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围甲:十年归来,她们仍年轻,他们亦未老

谢锐09-29 16:51

记者谢锐门头沟报道  2025年第12届“中信杯”女子围甲联赛首次在北京门头沟区举行,比赛地位居依山傍水、空谷幽兰的忠良书院,清脆入耳的落子声首次回荡于静谧长廊,这也是女子围甲时隔十年后回归京华。只是,这次回归不是复制重复,而是经过深沉与升华。

微信图片_20250929200744.jpg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十年前,女子围甲联赛在清华园开幕,自此开启了女子围甲与主题的融合,践行大江南北山山水水的历程。十年来,十个主题,25个省市自治区,超过50处举办地,一如一位少年,从风华正茂到双鬓微霜,双眼间已有了岁月沧桑的深邃与淡定。

女子围甲十年持续深耕,犹如为中国女棋手们创造了广厦千万间,从此不再是颠沛流离的“寒士”。中国女子围棋也因此迎来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厚势,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甚至10后,各个年龄层次的棋手资源无不整齐丰富,过去单打独斗、捉襟见肘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如今能与韩日顶尖女棋手相抗衡的国内女棋手已呈锋面型优势。於之莹、陆敏全、周泓余、唐嘉雯、吴依铭、李思璇这些等级分靠前的女棋手已聚变为中国棋界的“团队力量”。

_MG_8708.jpg

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女子围棋发生了裂变式的变化,00后已经成为参赛主体,报名参赛的40名棋手中,00后已有22人之多。她们中年龄最小的谢佳言初段仅有13岁。此前,周泓余七段、徐海哲四段首次参加女子围甲联赛时也仅为13岁。

但还有一些棋手在坚守,十年未变。她们中有芮乃伟九段、於之莹八段、王晨星五段、陈一鸣五段、唐奕五段、张子涵四段,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她们依然活跃赛场,牢牢守着被00后冲击得七零八落的防线。一俟机遇来临,她们的反击便是一如既往地强大有力,她们至今仍是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_MG_8713.jpg

世事如棋局局新,世界总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前行,不变是为了守正,变则是为了创新。女子围甲联赛十年前在清华大学开幕时,宣布开赛的是时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十年过去,女子围甲联赛回归京城,在门头沟完成一次“轮回”。常振明依然出现在女子围甲赛场,退休后的他甚至还上场,参加公益指导棋,以1对6,指导当地的孩子们。

_MG_8621.jpg

还在2024年女子围甲安徽蚌埠站,当地报名参加公益指导棋的孩子超出预期,常振明看到职业棋手人数不足,遂主动“救场”,与孩子们对弈,局后还给孩子们复盘讲解。

孩子们可能还不知道,给他们复盘讲解的老棋手当年曾是响当当的全国第三,1979年新体育杯围棋赛,常振明获得第三,前两名分别是聂卫平、陈祖德,而常振明在第三名争夺战中战胜的对手是今天的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王汝南。

_MG_8645.jpg

有人说,最佩服常董,下棋下到全国第三;读书读到中、英、日三种语言自由切换;做企业做到中信集团董事长。无论哪个领域,都是难以企及的顶流。如今,他又回归于一个棋手身份,只是不为争胜,只为推广围棋发挥一份余热。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韶华虽不为少年留,但十年来,常振明也好,芮乃伟、於之莹也好,归来却仍是少年。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谢锐

《体坛周报》棋牌首席记者、编辑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