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泽涛当选国内榜样 颜值背后的取胜之道

“年度榜样”选票揭晓,宁泽涛凭借游泳世锦赛上的100米自由泳金牌以及场外无敌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最终成为“国内榜样”。不过,和去年“国内榜样”李娜巨大的选票优势相比,宁泽涛较之第二名中国女排、第三名中国男子4乘100米接力队的优势并不明显(见具体选票和最终得分)。
我们期待李娜在2014年评选中压倒性获胜的场景能够再现,因为那意味着至少有一位中国运动员在当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既在赛场上有秀出群伦的表现,又在赛场外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然这样的场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同样享受着宁泽涛、中国女排和男子接力队在选票上你追我赶的场面,这意味着我们体育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意味着各种理念和标准的碰撞。
回到正题:为什么是宁泽涛这样的意外当选。论精神内涵,他不如新一代女排那么丰富、那么有号召力;论成绩,他不如同在泳池的孙杨;论突破,他也不如男子接力或苏炳添,和去年在各自项目中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各个运动员和团体……但事实就是,他正在稳健地向“姚刘李”时代之后头号偶像的位置迈进。
媒体同行的专业眼光和职业精神值得信赖,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在投出自己庄重的一票时,真的是在“看脸”。客观地说,宁泽涛能当选,既有其取胜之道,也有不小的偶然性——
没有喀山世锦赛上那块超出很多人意料的金牌,“小鲜肉”不可能会有今天的影响力,遑论跻身“榜样”的候选名单并最终胜出。即便是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没有成绩也一切免谈。毕竟当年库尔尼科娃那样纯粹靠个人魅力而不是球技打天下的例子很难再现了。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宁泽涛的影响更多地来自“形象”,而不仅来自于成绩,客观地说,宁泽涛的这块金牌从成绩的角度来看,和世界纪录尚有距离,跟对手比也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世界泳联官方评选的世锦赛最佳男运动员可是孙杨!但孙杨就吃了“形象”的亏,这里说的形象当然有颜值的因素,更多是指因为这两年过多的负面新闻给他的公众形象带来的减分。
毋庸置疑,宁泽涛的成功更符合新世代人类的眼光:不但有金牌,还有高颜值,是粉丝和商家的最爱;他不但坐拥过人的天分,可怕的是还比你还勤奋;更可怕的是,人家成功后还没得意忘形,而是继续低调的努力训练……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当然,宁泽涛在体育本土意义上的影响力还有待开掘,北京奥运会勇夺7金的菲尔普斯,在游泳运动本就普及的美国掀起热潮,把大量的青少年吸引进了游泳训练班。相比之下,宁泽涛的粉丝更多地还是在消费他的个人的魅力。假以时日,如果宁泽涛的粉丝不仅仅满足于消费他的新鲜,放弃舔屏投身泳池去感觉“小鲜肉”的世界。这才是明星对于项目社会影响力应有的加持,果真如此,宁泽涛当选的争议就会小很多。
再看看距离宁泽涛最近的对手。女排时隔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是2015年中国体坛的最强音。至少在我看来,坐拥巨大的竞技成就,承载着特殊的民族记忆和情感,训练管理又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中国女排是当仁不让的头号榜样。但放在这一年,这个世界冠军足够让人振奋,但却没那么震撼,加上世界杯的参赛阵容较之来年的奥运会有点“打折”,女排夺冠虽也有首战告负带来的曲折,但在很多人看来,还没真正地站到世界女排之巅。从郎平到朱婷张常宁,女排的每个个体也都性格鲜明,但“中国女排”这个概念有些高大上,以至于很大程度上覆盖了个性鲜明的个体,使得这个品牌在新人类面前没有放在腹肌、脸蛋和金牌一样炫目的小鲜肉那么可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男子4×100米接力队勇夺世锦赛亚军的突破,以及苏炳添在个人项目的辉煌战绩,无形中分流了选票。如果把接力队和苏炳添的得票相加,1号票将是33票,2号票将是30票,3号票是21票,总得分276分,几乎可以“碾压”宁泽涛了。当然,个人项目的突破和接力队近乎奇迹的成绩,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如果没有苏炳添的突破,接力队未必会得到这么多的关注;如果没有接力队世锦赛银牌的助力,苏炳添也未必能够得到现在这么多票,个人和团队互相助力又互相分流,这就注定了难以匹敌“小鲜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