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烧钱之时如何重振青训?该足协出手的时候了

马德兴02-17 08:21 体坛+原创

  市场“说了算”的同时,别忘了还有政府出手“调控”之时。

  面对俱乐部疯狂烧钱,中国足协不该袖手旁观而该主动出击。

  提高准入门槛,尤其是职业俱乐部青训投入标准乃当务之急。

  当中超各球会将越来越多的资金“砸向”外援之时,中国的青少年球员生存情况并未有任何实质性改变。相信很多球迷都还记得今年1月份多哈亚洲U23锦标赛暨巴西里约奥运会预选赛期间,当中国国奥队三战三败时,从梧州方面传出消息:正在那里冬训参加全国U13、U14锦标赛的青少年球员因为正赶上当地下雨,不得不在泥泞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就在春节期间,上海申花的U17梯队(即1999-2000年龄段)在多哈参加有12队参加的卡斯国际青少年邀请赛上名列最后,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该队以0比7负于国米队、1比6负于卡塔尔精英学院队、0比13负于巴黎圣日耳曼队,以致于多哈精英学院的足球主管罗伯托·奥拉贝在自己的推特中写道:“Chinese team,kill competitiveness(中国的球队,杀死了比赛的竞争性。)”这是多么刺眼的一句话。

  而在申花U17队以0比13负于大巴黎梯队之后,奥拉贝又在推特上感慨:“China,to improve level of players,need to adjust clubs youth program(中国要提高球员的水平,需要重新调整俱乐部青少年计划)!”

  一方面,中超的俱乐部拼命给老外砸钱;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青少年球员越来越孱弱!面对这样的形势,怎么办?该是中国足协出手的时候了!

  很多人都会说,如今外籍球员身价高,那是“市场行为”,是市场“说了算”。此言不假,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如同中国的经济与股市一样,需要宏观调控之时,政府同样会大胆介入。李克强总理就在昨天还谈到,一旦经济滑出合理区间,“该出手时会果断出手!”如今的中国足球也一样。核心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出手?从哪里出手?

  对于中国足协而言,在《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在2011年通过的这个版本中,“俱乐部青少年经费,中超俱乐部每年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中甲每年不低于200 万元人民币。”这个标准较之2010年时的版本已有所提高,2010年公布时中超为300万元人民币、中甲为150万元人民币。但在2002年最早的参加中超联赛的标准中,明确规定:“俱乐部每年用于青少年球队的经费不少于本俱乐部当年总收入的10%。”当然,这还是规定的数字,但实际运用到队伍身上有多少?恐怕只有各家俱乐部自己清楚。【韩国足协从1999年起每年至少10%的预算用于青少年,韩国俱乐部每年用于青训的费用约为总投入的20%。】

  当前,中国足球最薄弱也是最为关注的,就是青少年球员培养问题。在这方面,德国足球复兴过程中,德国足协所采取的规定和办法就可以为中国足协所借鉴与采用。

  德国足协从1999年开始着手于重启青训计划,2000年欧洲杯赛上的惨败进一步加速了德国足协在青训方面的动作。从2000至01赛季起,德国足协联手德国职业足球联盟作出强制性规定:隶属于德国职业联盟的甲、乙两级联赛俱乐部每个赛季必须至少投入累计300万欧元的总额用于青少年球员建设中,必须设立自己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不管是建立足球学院academy还是竞技性足球学校competitive football school),而且必须连续投入。德甲俱乐部从2001年开始,而德乙俱乐部则是从2002年开始。

德国青训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而且,这条规定被写进了德国职业联盟的章程中,作为每支参加德甲联赛俱乐部应尽的义务。如果不能履行这项义务,德国足协与德国职业足球联盟将吊销其参加德国职业联赛所必须具有的许可证。被吊销许可证,也就意味着无缘参加德甲或德乙联赛。而且,每家职业俱乐部必须每个赛季做两次预决算报表上报德国职业足球联盟,接受职业足球联盟与德国足协的监督。如果发现某家俱乐部支出的工资或其他费用有异常情况、而青训体系建设工作止步不前,则德国足协与职业联盟就会加以干预并阻止。对俱乐部的足球学院或青训中心进展情况,德国足协与德国职业联盟随时展开检查或进行具体指导。

  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的职业俱乐部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梯队建设不完善。那么,为什么德国的成功经验就不能“拿来”呢?当初,中国足协曾号称与德国足协关系甚密,而且也曾一度提出过该向德国足球学习。如今,该是中国足协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具体说来,就是提高准入门槛,尤其是青训方面的准入门槛,强行规定每家俱乐部用于青少年建设方面的费用标准,而且将原先的总收入的10%这样的规定,变成总投入的某个百分比。就像如今用于购买外援的费用如此之高,如果规定哪怕只有10%,引进一名身价为1000万欧元的外籍球员,就意味着必须再拿出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720万元)。那么,各家俱乐部的梯队何愁没钱?我们青少年球员的生存环境与现状何以无法改变?

  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问题本身多得多!记得2011年12月12日的《新闻1+1》节目中,刚刚接手分管中国足球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面对央视镜头是这样说的:“说句实话,竞技体育是靠实力来说话。目前的国家队不仅是国足,男足还是女足,包括我们的国奥,整体的水平确实和亚洲、和世界,我们是有差距的。根本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我们足协。中国足协在这几年里面,无论在政策制定上,在俱乐部的建设上,在国家队的建设上,我们的政策缺少长远性,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面对未来。”时至今日,此话依然很有道理,也依然有生命力。

  所以,该是中国足协显现出专业性的时候了、该是出手的时候了,“懒政”、“庸政”,只能让中国足球变得越来越糟糕!

青训  /   足协  /   国足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