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孟翔
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即将进入第十一轮,淘汰赛的轮廓日渐清晰,一种焦躁的情绪也在绿茵场上蔓延。赢球的渴望让部分球队、球员失去了风度: 从身后拉扯人、故意撞倒人、用脚勾倒人、诈伤拖延时间等乱象。湘超联赛的激情之下, 这些行为不但玷污了足球运动的本质,更让湘超这个充满活力的联赛蒙上阴影。
湘超战况:江湖混战,八强未定
湘超联赛的赛场,十四路“门派”各显神通,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湖南足球地图。长沙队凭借省位和技术、人脉等多重优势稳坐积分榜榜首,尽显“星城名门”风范;株洲队以极强的防守协同性被誉为“工业硬汉”;永州队则成为最大的“黑马”,至今保持不败之身。

图片来源:文旅株洲
截至11月16日常规赛第10轮战罢,长沙队以26分高居榜首,永州队以22分紧随其后,而岳阳队身后,还有郴州和邵阳两队分别以12分和11分虎视眈眈。积分榜反复刷新,8强站位迟迟未定,竞争日趋白热化。
这种竞争本应是足球的魅力所在,但随着淘汰赛临近,一种异样的氛围开始笼罩赛场。各队对胜利的渴望达到了空前高度,导致一些球员行为失控。
赛场暗流:赢球心切,动作变形
在赢球心情急迫的驱动下,赛场上的不文明行为逐渐增多。一些球员出现了拉人、推人、撞人、踩脚,甚至锁喉等恶意动作。如某队7号球员的连环恶意犯规,在吃到黄牌后不仅毫无收敛,反而试图攻击裁判,并对劝架的对方球员使出锁喉动作。
类似的犯规并非个例。在娄底队与郴州队的比赛中,曾惊现“兰帕德式”争议球,由于湘超未引入门线技术,裁判判罚娄底队的一粒有效进球无效,引发巨大争议。争议判罚与频繁犯规相互作用,正在侵蚀湘超比赛的公正性与观赏性。
文明参赛:尊重规则,坚守底线
足球场不是角斗场,规则面前没有借口。真正的血性是在规则内拼杀,漠视规则终将自食其果。一场0:0的平局,如果没有竞技美感,只剩满场争议与失望,对球队和球迷而言都是一种辜负。
湘超联赛代表着湖南足球的最高水平,应当展现出相应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球员们需要明白,野蛮犯规不是“血性”,而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社
对于赛事组织者而言,当务之急是建立严格的球员犯规惩戒机制,完善裁判选派与监督体系,并考虑引入VAR等技术手段减少误判,让每一场比赛都经得起规则的检验。
文明观赛:理性看待,宽容胜负
赛场文明不仅关乎球员,也关乎每一位观众。当球迷能够理性看待胜负,为双方精彩表现喝彩,赛场氛围才会健康向上。如11月15日衡阳主场迎战怀化,衡阳球迷为怀化队加油的呼声并未低于为衡阳队加油的呐喊。
文明观赛意味着尊重裁判的判罚,尊重对手的努力,无论胜败都能为球员的拼搏报以掌声。它要求我们不带易燃易爆物品入场,不拥挤、不起哄,不向场地投掷物品。观众应自觉维护赛场环境卫生,做到“人走场净”。用热情的掌声为每一个精彩瞬间喝彩,不起哄,不喝倒彩,理性对待比赛结果。
赛事未来:江湖气派,非江湖气性
湘超联赛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湖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文化多元性。如果因为不文明行为而损害了这一赛事,将是湖南足球的重大损失。

图片来源:永州市融媒体中心
足球是激情,是冲动,是势不可挡,是燃烧一切的力量,是永不熄灭的星星之火。它不仅仅是竞技,更是情怀的流动,狂喜、悲怒都是家乡、故土在我们胸口激烈跳动的脉搏。
湘超联赛需要的是江湖气派,而非江湖气性。我们需要的是各具特色的技术战术风格,而不是不择手段的赢球哲学。
梅山不语,宠辱皆风。长沙队的稳健,永州队的黑马传奇,娄底队的担当,衡阳队的干净文明,这些都是湘超最珍贵的财富。相比一时的胜负,湘超联赛的长远发展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焦点。
足球的魅力不仅在于胜负,更在于过程中展现的体育精神和人文关怀。当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尊重规则、尊重对手,湘超才能真正成为湖南体育的骄傲。
当联赛进入尾声,我们更应铭记:今天湘超赛场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为明天的湖南足球写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