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凡:疯狂的科蜜让人恨不起来 他们曾让我特别爽

柯凡12-02 12:05 体坛+原创

这几天大家都在写命题作文——科比,在朋友圈里看了一圈,大家基本上把好的角度都写完了,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写,这个时候发出来别人读起来也味同嚼蜡。于是决定今天不写了,洗洗睡大家拜拜~

-----华丽的双分割线-----

上面这段话是我今天下午写下来准备用纯文字推送给大家的,我是个很容易放弃的人,这点应该能从我的体重看出来。但是刚才仔细看了一下留言,看到有朋友留言催促我再写些关于科比的文章,还有很多人在留言区写下了很长很长很长很长(这里占字数用)的留言在表达自己对于科比的感情,所以觉得还是说点啥好,这篇应该不能被称作文章吧,就算唠嗑吧,好像有个论坛就叫“爱唠嗑”……(注:本文可能会令除湖人球迷外的其他球迷产生不适,如果您是其他球队球迷,看到这里可以停了)(注注:我知道前面的注只会让你们更好奇)

资料图:科比中国行上海站,疯狂的科蜜们。

今天的唠嗑,不聊老科。还是那句话,大家基本上把好的角度都写完了,所以就聊聊你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吧——科蜜。说实话,科蜜的风评并不好,我可以理解为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虽然偶尔会抱怨“哎呀这帮人偏疼不上色(念shai三声)啊”,但终归这是一个带给我最多震撼和感动,我愿意去照顾、帮助的一群人。那么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说说这么一帮子人吧。

中国的科蜜人多,比想象得多得多得多,可能真的如传说一样有60亿,科比出现在某地,他们就会像从土里长出来一样,形成震撼人心且气势逼人的禁卫军围绕着科比。这群人,让我短期内患上了人群恐惧症……

2013年夏天,我应邀出席一个手机品牌的活动(科比代言哪家你们当然知道啦),活动的主角是科比。说实话这些年天南地北地参加了很多活动,自认什么样的阵仗也都见过了,但是当天活动即将开始的时候,我确实被震撼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情绪激动的人群、震耳欲聋的“kobe”……我至今清晰得记得自己被好几十个身穿科比球衣的彪形大汉围住,他们忘情地呐喊,根本看不到脚底下还有个人。于是我选择了逃命,生怕一会科比真的来了我会被活活踩死(吃了个儿矮的亏)。几乎连滚带爬地逃到门口的,我给著名科蜜萌姐发了条微信,大致是“卧槽!太可怕了!我走了,你们注意安全。”(这句话决不能省略“卧槽”,否则难以表达出我当时的心情。)萌姐在人群中风轻云淡地给我回了条微信,全然不顾她身边也有一群彪形大汉,“我一姑娘都不怕你怕什么啊?”

从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

那次是我第一次脸对脸地感受到了什么叫60亿,什么叫科蜜的力量。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为任何偶像如此疯狂过,身边也没人陪我一起疯,所以虽然当时挺可怕,但是后来想想我挺羡慕科蜜。没这么疯过,没这么身体力行地做一次“真tm有瘾”的事儿,好像没年轻过啊。

从当解说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和科蜜斗智斗勇,在直播里也真生过某些科蜜的气,但是这帮子人挺让人恨不起来的,绝大多数时间他们很可爱、很热情、很单纯。

2014年的上海,还是出席活动,还是有萌姐同行(不要误会,是有科比的地方就有萌姐,而不是有我的地方就有萌姐)。参加完科比的见面活动,我和其他媒体朋友随着散场的人群往大巴车上走。一秒钟之前我还在和王猛吐槽球馆门口兜售的100元一张的科比签名,伴随着一声凄厉的“柯凡!”“王猛!”,一秒钟之后我俩就被人群淹没了。在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手、笔、本、手机……我俩甚至看不到同行们幸灾乐祸快步登上大巴的背影(脑补的)。不停地合影、签名,要说不喜欢这感觉,有点儿装B了,谁不愿意过一把明星瘾呢。不过我当时确实有点儿担心我俩和科蜜们的安全,做着跟本上不去大巴的准备劝大家别着急,你们要是愿意合影我们就陪你们。最后还是萌姐用我前所未见的大嗓门呐喊到“我是他经纪人!!!他快赶不上车了!!!”才把我从人群中拉拽出来。

其实我还想再待会的,萌姐真讨厌哈~

回酒店后,我写了篇微博,意思是感谢科蜜们的热情,我知道大家都是冲着科比来的,没拿到科比的签名拿我们做个安慰,谢谢大家抬爱等等。单纯可爱的人是很容易满足的,能让他们觉得当晚除了看到了自己的偶像还有一些小小的额外收获,我很自豪。而科蜜们当时给我的那种欲仙欲死仿佛自己是吴亦凡再世的感觉,以后可能也都不会有了吧,说实话,真特么爽!

作为解说员,我违反过太多行业规矩,其中的绝大多数让我一直后悔、引以为戒,但唯有一次,直到今天,我也还觉得这么做可能是对的。

从08年开始,我解说生涯的前两年,伴随着科比的两连冠。我是一个艾弗森球迷,看着这个曾经的敌人风光无限,也只能慨叹有当年一战足以。而且我越来越把转播科比的湖人当做习惯,把湖人是一支强队当做习惯,习惯是很可怕的……

2011年季后赛,那是我到新浪以后第一次转播季后赛,紫金军团在那次比赛中轰然而倒,从此一蹶不振。在他们与小牛的季后赛最后一场大比分落后的时候,我示意导播关上了解说员的麦克风,我就和马指导在演播室里,呆呆地看着小牛一次又一次地投中三分球,看着禅师作为湖人主帅的最后一个背影,看着科比离开自己的巅峰时期……这么做,不知道是因为微博上科蜜的倡议还是因为自己本身也不再想一次次地像小牛的三分球一样在科蜜的心头戳刀子。总之,很任性、很幼稚、很没有职业操守地闭了麦……

还是那句话,虽然我知道这有悖于职业操守,但现在想来,这么做可能是对的……

或许这个赛季后,我已经很难有和科比的故事,但是和科蜜的故事还会一直继续下去。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因为科比的退役短暂地离开NBA,可能会转而支持其他的球队心里却还想着那个他们最爱的人,可能会抱着科比曾经的视频不断追忆……但即便时间,也无法抹去他们的执着与强大,无需用任何语言去拔高他们存在的意义,60亿就在那里,已是一座丰碑。

最后,谢谢你们,60亿。

科比  /   湖人  /   NBA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