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联赛冒名顶替严重,武汉宏兴多名球员嫌疑

肖良志05-12 22:27 体坛+原创

  笔者接到几名知情人士透露,业余足球联赛中冒名顶替严重。因为没有统一严格的注册和准入标准,业余球队在地方协会注册的条件很简单,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客观上助涨了冒名顶替的嚣张气焰。

  “打人业余球队”武汉宏兴就有这样的嫌疑,除了媒体报道的29号陆雷可能存在冒名顶替之外,还有其他多名球员也存在“巨大嫌疑”。有知情者爆料,武汉宏兴的一名球员此前代表山西的一支球队打了比赛,现在又代表武汉宏兴参加足协杯。这名球员身高体壮,脸部宽大可以当做直升机降落场。

  假设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武汉宏兴就不仅仅是一支“打人业余球队”,还有一宗罪就是“弄虚作假”。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足协和武汉足协必须调查清楚。因为,如果仅仅从打人的角度去处理,被禁赛的球员可能是那个“被冒名顶替者”。“冒名顶替”他人的球员,则会“逍遥法外”,换个名字继续在业余联赛踢球,甚至还会升入第三级别的职业联赛“中乙联赛”。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中国足球的悲哀,更是处理这次打人事件的悲哀。所以,当问题已经被提出,且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时候,中国足协应该重视这条线索,并且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把“弄虚作假”的问题调查清楚,让作乱者付出惨重代价。

  过去,中国足球年龄作假严重,“以大打小”成为一种惯性和毒瘤,一批压制一批,最终将中国足球压成了“软柿子”,后来直接成了柿子饼。在这种压制之下,那些真实年龄的球员踢不上比赛,要么心灰意冷弃足球而去,要么在替补席上望穿双眼,结果就是中国足坛的“糙哥”把控了江山,中国足球的水平一直止步不前。

  可以说,在2011年之前的18年里,青少年球员“超龄”严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真实年龄和虚假年龄是“三七开”,即30%是真实的,70%是虚假的。结果,即使我们当年拥有65万“专业足球人口”,加上青训教练水平太差,中国足球也没能打造出几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2011年,痛定思痛,中国足协放大招,采取全新的“骨龄测试分组”代替原来的“年龄测试分组”。从那至今,真实年龄和虚假年龄的比例变成“七三开”,即70%是真实的,30%是虚假(骨龄测试的误差导致)。5至8年之后,中国足球的人才会更多,水平也会逐渐提升。

  青少年领域的超龄毒瘤消除之后,没有想到业余联赛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这些人用虚假的名字真实地存在,但是,他们实际上是“隐形人”。 

  冒名顶替者肆意地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因为,有了问题的时候,受到惩罚的只是他们头上顶着的“那个名字”,真实的“隐形人”却毫发无伤。你会悲哀地发现,很多业余看赛甚至是中国足协举办的正式足协杯比赛,其实纯粹虚构,只是细节“巧合”而已。

  苍天有眼,“打人业余队”武汉宏兴拙劣而丑陋的表演,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球场惯犯”的嘴脸,还意外揭开了冒名顶替的铁盖子。中国足协,好好利用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吧,将“冒名顶替”一网打尽,还足协杯以尊严,还中国足球以尊严。


业余联赛  /   冒名顶替  /   武汉宏兴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