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切蒂诺与他的热刺青年军 擦亮了英超昂贵的招牌

两轮前的曼彻斯特德比以无比沉闷的白卷平局抹黑了英超的招牌,本轮的北伦敦德比又将这块昂贵的招牌擦得锃亮。进球虽然不多,但比赛的节奏和射门令人目不暇接,精彩纷呈。
热刺未能复刻5年前的3比2凯旋,胜利得而复失固然懊恼,场面和气势却在该队一边。波切蒂诺以英超平均年龄最小(未臻25岁)的首发,将全场紧逼发挥得淋漓尽致。比紧逼更令英国人激动的是热刺的阵容构成:非门将球员中一半来自英格兰,阿森纳首发是洋枪队,吉布斯替补扳平也让德比别有一番意义。
最难的打法是什么?是全场紧逼。这个套路不仅要求全队体能充沛,围抢协调,高位防守,还要求剥下对手球权后,立刻找到致命的打击线路,并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热刺的紧逼令阿森纳无所适从,后者习惯了在英超逐层倒脚渗透,以多变的线路和灵巧的个人发挥解开对手的密集防守。热刺不给阿森纳中场拿球和构思的时间,戴尔、登贝莱和阿利围剿科克兰和卡索拉,凯恩、拉梅拉和埃里克森骚扰默特萨克、科斯谢尔尼和德比希,后防对位盯人将阿森纳四人进攻小组挤到中圈附近,在中圈两侧不到30码纵深的空间里,谁拼得更凶,跑得更快,追得更紧,谁就称王。
一旦有球,则有后防和锋线对接,长传越过中场形成威胁,凯恩的进球便是来自罗斯从左闸送出的长传。阿森纳后防转身慢,力量不足,更频频脚下失球。热刺没赢,局部原因是换上孙兴民,打乱了既定的紧逼节奏,孙兴民还没来得及适应本队的围抢,就在后场多次丢球。更宏观的原因在热刺自身,紧逼获得球权只是行百里半九十,怎么利用宝贵的机会惩罚对手才是更高的境界。热刺火候不到,凯恩、埃里克森和阿利都有扩大战果、锁定3分的机会,奈何切赫发挥神勇,为阿森纳还魂埋下伏笔。
阿森纳熬过令人窒息的上半时,也相应调整策略,先以弗拉米尼换下体能不支的卡索拉,再以吉布斯换下坎贝尔,将桑切斯移到右路,厄齐尔的精确长传将这一变阵化为助攻。阿森纳抢回1分,是技术更好、经验更丰富的结果。如果吉鲁临门一脚到位,阿森纳也许还更快拿到3分,但他全场13次射门不中,两次无人争顶的头槌失之毫厘,会让枪迷索要一流射手的呼声更加强烈。
平局是公平的结果,热刺收获比1分更多。全场紧逼需要体能,超强的体能来自年轻的双腿,波切蒂诺不仅实现了阵容年轻化,还令本土化的进程比预期来得更早。如果有“栽培本土新秀”的大奖,波切蒂诺、范加尔和拉涅利都是热门。一位阿根廷人使用本土新秀如此激进本就难得,经他提拔的新人能在各队立足更是无人望其项背。
波切蒂诺愿意给新人机会,这不仅因为他自小就离家打拼,更因为他深知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思维。执教西班牙人三季,他让25名青训球员在一队上场,转教南安普敦,有3名不满18岁的孩子成为主力:卢克·肖、钱伯斯和沃德-普劳斯。季均新人亮相的比例上,波切蒂诺和范加尔、瓜迪奥拉、克洛普、弗格森等名帅相当,但新秀成为主力的比例接近七成,名帅们则不到三成。
有朝一日英格兰如果在大赛上有突破,首先要感激的是波切蒂诺。13位新晋国脚中8人曾在他门下学艺,如果戴尔在和接下来对西班牙、法国的热身中上场,将是9位三狮国脚亲炙波切蒂诺的教诲。别的英超球会对三狮点兵打热身赛敬谢不敏如遇邪神,波切蒂诺却很支持门生为国效力。本土球员加全场紧逼,并不是波切蒂诺的发明,那是上世纪80年代英格兰球会的标志,“渣叔”克洛普在安菲尔德示范了一次,波切蒂诺在白鹿巷示范了一年,英格兰要出人才,需要更多的渣叔和波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