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威胁论?英国人如何看待中国足球的转会狂欢

●文:simon chadwick
许多英国人都喜欢一首叫作“Rule Britannia”《大不列颠,天下至尊》的歌曲;不熟悉这首歌曲的读者可能不太了解,这首歌创作于18世纪,它代表着大英帝国作为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的时代。而这首歌在今天还广受欢迎则是英国在后殖民时代仍纠结于自身的身份和地位的典型表现。曾经主宰世界的英国,现在被其他国家超越,这是英国人如今仍然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至少英国人还有足球,还有英超。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足球传统极为自豪,总是认为英超是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联赛”。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最好”意味着在英格兰聚集着最有天赋的球员,最著名的球队,最富有的俱乐部和最昂贵的比赛电视转播合同。
所以,想象一下,当拉米雷斯决定离开上赛季的英超冠军切尔西而加盟中超联赛的第九名——江苏苏宁的时候,英国球迷有多么惊讶。很多人当时的反应是“江苏苏宁是哪个?”和“中国人真的会踢球吗?”。紧接着拉米雷斯的转会,杰克逊•马丁内斯、阿莱克斯•特谢拉、艾斯奎尔•拉维奇等知名球员相继转会中超,大部分英国人又开始贬低这些球员的重要性,称他们仅仅是雇佣兵罢了。
但“雇佣兵”这个词出现在这里显得是如此的具有讽刺意味,因为原本英超就被其他国家的球迷看作是雇佣兵的聚集地,但英国人则认为这些球员是为了能在世界最好的联赛踢球这一荣誉(而不是钱)而来。当英格兰球迷,退役球员,媒体专栏作家嘲笑与贬低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行动时,阿森纳主教练温格的观点却更加冷静务实。
在近期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温格被问到中国足球的问题时,他认为英超必须把中超视为一个威胁。法国人的观点反映了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即使世界上最好的足球从业者现在有的也逐渐开始认为中国是一个比英国更具吸引力的国家。
同时,温格的话还要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来理解,即英格兰俱乐部吸引世界最好球员的能力还要受到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限制。在转会费高企,球员工资疯涨的背景下,温格的观点意味着,在争夺精英球员的问题上,英超的俱乐部也许会失去他们对于中国俱乐部的竞争优势。
而当英国人逐渐意识到中国足球俱乐部在转会窗口开放期间所能做到的事情后,他们又开始了另一场批判与嘲讽,质疑这种转会热度能持续多久。许多人找来了俄罗斯联赛的安郅·马哈奇卡拉足球俱乐部作为大肆买人却又失败的例子。像埃托奥和罗伯特·卡洛斯这样的球星曾陆续转会安郅,而当俱乐部老板遭遇财政问题时,他们又很快被驱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理解,问题在于很多英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和俄罗斯,仅仅因为两国在政治制度上在历史上曾经相同,所以这两个国家在他们眼里一直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他们既不理解中国政府的决策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完全不懂得中国文化(不管是体育还是其他)。而很多英国人都有这种习惯性的典型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助推下,英国足球就很难看得起中国足球。比如,英国人对中国足球的通常看法是彻底腐败和不应该被信任的;又或者是因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英国不同,所以中国在商业领域就会有某种无能,他们对于足球的投资并不会对英国人自诩的“世界第一联赛”形成威胁。
但荒唐的是,当英国球迷一再向自己灌输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其足球对英国没有威胁的同时,他们又眼巴巴的渴望着来自于中国的帮助。实际上,包括埃弗顿、阿斯顿维拉、西布罗姆维奇等许多英格兰俱乐部的球迷都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恳求中国投资者来投资他们的俱乐部。为了追赶切尔西、曼城、阿森纳这样俱乐部,很多球迷看起来极度渴望一位中国的企业家或者一家来自中国的私募基金可以为他们的俱乐部开启一场购买顶级球员的狂欢。
英格兰球迷身上这种明显的两面派性格也是英国政府的行为特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政府自己并没有对民间足球进行投资,而是把资金的问题留给体育本身或者私营公司,让他们去投资球场建设、训练设施、康复管理等项目。这种做法使得足球行业的很多人感到气愤,尤其是在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表明自己是个忠实的足球迷的情况下。
因此,当去年卡梅伦决定向中国提供三百万欧元以支持中国足球发展的时候,英国球迷的火就更大了。当下英国的民间足球设施已经非常陈旧,所以很多英国人对卡梅伦的逻辑提出了质疑。
尽管如此,这笔资助的背后却存在着其合理性,卡梅伦意识到软实力的影响力可以通过足球来发挥。虽然对卡梅伦政府更有分量的批评认为,如此的一笔小钱对资本雄厚的中国政府来说并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但正如习近平主席一定会表示出他对此事的感谢,这样的足球外交是建立政治资本的好方法。虽然在英国,人们并不习惯于像中国和习近平主席一样,在这个维度看待和讨论足球。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英国人的眼里,谈到足球便是“大不列颠,至尊天下”。尽管如此,中国、中超以及他们对于足球的野心正迅速的出现在英国侦测威胁的雷达上。
这个威胁是否真实且会长期存在也许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中国政府决策层能否长期关注足球以及中国本身对于世界第一运动的胃口,但无论最近的这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怎样,看起来,英国人都要改变他们对于英国国际地位的看法了。毕竟在25年前,谁能构想出今日中国的样子?所以,谁又能知道25年后中国足球的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