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蒂超越经典佐夫 学习西班牙让意大利防反更强

对意大利,比利时是个很有参照性的对手。
从1比3到2比0
去年11月,意大利作客布鲁塞尔与比利时热身,1比3败北。既是热身,两边当然都未“使劲”,不过赛果还是让意大利好好恭维了一番对方,毕竟比利时全队星光、身价摆在那里。但是到这场动真格了,面貌完全不一样了,两边都紧绷了弦,专注得多,意大利体现出更高的比赛能力,虽然比利时也有扳平机会未能把握,但全场来看,意大利无论求胜的决心以及场上的发挥都足以盖过对手,胜来合情合理。
这就好像2000欧洲杯前,佐夫的意大利与比利时热身,当时情形正好反过来——意大利全队星光熠熠不可一世,外界一片呼声,巨星们一齐上阵,灭此朝食!佐夫小试了一把,让维耶里、托蒂、皮耶罗悉数上场,让媒体球迷开心一把。结果,太多巨星堆砌前场,导致意大利前后脱节,被对方几个反击,1比3完败,卡纳瓦罗们疲于奔命,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到了决赛圈小组赛,佐夫动真格的了——维耶里受伤没有入选,皮耶罗替补,真正巨星只有托蒂一个,全队下定决心龟缩防反,意大利体现出远超比利时的把握能力,2比0拿下,两连胜顺利出线。先1比3,再2比0,今天的孔蒂重演了佐夫。
佐夫演绎极致防守
佐夫的球队,或许是意大利以传统经典防反夺得1982世界杯后最龟的,甚至比1982的意大利还要极致,不但每一场控球率、射门数都大大落后(除了对土耳其、罗马尼亚这类理论上弱于自己的对手),全队退守极深,往往连中场都退到弧顶前,完全放弃球场前2/3区域,一路退到到禁区,但就是在这里,对手再也打不不进去了。试想,马尔蒂尼、卡纳瓦罗、内斯塔这样古往今来级别的防守大神下决心全情投入时已经令人望而兴叹,再多加十几条腿,那是何等壮观?
那一支意大利,真是彻底演绎了意大利足球数十年的观念——控球率、射门数、看上去的场面形势、看上去两边发挥好坏……那些统统都是虚幻,只有比分才是真的。什么都不重要,结果才是唯一。
现在壮年的这一代意大利教练,孔蒂、阿莱格里为代表,在西班牙足球称霸欧洲多年来,也吸收了不少养分。特别是在商业化大潮推动下,他们也被逼得在扬弃意大利多年的老观念——场面是重要的,不能光有比分,没场面,吸引不到球迷捧场,就拉不到大单赞助,买不起好球员,这样球队实力始终得不到提高,进而恶性循环,取得漂亮场面与好成绩就更困难,球迷就更不买账……
4年前的普兰德利就是抱着这样的理念,反正意大利已大为衰退,“既然早晚都要输,不妨输漂亮点”,下决心学习西甲,强化场面,敢于控传,敢于与西班牙打对攻,通过这种方式意外夺得亚军。
孔蒂拼跑战术成功
孔蒂在尤文图斯、在意大利,也都是放弃龟缩防反,打传控进攻,但这次欧洲杯他面临特殊情形:4年前的普兰德利还有皮尔洛这样的巨星压阵,今天他什么都没有,皮尔洛去了北美后训练强度完全跟不上欧洲节奏,只能放弃,维拉蒂受伤、马尔基西奥受伤、蒙托利沃受伤……孔蒂在最后时刻放弃了最后一名有点中场梳理能力的若日尼奥,改选斯图拉罗,就已经表明欧洲杯上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踢法——抢逼围,能拼能跑,先不管技术,风貌第一。
对比利时这一战,孔蒂没有上攻击能力更强的弗洛伦齐与沙拉维,而是起用贾凯里尼这样“不入流”的球员,比起巨星,贾凯里尼的唯一优势就是舍得牺牲投入,4年前他入选国家队,普兰德利就是看中他边路不要命的狂跑,而这一场同样如此。诚然,平民球员终究能力不够,贾凯里尼的“笨拙”是显眼的,多次因为传不到位、停不住而丢球,甚至在意大利进第二球之前还出现可笑一幕:他试图球打腿,反弹对方而捞个前场边线球,不想偷鸡不成球又再弹到自己身上出界。但就是这样的球员,卸下了博努奇的长传,率先打开局面。
对实力更强的比利时,目前的意大利无力与之对攻——4年前决赛,普兰德利过于追求对攻场面,在不具备充足实力的情形下0比4碰得头破血流,敌强我弱之时也需要谋略,重拾防反策略不失明智。不过孔蒂比佐夫更开放,意大利中场活动范围很大,也时常大幅度压出,绝不像佐夫那样彻底龟缩禁区,能拼能跑起了大用!
但也正因为过去四五年孔蒂不断学习西班牙,才让现在这条尤文四人组的后防比前辈有更强的控传默契,敢于在对方前场高压下倒脚控传,才使得中场有底气大幅度压出。想想博努奇、基耶利尼甚至布冯,过去四五年在尤文图斯因为后场倒脚失误,丢过多少次人,才有了今天对比利时的胜利。意比之战,是这条尤文后防交了5年学费后的成果,也是意大利学习西班牙后与防反国策相结合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