级预赛,许家恒连胜五场,以排名第一的身份昂首晋级到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决赛,年轻气盛的他目标直指冠军。可是意外却在此时发生了,距离全运会开幕只剩三个月的时候,许家恒训练时左脚大拇指骨头受伤,经过治疗也无法光脚下地训练,更不能练习踢鞭腿,这让他感到了焦虑不安。
来到赛区后,许家恒脱鞋适应,左脚根本没有好利索,于是首场比赛面对和自己技术风格相克的对手,他败下阵来,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在决赛中只比了一场就草草结束了自己的首届全运会之旅,当中的心酸和无助痛彻心扉。
后来,许家恒也总结反思:“伤病是意外,但伤病之外,还是自己心态出现了问题,顶着预赛第一的成绩,自己无形中背负了巨大压力,但思想上又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境界,很难消化排解,比赛中难免发挥不理想了。”
遭遇滑铁卢后,许家恒也消沉了一段时间,但他还是告诉自己:“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只是能赢得起,也要能输得起,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需要在乎外界的眼光,把当下的自己做好就可以了。”
仅五天后,许家恒收拾起全运会失利的遗憾,又在多伦多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中,2秒KO巴西选手惊艳了众人,在半决赛中以微弱分数输给了俄罗斯的散打沙皇穆斯里穆,虽然最终收获了第三名,但并不是他理想中的成绩,但从那个比赛之后,他觉得自己已渐渐地无论是从心智上还是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之后的一年中,许家恒因为左腿膝关节半月板和滑膜的严重损伤,在北京进行了手术,直到2012年才重新站回赛场,虽然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收获90公斤级银牌,与金牌还是失之交臂,但许家恒知道,自己是有夺冠的实力,一定要坚定自己,他欣然捧回银牌,开始为下一个四年做准备。
彼时许家恒25岁,他想着再打一届全运会自己就29岁了,坚持是能够坚持的,而且自己已经是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了,就差一个全运会冠军,于是他决定先休养一段时间,恢复恢复常年训练导致身体出现的各种伤病的治疗和恢复,确保为后面的比赛储备更好的身体状态。直到2016年,许家恒升级到100公斤级,在全国锦标赛、冠军赛上均已取得冠军,上演王者归来时。他开始正式冲刺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
然而命运在此时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预赛的时候,许家恒的脖子在对抗中受到猛烈撞击,导致颈椎小关节错位,当即就明显感觉到脖子的巨痛,许家恒硬忍着疼痛坚持完比赛取得胜利,宣布完本场比赛胜利后,走下后场,脖子就无法动弹了,站着、坐着、躺着都非常疼痛难忍。许家恒知道这次脖子受伤严重,在第二天称重穿脱衣服都没有办法进行,最终只得放弃了后面的比赛,不过好在已经拿到了全运会的入场券,只是他也不知道突如其来的受伤是否会影响自己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全运之旅。
治疗了半个月的时间,许家恒感觉好些了,但来到训练场试了试,拳法对抗没法打,摔也不能摔,只能加强腿法和步法,保持好体能和力量的训练,然后就是调整好心态。距离全运会决赛的开幕越来越近,许家恒只能往脖子上贴满一圈一圈的肌贴来固定颈椎完成训练,疼,当然疼,但比身体更疼的,是许家恒内心的起伏。
状态好时,他会觉得:“自己信心十足,一定可以拿到冠军!”有时候伤病困扰严重状态不好时,又会感觉到冠军距离自己很遥远。这样的感觉反反复复,起起伏伏,而他也是在这般拉扯中不断去调整修正自己,有时候听听歌、听听书,静坐一会,让自己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结果,专注于当下。
全运会脖子打满了肌贴
终于到了天津,赛前活动时,队医说找个地方往脖子上打肌贴,别让对手看见,许家恒说:“上场脖子上贴满了肌贴,对手一样会知道我有伤,这个伤是暴露在外的,没事,就现场给我打肌贴吧,不怕对手看见,哪怕对手看见我有伤,当我站在擂台上的时候,我也会坚定自己,去战胜任何一个对手。”打满了一圈肌贴后,许家恒再一次站上了全运会的赛场。
第一场比赛刚开始,下潜抱摔对手的第一个动作,啪,许家恒真切感受到脖子又别了一下,他咬着牙打完第一场比赛,也赢了下来,但场下脖子往左边完全转动不了了,就这样他一场场坚持,进了前八。
八进四的时候,许家恒遭遇到夺冠热门王文忠,很多人都说,你俩这是提前决赛了,因为在那几年王文忠都是90公斤级的冠军。已经近三年没有过交手,许家恒感觉自己在场上已经摔不动、也摔不倒对方了,明显感觉对方能力的进步很大,在第一局输了之后,中场休息时,教练在耳朵边说的什么已经听不进去了,自己也告诉自己,稳住,不要急,相信自己,虽然对方摔不倒了,但一定有机会取胜“你一定能赢!当时自己头脑很冷静,不断鼓励和坚定自己!”
第二局,许家恒面对王文忠势在必得的气势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看准时机,一个高鞭腿,将对手KO,读秒之后,许家恒橙色。乘胜追击,连续12拳又将对手KO,这一次,许家恒赢了。许家恒半决赛也顺利胜出,距离全运会冠军,仅一步之遥了。
晋级决赛后,许家恒吃完午饭睡了午觉,像前几日一样,都是在下午跑步控体重,他边跑边想:“明天决赛对尤雄,该怎么打?这名队员技术比较全面,多次获得全国比赛的冠亚军,也把很多老将打下去,虽然我们没有交过手,但绝对不能轻视,首先,不能跟他打持久战,得速战速决才行。”
突然间,许家恒灵光乍现:“我为什么不用我最擅长的高鞭腿呢,在一开始就给他来一个出其不意,一击必杀,打他个措手不及?”有了这个想法后,许家恒开始模拟入场、敬礼、准备、调整距离、假动作意识……
他越来越坚定这个战术:“这些年我的腿踢晕了很多人、踢赢了很多比赛,如果一腿就能KO当然最好,如果踢不上,也对他是一种威慑,到时候再根据临场应变找机会去赢,以一颗平常心去打完最后一场比赛吧,无论输赢。”
第二天90公斤级的决赛是全运会整场比赛的收官之战,也是最后一场比赛,当许家恒走进场内的时候,看到人山人海的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欢呼,他突然犹豫了:也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压力,“内心出现另一个声音,我要不要执行昨天想好的战术?还是按照常规去打?”另一个声音在心里说:“执行,必须执行!只需调整好距离,把握住时机,先把这一腿踢出去,一定要坚定自己!”
于是开场后,一眨眼、仅仅是现场一眨眼的功夫,一记高鞭腿,许家恒如自己赛前所想那般,KO了对手,以创造中国散打史上最快KO纪录的成绩,夺得了全运会的冠军。从十一运会的壮志未酬、到十二运会的逼近冠军、再到十三运会的得偿所愿,许家恒用冠军版图上独缺的全运会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完美收官。
退役后,许家恒并没有离开散打,他也以另一重身份回归了全运赛场。陕西全运会举行前十个月,许家恒开始带领陕西省散打队进行十四运的冲刺备战工作。经过各种分析,他决定从团体项目入手,最终,队伍获得全运会男子团体第五名,这也是陕西散打男团历史性的突破。
作为主教练每堂训练课指导队员备战十五运
如今,许家恒又在带队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了。相较于四年前,他觉得自己作为教练,对训练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如何带好一支队伍,首先要抓管理,这是大方向,第二要抓思想,这是运动员的内驱力,第三才是抓训练,练什么怎么练为什么这么练,不仅是我知道,更要队员们知道。”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五运,许家恒不像四年前着重于团体,而是将目光锁定在单项上,他希望他的队员能够在单项上取得突破。而成绩之外,许家恒认为散打项目无论对于运动员还是普通人、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许家恒说:“在散打训练的无数日夜里,我触摸到了生命成长的另一种可能。每一次出拳、每一回摔绊,不仅雕琢着我的体魄,更如同一把刻刀,在心灵深处雕刻出坚韧的纹路。那些与疲惫对峙、和疼痛共舞的时刻,悄然塑造了我面对人生风浪的底气——让我懂得真正的强者,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总能以更坚定的姿态重新站起。”
如今,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通过体育以热血对抗平庸,用坚持打破局限:“体育赋予我们的,从来都是超越竞技本身,我真诚呼吁所有青少年,无论是否选择散打,都请在体育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战场。以运动强健体魄,让汗水浇灌意志,让拼搏精神融入血脉。愿体育成为你们青春路上最忠诚的伙伴,为人生筑牢最坚实的基石,陪伴你们在未来的征程中,永远保有挑战极限的勇气,永远怀揣向阳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