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还在摸石头过河 德尚的换人总比首发明智

体坛+记者李森报道
2比0战胜阿尔巴尼亚,法国以两战两胜的姿态成为欧洲杯首支出线球队,但两场法国队都是拖到比赛行将结束才奠定胜局,不难看出德尚的换人总是比安排首发来得合理。尽管比赛都赢了,但高卢雄鸡上半场的表现总是差强人意,总是比自己想要的“精确启动”慢了半拍。
上半场帕耶身陷重围,马图伊迪旁观。
首战没坏的机器,次战不管用了
首轮对罗马尼亚的时,德尚排出的阵容是433,由于格列兹曼没有起到衔接中前场的作用(把右路让给了助攻的萨尼亚),脚下功夫功夫不俗的帕耶又被“发配”到左边路,使法国在上半场缺乏中路的进攻组织者,因而鲜能制造出威胁的进攻。这一切都随着下半场换上科芒和马夏尔,以及把帕耶调回中路而得到完全改变。回到威胁区域的帕耶发挥出高水平,奉献一次助攻一个进球,帮助球队赢得开门红。
“没有坏的机器就不要修”,次战阿尔巴尼亚,德尚使用了与首战下半场一样的球员。在4231中科芒和马夏尔形成双边锋,帕耶在中锋吉鲁身后担任前腰。但每场比赛都是不一样的故事,对手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使用双边锋打法的前提是,门前必须搭配一名高效中锋,以充分利用两边的传中;同时还必须有一名助攻能力很强的后腰,以便边锋扯开边路时帮助帕耶和吉鲁发动正面进攻。
但由于马图伊迪缺乏波巴的进攻意识和才华,双边锋科芒和马夏尔孤军深入后又远离了大部队,使得中路的帕耶和吉鲁面对阿尔巴尼亚的后腰和双中卫时人数处于劣势。于是依葫芦画瓢的法国队上半场没什么威胁进攻,就更谈不上进球了。
格列兹曼进球后一吐恶气。
两次先错后改,两次惊险过关
德尚的长处是知错就改,他在下半场先用波巴替下马夏尔,并让帕耶“回到”左边锋位置,变阵433。波巴的加入给三中场灌输了活力,他的积极紧逼使阿尔巴尼亚不能再像上半场那样轻松持球,这有利于法国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急于取得进球的德尚还让科芒“转线”内切以寻找射门机会,右侧的边路传中则交给后卫萨尼亚来完成。但眼见效果未如理想,第68分钟德尚用格列兹曼换下科芒——这位马竞前锋第90分钟的进球并非偶然。
看官会说,德尚又倒腾回第一场的首发,这不自打嘴巴吗?然而与首战罗马尼亚时不同的是,虽然帕耶在下半场回到了左路,但他的职责不再是扯开边路而是带球内切。跟马夏尔和科芒不同,他更敢于带球过人,更善于到中路和同伴打短传配合——他第96分钟的劲射破网同样不属于偶然,他当时所处的正是内锋位置。
两套不同阵容所取得的两种不同结局,无疑在告诉我们,只有根据不同对手的特点和比赛中的不同阶段来使用不同的阵容/型,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通常而言,双边锋打法在下半场对手体能有所消耗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对罗马尼亚下半场就是证明——首发使用则会荒废边后卫在体能良好时的助攻能力,对阿尔巴尼亚上半场有科芒在前面,萨尼亚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当然在两战两胜的情况下,德尚这种“先错后改”的不足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相信在经过这两场比赛后,他在法国第三战时会更加老到。只不过由于法国已经出线,德尚在小组末战对瑞士这场无关紧要的比赛中,会选择继续轮换球员还是继续调试打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