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欧冠决赛谁为C罗喂饼?已在皇马阵中!

上周日下午1点,皇马医疗组突然发出病情公报:莫德里奇因肌肉痉挛将无法参加当天对巴伦西亚的比赛。这一消息让皇马人吃惊不小。毕竟在433打法中,克罗地亚球星早已成了中场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如果在重要比赛中忽视克罗斯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公正的。安切洛蒂之所以在上赛季莫德里奇因伤出现“长病假”(联赛只打了16场)的时候敢坚持433不变,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一个高水平发挥的克罗斯(参加联赛36场)。
克罗斯是2014年世界杯后转会皇马的,当时安切洛蒂的三中场通常由克罗斯、伊斯科、J罗和莫德里奇轮流担任,其中克罗斯是不变的主力。尽管有人担心说打后腰并不是德国球星的专长,但由于伊利亚拉门迪和赫迪拉都得不到信任,因此也只能让克罗斯凑合着干。直到本赛季有了卡塞米罗之后,贝尼特斯和齐达内才试着重新让他回到前腰位置。
然而,赛季初由于体能原因,克罗斯突然状态低迷。不管是打前腰还是后腰,克罗斯已经不是上赛季的克罗斯了。相反,能在攻防转换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莫德里奇却名声鹊起,尤其当卡塞米罗自2月底成为“固定”后腰之后,伯纳乌人已更偏爱莫德里奇这位中场的技术性球员了。然而,体能不足并没有影响克罗斯固有的足球意识,那就是前场紧逼。
由于BBC是齐达内手中不变的王牌,出于技术特点和场上位置却很难指望他们完成紧逼。因此在皇马的三中场中,唯一能主动在前场发动紧逼的只能仰仗克罗斯了。毕竟担任后腰的卡塞米罗不便轻易离开阵地,莫德里奇随时得为贝尔和达尼洛补位。于是,随着竞赛进入决战期,也随着克罗斯的状态逐渐恢复,他在球队中的地位已经像莫德里奇一样举足轻重。在连续打了对沃尔夫斯堡、赫塔费、比利亚雷亚尔、巴列卡诺和曼城(客场)5场比赛之后,齐达内只让他在皇家社会客场轮休一次,就又必须拉他来应付曼城(主场)和巴伦西亚了。
昨天对巴伦西亚的比赛中,对方下半场调整了打法,使皇马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无球的被动状况之下。正因为如此,克罗斯紧逼最积极、断球次数最多(5次)的优点也就更加凸现。当然,他的功能不仅仅是这些。毕竟皇马还不是一支善于拼抢的球队,要想避免巴伦西亚的短传周而复始,还在于怎样利用控球来剥夺对方进攻的权利。于是,克罗斯善于精确传递的优势也在“困难时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在73次传递中仅失误2次,而接球比他少的J罗和卡塞米罗,却分别因失球10次和11次而引起了对方21次由守转攻。用行家们的话来说:“克罗斯正以精确的传递来缓解皇马当时无球的尴尬,这也是一名优秀中场所必须具备的潜质。”
不知是否和莫德里奇的缺席有关,克罗斯在赛后被媒体评为最佳中场。但球迷们都很清楚,克罗斯的状态恢复非常及时。这不仅是针对该场比赛而言,更包括半个月后对马竞的欧冠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