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步入2.0时代 和孙英杰聊如何精耕细作

严小琰01-17 10:02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马拉松这项古老的运动在当今中国的蓬勃发展:1983年第一届北京马拉松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城市马拉松的开朝元年,一直到2010年,28年里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数量才发展到13场;而仅仅2015年一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就达到了134场,较2014年增加了83场,增幅超过160%。

2015年里,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两场以上的马拉松赛事同时在进行,一个周末举行多场马拉松赛事成为常态,甚至在去年10月18日当天,全国有11场马拉松赛事同时举行。放眼全国,已有84%的省区市拥有1场或多场马拉松赛事,马拉松参赛人次仅去年一年就达到150万人次,且涵盖了国际上近90个国家与地区。毫无疑问,中国的马拉松运动无论从赛事数量还是参赛人数上都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马拉松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且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而从2016年开始,中国田协还将对马拉松品牌进行整合,推出集成化的马拉松赛事产品,不仅成立马拉松联盟,还将推出“一带一路”概念,由倡导“运动是人类衣食住行之外第五大生活场景”的智美体育集团运营,让国内外城市间实现交流和联动,让中国的马拉松赛事真正实现国际化。

当然,伴随着马拉松赛事的井喷发展,规范、科学的管理也将进一步升级。从马拉松运动发展之初至今,赛道上大大小小的负面新闻和伤害事件也层出不穷,从2013年北马著名的“尿红墙”事件,到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猝死案例,都严重阻碍了马拉松赛事的健康发展。这项运动在经历了粗放式的野蛮生长之后,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关口。规范赛事、科学运动、文明参赛、健康发展是这项运动在新阶段中需要去完成的目标,而这不仅仅是作为管理者的中国田协的任务,更是每一个马拉松从业者和参与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爱跑步,并爱护跑步

既是马拉松的从业者,也是马拉松的参与者,还有长达十八年的作为专业长跑运动员的经历,孙英杰对这项运动的认识比很多人都要深刻。从运动队退役,到成为业余选手们的教练后,孙英杰才突然发现了马拉松运动的另一面,那里有一派永远在前排的职业选手看不到的宏达景象。浩浩荡荡的人群,奇装异服的表演,吃喝玩乐的过程,孙英杰的马拉松世界观仿佛被颠覆。但置身于这截然不同的跑者群中,她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颇感无奈。

“我去纽约、去新西兰,甚至去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六万多人的比赛,居然没有一个碰到推到我的,要超我的人路过我身边都会打个招呼‘sorry’然后再过去。”而在国内,不仅仅自己,她的学员们也时常抱怨,参赛过程中经常是被架着出发,推来碰去的事更是频繁发生。这种反差带给孙英杰巨大的震撼,也让这个曾经靠跑步而活的前世界冠军有所反思。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就是欲望太多、功利心太强。”孙英杰说,“外国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认识得很清楚,什么样的水平就到什么水平的集结区去出发。如果我是4分配速的,他绝不会站到5分的集结区。这样一出发,几乎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一样的,身边的人都是同速出去,那怎么会碰到?而我们,就是因为速度不一样,也不分区,还有很多人甚至为了混到前面去更人换号码布。这种人不在少数,但有这样一个人就可能就影响一大群人。”

也因此,孙英杰也暗下决心,今后自己在主办赛事的时候一定会要求报名者报出成绩,按照水平给他们分区,以杜绝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推搡出现在跑道上。

作为马拉松从业者的智美体育高级副总裁宋鸿飞也听到过很多类似的吐槽,“你推我撞的,拐弯不招呼的,刹车不示意的,甚至还有抢水的。”都让宋鸿飞意识到普及跑步礼仪、净化跑步环境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由我们的跑步价值观决定的。”他说,“比如著名的‘尿红墙’事件,我很反感甚至愤怒,但凡有一点节操之心的人都不会这么做。但在法不责众的心理驱使下,很多人竟还以此为乐。结果第二年组织者就在那段路上每隔三米设一个武警站岗,马上就没人干这事了,也没见有人尿裤子啊。所以我们说,跑步礼仪太重要了,我们要靠跑步礼仪的普及来提高整个跑步人群的素质,净化跑步环境。你说你去国外的马拉松,你会随地吐痰吗?只要整个大环境有一点点改变,这样类似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最终一定能杜绝。”

去跑步,也要懂跑步

一双跑鞋一身运动装,你就可以去跑步了,可以说跑步是一个低门槛甚至没有门槛的运动。于是乎,在大力倡导跑步的同时便出现了很多健康问题,比如伤病,甚至突发的死亡。“很多人是盲目介入的,缺乏专业的培训,基础的运动知识和健康的运动心理。这两部分的东西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伤病的防范和运动风险的规避。”

宋鸿飞清楚记得,某一年两所EMBA学校的戈壁挑战赛,一名女学员深度中暑被她的同学拖着跑完了比赛,还对自己拖了学校后腿感到内疚,宋鸿飞为此深感不安。“其实现在好多跑者的心态都不对,我们并不希望跑者非要咬牙坚持,安全、健康才是业余参赛者最应该重视的。即便是我们的专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祖国也不希望他付出生命去拿金牌啊。”

去年有两场时间仅隔一天的马拉松赛事,前一场比赛中出现了猝死案例,然后第二天的后一场比赛,数据显示,伤病比例大幅下降,跑者都表现得十分理智。孙英杰也发现,很多所谓的跑步运动爱好者,更多的是喜欢靠跑步来展示自己甚至炫耀,虽然这是跑步的社交属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PB、距离、难度、装备的过分追求,已经超出了跑步本身的意义,甚至失去了它的功用。“跑步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看似明白,但却被其他东西牵着走了。”

毫无疑问,死亡具有极大的震慑作用,但宋鸿飞也表示:“马拉松虽然是一项极限运动,但绝不应该是一项危险的运动。”他说,“没有人能说出到底多少心率的人可以参加马拉松或者不可以,因为每一个个体都不一样。所以在马拉松运动中的自我认识非常重要,需要进行广泛地普及和培训。”同时他也建议,在2016年里,希望能够借大型路跑赛的机会设置训练营,对大量的参赛者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这样的话一旦在比赛中有危险的情况出现,那么人人都可以伸出一把手,先一步进行抢救。”

“跑步为的是自己身与心的健康,是要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而不是别人。坚持跑步而不是创造PB,把运动变成生活习惯,这样才会真正有益于自己。”孙英杰给出的答案和智美体育集团所提出的“运动是人类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大生活场景”不谋而合。

学会让跑步融于生活、改善生活,而不是绑架和破坏生活,中国人才能真正从马拉松之热中改变、受益。

马拉松  /   尿红墙  /   孙英杰  /   宋鸿飞  /   马拉松猝死  /   马拉松一带一路  /   中国田协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