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拉里演绎经典逆转 看世界名帅玩转国产3叉戟

冠军教练就是冠军教练!正是依靠恒大主帅斯科拉里的临场指挥,三位先后替补登场的中国球员郑龙、郜林和于汉超帮助球队以2比1击败了墨西哥美洲队,恒大兑现了晋级世俱杯半决赛挑战“宇宙队”巴塞罗那的诺言。
五外援登场 效果不理想
记得恒大俱乐部董事长刘永灼先前曾说过,征战世俱杯赛对亚洲球队而言某种意义上是不公平的,因为亚足联对于亚冠外援有名额限制。而欧美俱乐部球队就没有这方面的明确限制。像墨西哥美洲队阵中就有9名外援,在与恒大队的比赛中,首发11人中有七名外援同时登场。
与第一次参加世俱杯只带了“3+1”的外援不同,此番恒大队带了六名外援,因此,赛前,很多人都期待能看到恒大队六外援同时登场的情景。最终,主教练斯科拉里派遣了除了阿兰之外的其余五人首发。
是役,斯科拉里的战术安排没有太多的变化,但看上去更像是“4141阵型”,即郑智的位置就是基本固定在中后卫身前,很少前插参与到进攻中;而8号保利尼奥的位置则相对灵活,防守时后撤协助郑智、加强中场的防守厚度,进攻时则大胆前插。
与以前最大的不同在于罗比尼奥。以前,恒大队的这个首发位置一般由郑龙占据,后者除了斜插、内切之外,还时常能够沿着边路实施突破、完成传中。此外,防守时还经常不惜体能回撤、协助身后的邹正进行防守。但罗比尼奥由于状态已不复当年之勇,尽管技术依旧出色,可没有了速度优势,边路突破没有威胁,加上防守时回撤不及时,因而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实际上,美洲队在上半时很快就抓住了罗比尼奥身后的空挡,多次从这一侧实施突破、由后插上球员完成射门。而邹正刚开场时还前插助攻,但20分钟后,基本上就留守后场专注于防守。由于司职右路的黄博文也不是一名擅长边路突破的球员,尽管在上半时比赛后半段经常与罗比尼奥换位,但恒大队整体进攻中的效果并不理想。
美洲队提速 恒大陷被动
不得不说,作为世界冠军教练的斯科拉里久经沙场,下半时比赛一开始,便用郑龙将罗比尼奥替换下场。当恒大队在进行调整之时,美洲队也在进行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明显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开始全面提速。
由于国内对墨西哥足球转播并不多,国内看墨西哥球队的比赛更多地还是在世界杯赛上。墨西哥足球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该队的攻防转换速度极快,特别是在由守转攻时。在与恒大队的上半时,美洲队并未显现出这一特点,更多地似乎只是在控制球。但下半时开始后,美洲队的节奏明显加快,这使得恒大队有些“跟不上趟”。就像主教练斯科拉里赛后所说的,“下半时比赛开始后15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踢得不是很好,很被动,墨西哥球队至少有三个很好的机会进球。而且,我们的丢球就是出现在这一时间段里。”
实际上,墨西哥美洲队在第55分钟时的进球,就是一次快速反击。当时,原本是恒大队处于进攻状态,多名球员参与到进攻之中。但在对方门将得球之后,迅速将球发出,然后长传实施反击,最终由9号本内德托边路传中、24号佩尔拉塔包抄头球打破场上僵局。而且这之后,美洲队还有扩大比分的机会。
斯科拉里承认,恒大队这一时间段里是相当被动的,“我们的中场有些失控。足球比赛就是这样,在你落后或者不利之时,你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调整、换人。所以,我就换人了。”
果断换外援 三土炮立功
下半时,恒大队原本希望能够发挥郑龙突破的特长,但效果并不理想。第66分钟时,斯科拉里用郜林换下了黄博文,在将整体队形变成双前锋之后,郑龙索性被安排到了右边,就是顶替黄博文的位置。第79分钟时,恒大队再次换人,用于汉超换下埃尔克森。此时,郜林一个人就成为了恒大队的前场“支点”,而于汉超和郑龙在两侧活动,高拉特则继续在中路接应。
尽管恒大队追平比分的一球是由保利尼奥在左侧边路实施突破后传中,但斯科拉里先后换上郑龙与于汉超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边路做文章。而保利尼奥的传中球到了郜林脚下之后,郜林不是急着自己射门,而且充当了一个“二传手”角色,向后轻推,由后插上的郑龙完成射门,攻入了中国本土球员在世俱杯赛上的第一球。伤停补时阶段,又是郜林制造了一次角球机会,主罚者则是于汉超,保利尼奥最终诡异地出现在关键位置上、完成了绝杀,恒大队最终以2比1闯过第一关。
虽然斯科拉里在赛后表示,“足球比赛就是那样,在落后或者不利的情况下,你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或者调整、或者换人。当然,有的时候未必起到效果,有的时候会有一定效果。”但是,有措施、有换人,总比没有办法要强。因而,斯科拉里的临场指挥可以说是恒大队这场比赛逆转的关键。当然,替换出场的球员发挥出了水平,确保了斯科拉里策略与办法的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