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尼2.0版计谋智取安联 先抑后扬只等对方犯错

武一帆05-04 07:01 体坛+原创

比战术,西蒙尼又赢了。如首回合马竞在主场“侥幸”取胜拜仁,西蒙尼在安联球场再次动用一切能够动用的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来争取到与拜仁平等较量的资本。虽然比赛紧张到令人窒息,但只要过关,就可以说在西蒙尼的盘算内。

马竞全体都非常清楚,在安联球场等待他们的将是这一生最艰难的比赛。主场1比0获胜是优势,但不是绝对优势。因此最优先考虑的,当然是如何将手中的优势最大化,也就是守。不知道马竞医疗组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让戈丁迅速恢复,并赶上这场比赛。但教练组最终决定让他首发,说明西蒙尼愿意为自己的计划冒这个险。事实证明,戈丁确实没有恢复到100%的状态,漏防莱万多夫斯基导致失球那一下可见一斑。但他能出场并打满全场,对贯彻整体防守的战术部署意义重大,比萨维奇和卢卡斯任何一人首发的“稳妥方案”更有效果。 

拜仁没有客场进球,马竞注定要在比赛的某一时间段攻出来。“开场三板斧”是西蒙尼的惯用套路:无视对手强弱,开场后便进行抢攻。如能率先抢下进球,便能掌握战术上的主动,抢不下来,至少给对方造成忌惮的心理。然而在安联,西蒙尼布置球队从第1分钟开始退守,内外线都尽量少给出向前的压力,只有科克、格列兹曼和托雷斯作反击状。只是佯装反击,因为只靠科克一人持球,其他两人无球跑动,除非对方送礼,很难造成真正的威胁。


希门尼斯先是把阿隆索的任意球折进自家大门(上图),随后又在禁区内犯规送给拜仁一粒点球,幸亏奥布拉克扑出穆勒的点球,否则马竞上半场将两球落后。

希门尼斯禁区内的犯规不应被视作失误,而是教练布置给他的作业。马竞几乎在每一场比赛都在试探裁判的底线,把握得非常有分寸。而对莱万和穆勒的盯防只要漏一次(比如戈丁),结果就是致命的。事实上,拜仁虽然围着马竞的禁区狂轰滥炸,但得到绝对机会——进攻队员摆脱防守直面门将——并不多,而奥布拉克几乎滴水不漏。除了远程发炮,拜仁必须先压制并战胜马竞防守球员才能完成攻门动作。至于马竞的防守动作犯不犯规,取决于裁判的看法。如果裁判是一个具有超强纠错属性的意大利人,马竞可能会在连拿几张黄牌后变得束手束脚。然而从本场过程看,西蒙尼对土耳其裁判组显然有过深入研究。


拜仁和马竞上下半场各罚失一粒点球。

客观来说,如果穆勒上半时罚中点球,拜仁带着2比0的比分进入下半场,西蒙尼的战术调整效果将难以预测。因为那种情形下,谁都会猜到马竞会拼命。但拜仁仅仅扳平了总比分,仍想趁着上半时积攒的优势一鼓作气拿下比赛,结果落入西蒙尼的圈套。用卡拉斯科换下奥古斯托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马竞要在下半时前15分钟内大举反攻。用不着对攻那么傻,只要马竞在反击中投入5人——上半时的3人组加上卡拉斯科和一名边后卫,就能完成致命闪击。卡拉斯科的持球能力极强,给马竞带来完全不同的深度和宽度,也解放了科克。


加比-科克-托雷斯-格列兹曼,马竞反击进球的路线非常简单清晰。

从哪里得球开始反击确实是个问题,但博阿滕一脚无比冒失的长传球为马竞制造出无中生有的良机。那脚30米开外的过顶长传无论想法还是脚法都太简单,想找莱万碰碰运气,实际犯了瓜式足球的大忌,轻易交出求球权,弹回来打了自己人一个措手不及。由于卡拉斯科此前一次边路拿球已吸引2人围抢,实际上已拉开拜仁防线,为托雷斯和格列兹曼在中路做配合制造条件。

有一粒客场进球在手,西蒙尼紧张归紧张,战术部署上更加游刃有余。拜仁应检讨球员在防守上为何总是表现得犹豫不决,根本无法完成一对一的抢劫,也不敢拼身体。马竞从两翼,特别是卡拉斯科占据的左路进行不断骚扰,甚至利用拜仁又一次防守失误制造点球(裁判误判)。拜仁疯狂围攻时,为了守住胜果,西蒙尼派上了能拼身体也能独力完成搅动的托马斯进行战术压制。彼时彼刻反击只靠托雷斯便能牵制对方2到3人。最后时刻,萨维奇上场对抗最后的空袭。为了抢时间,西蒙尼打了负责申报换人的领队,责怪他没及时举牌。总之,为了进决赛,西蒙尼什么都顾不上了。


裁判鸣哨后瓜迪奥拉依然保持风度上前与西蒙尼握手,但表情有些木然。

高手对决,留有后手的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潜在的主动性更强。从当初迭戈·科斯塔伤退便陷入困局,到如今已能利用替补席打出花样套路,不单是马竞板凳实力在增强,也是西蒙尼的牌技越来越好。


欧冠  /   马竞  /   西蒙尼  /   拜仁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