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的南京印象:比俄罗斯热情 会在大街上得到赞许

03-26 08:50

       采访若之前,苏宁队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巴西人很善言谈,让人感觉亲近,完全没有如同1米91身高的威猛感。若本人也很耐心,刚刚完成训练,就同记者侃侃而谈大约半个小时。他来到中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进球、胜利、欢呼和认可接踵而至。但若坦言,最开心的是在场外,“中国人非常友好。平时在酒店,遇到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会热情地同我打招呼。还有很多球迷,已经能在大街上认出我了……”

       若很喜欢中国人的善良。虽然东方世界之于他,是陌生的,但若来到这里一个月,已经喜欢上南京生活的安宁感、周围环境的轻松感。这样的反应,与他早年间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年少时期,若的命运多舛。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每天起早贪黑抚养四个孩子,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后来在少年训练营,他踢球时差点失明,至今左眼处还有一道伤疤。包括在科林蒂安少年队,他的发展之路很不平坦,有段时间比较艰难,直到把名字“Joao”改成“Jo”,足球生涯才开始腾飞。

       若说,中国人相比俄罗斯人更加热情,活在南京城下,丝毫没有孤独、冷淡的感觉。对于当年在俄罗斯的生活,若没有谈论太多。但众所周知,俄超赛场总会对外来球员,持有相当程度的成见。若的昔日国家队队友浩克,就曾公开表达他的不满。浩克还是俄超金靴,但经常在客场遭遇很多冷眼和歧视,“以前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会非常生气。但生气也没什么用处。现在,我已学会了给予侮辱我的球迷一个飞吻。”浩克说。

       对于闯荡俄超的经历,若的形容是“那里的人有些冷淡”。至于英伦往事,也有很多苦涩的回忆。有几年时间,若被曼城队连续外租。闯荡的游子,这个主旋律始终没有停止过。直到回到巴西,特别是加盟米涅罗竞技,他的状态开始复苏。2012年,若在29轮巴甲打进10球。一年后重返巴西队,随即连续征战了联合会杯和2014年世界杯。

       中国,在若的足球生涯内,这是他所经历的第六个国家。相比2008年随队征战奥运会,他说,希望借助效力苏宁的机会,深度了解这个国家,学会在东方国度如何生活和沟通。“第一个月的生活,还是让我蛮喜欢的,至少对于刚来的人,这里的氛围很友好、很轻松。正因为此,我就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获得大家的认可。”


中超  /   江苏苏宁  /    /   南京  /   俄罗斯  /   俄超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