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至26日,2025年全国轮滑(速度轮滑)公开赛(天津北辰站)在天津市北辰区米高北方轮滑训练基地举行。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32支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齐聚赛场。有人说,轮滑是一项速度与技巧并存的运动,而在此刻,它更像是一场热血的盛宴。赛道上,成年组、青年组、少年组、儿童组的选手们整齐列队,他们的目光里有期待,也有紧张。




开赛的第一天上午,阳光洒在赛道上,反射出运动员轮滑鞋的金属光泽。中国香港滚轴运动及滑板总会的潘善淇穿着轻薄的比赛服,像一阵风般划过赛道。她先后赢得成年女子组1000米争先赛和10000米淘汰赛的冠军。每一次冲刺,风在耳边呼啸而过,观众的喝彩声像潮水般涌向她。她的成功,不只是速度的胜利,也是毅力与专注的证明。



在赛道另一侧,天津的刘奕汎静静站着,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和坚定。他在家门口参赛,感受着周围的欢呼和鼓励。“在家门口参赛,有一种特别的动力,”他说,“能和许多高水平选手同场竞技,是一次难得的历练,也能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他踏上赛道的那一刻,每一次蹬地,每一次转身,都化作对梦想的追逐。



场边,志愿者们忙碌而有序,观众们呼喊着加油的口号,孩子们挥舞着小旗,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人保宣传服务专区也融入了这片热闹中。工作人员笑意盈盈地迎接每一位观众和运动员,耐心地介绍保险产品和服务。在他们的桌上,整齐排列着各种样式的纪念品。每一件小礼物都像是秋日的温暖,送到观众和运动员手里时,带来一份轻松的喜悦,也在无声中传递了人保的关怀与社会责任。




赛道上的气息紧张而热烈。500米、1000米、5000米……每一次冲刺都像是时间的加速器。青少年组的孩子们轮滑鞋发出的摩擦声,清脆而有节奏,像是在为整个比赛谱写欢快的序曲。青年组选手则用力而精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多年的训练痕迹。赛场上,竞争的尖锐和青春的活力交织成独特的画面,让人几乎能感受到风在空气中切割的声音。



而在赛场的一旁,中国人保的服务区前,家长带着孩子停下脚步,翻看宣传单页,听工作人员讲解保险知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领取纪念徽章,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喜悦。那些被发出的单页和小礼品,像是一种独特的印记,将赛事的精彩和企业的温暖紧紧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北辰区依托米高北方轮滑训练基地等标准场地,正慢慢成为轮滑运动的重要聚集地。赛道上的每一次加速、每一次转弯,都承载着这片土地对体育的热爱与坚持。这里不仅孕育着未来的速度轮滑新星,也让普通观众能感受到轮滑的魅力——不仅是速度,更是勇气,是突破自我的瞬间,是汗水与笑容交织的画面。


比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也是交流的平台。不同省市的选手在赛道上交错奔跑,在场边互相加油打气,彼此的汗水仿佛在空气中汇成无声的语言,传递着尊重、努力和梦想。观众们的掌声、欢呼声,孩子们的尖叫和笑声,都在这个赛道上汇成一条温暖的河流,让每一位参赛者都能感受到被关注与鼓励的力量。
人保的参与,为赛事增添了另一种温度,让赛事氛围更加生动。每一位领取宣传品的人,仿佛都带走了一份秋日的记忆,也将企业与赛事的连接化作心底温柔的印记。正是在这种氛围里,比赛的紧张与热烈被温情环绕,速度与激情被细腻与关怀调和。






夕阳慢慢拉长了赛道上的影子,风依旧轻轻吹拂,观众们仍在看台上注视着每一位选手,欢呼与掌声此起彼伏。赛场上,冠军尚未全部诞生,但激情与努力已经被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轮滑鞋划过地面,摩擦声像低声吟唱,带着速度与梦想的痕迹,延续在每一位运动员和观众的记忆里。
秋天的风继续吹拂,赛道上曾经飞驰的身影暂时停下,但激情与温情没有散去。米高北方轮滑训练基地的赛场,像在等待下一次速度与热血的回归。而今天的赛事,无论是赛道上的冲刺,还是人保的温暖互动,都在这个秋日里留下了属于北辰的独特印记——速度的震撼、汗水的闪光,以及关怀与力量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