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高洪波的上半场有点遗憾,下半场……?

肖良志06-19 11:11 体坛+原创

  在16家俱乐部的全力支持下,中国足协克服中超赛程上的困难,终于在7月、8月为高洪波各自争取到了一次飞行集训的机会。对于高洪波和国足来说,9月1日客战韩国之前,时间就是“生命”,两次短暂的“飞行集训”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是只要能够解决哪怕是一个细节问题,对于国足来说都会提高出线的机会。

  这个脸型瘦削,看上去不苟言笑的天命男人,没有因为2011年8月10日离奇下课,就让自己变成怨妇。相反,他把自己第一次国家队执教经历比作“上半场”,然后潜心蛰伏下来,苦练内功,不懈追求,期待自己执教国家队的下半场梦想开花。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高洪波终于在2016年1月底迎来历史机遇,成为中国队“世预赛最后两场小组赛的主教练”。然后,在几无可能的前提下,率队奇迹般晋级12强赛。4月1日,愚人节,中国足协以无比严谨的态度正式宣布续任高洪波担任国足主帅,开启了他对国足雄心不死的下半场。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高洪波执教国足的上半场有些遗憾,下半场呢?

  1、最早利用电脑分析大数据的本土职业教练

  熟悉高洪波的人都知道,电脑就是他的命根子。

  高洪波也的确是电脑高手,并且是最早通过电脑分析大数据的本土职业教练,这让他更为科学地训练、更为准确地制定战术提供了依据。

  早在2004年到厦门蓝狮执教的时候,当时厦门蓝狮俱乐部的老总,偶然看到高洪波电脑中的数据和技战术分析图表时大吃一惊,为高洪波熟练的电脑技术所折服。高洪波作为电脑高手,不是体现在游戏的水平上,而是对所有技术数据的分析上。这些数据既包括本队球员的,也包括各个对手的。可以说,高洪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学会通过电脑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应用到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

  2007年,高洪波到长春亚泰执教之后,有的球员对于高洪波利用电脑通过幻灯片的方式给大家讲解技术和战术非常好奇,于是就利用到高洪波房间谈心的机会,问起高洪波电脑中的“秘密”。高洪波满足了球员的好奇心,向他们展示了电脑中的部分内容,包括长春亚泰每一个球员每一次的身体机能测试数据,为每一个球员的身体机能情况画了曲线图,对球员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

  另外,在高洪波的电脑中还有各个对手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在训练中做出针对性训练,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做出针对性的技战术部署,高洪波也因此被称为“战术大师”。后来,高洪波在国家队的助手傅博等人也都成为电脑高手,在数据分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种高度前瞻性的足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帮助高洪波率领长春亚泰取得了2007年中超冠军。2009年3月份,中国足协首次大规模组织了各级国家队教练员的竞聘,高洪波、沈祥福、殷铁生、吴金贵四人竞争国家队主帅位置。

  为了促成这次本土顶级教练的PK,时任中国足协掌门人的南勇还特意让前中国足协副主席薛立邀请其中的教练员参加竞聘。

  当时,高洪波利用电脑高手的优势,把竞聘演讲做成了一次科技含量很高的汇报演出,对电脑很感兴趣的吴金贵也望尘莫及。

  相比而言,沈祥福和殷铁生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尤其是殷铁生,当时他还不太会使用电脑,加上没有穿西服而是穿着运动服作竞聘演讲,结果被徐根宝为首的专家组称作“太土”。

  那一年的5月,凭借年轻、好学、电脑技术过硬、业务能力较强、在国少队和给阿里•汉做助手积累的综合优势,加上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提出“三大球主帅年轻化”,高洪波击败沈祥福、殷铁生和吴金贵,成为中国队第25任主帅,开始了自己执教中国队上半场45分钟的旅程。

  高洪波当时说:“我们的最高追求是世界杯,所以会全力以赴向着2014年巴西世界杯努力。从现在开始,我会打造一支全新的国家队,让他们始终奔走在梦想的路上。”

  大数据分析伴随着高洪波来到了国家队,成为高洪波执教国足的左膀右臂。在他执教国家队的827天里,率队打了38场A级比赛,23胜11平4负,胜率高达60.53%,不败率为89.47%,是1992年以来中国队历任主帅中胜率最高的。

  2、外力作用让高洪波无奈下课结束上半场

  在高洪波执教国足的上半场里,有很多精彩的镜头闪现,让球迷有了巨大的愉悦和享受。1比0战胜法国队,1比1平德国队,3比0击败韩国队结束32年恐韩症等等,都是球迷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在上任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因为“热身赛之王”的称号,高洪波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障碍。在中国足协的支持下,进入国家队的球员,都是高洪波按照自己的战术要求选拔的,所以国家队内部比较团结。

  高洪波遇到的第一道坎是2011年的卡塔尔亚洲杯。按照高洪波的设想,亚洲杯并非他的终极目标,他真正的梦想和追求是率队征战世界杯。

  所以,亚洲杯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选赛之前的一次中考。即使如此,高洪波也希望通过亚洲杯上取得好成绩来鼓舞士气。

    时任中国足协掌门人的韦迪,也认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才是真正的目标,所以建议高洪波锻炼队伍。

  尽管韦迪只是“建议”,但是,最高长官的指令,高洪波不可能不听。于是,国家队带着“锻炼队伍”的目的参加了卡塔尔亚洲杯。第一场2比0赢了科威特之后,第二场遇到了东道主卡塔尔,这是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比赛,甚至平局都不可能,于是中国队0比2输掉了比赛。第三战,高洪波率队战平了乌兹别克,最终无缘小组出线。

  正是因为小组没有出线,国内第一次出现了“倒高浪潮”。韦迪也坐不住了,经过中国足协班子会议研究之后,韦迪对笔者说:“我们分析之后,高洪波在亚洲杯上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他带队的方向是对的,我们对他的工作也是满意的。”

  同时,韦迪还亲口对笔者承认了自己在亚洲杯上建议高洪波为2014世界杯锻炼队伍的事实:“我作为足协的领导,不应该建议高洪波为世界杯锻炼队伍。因为,对于我的建议,他不可能不听。”

  韦迪的两次表述,实际上是在传递让高洪波继续带队征战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选赛的信号。

  但是,很多时候,历史的桥段就是这样捉弄人。当高洪波度过了“亚洲杯危机”之后,2011年的4月份又传出消息,称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要赞助中国足球,其中的一条就是出资为中国队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员。

  显然,这样的赞助条件,就是高洪波必须下课。

  当时,韦迪拿到了该企业的赞助合作协议。这份协议,他和足协的班子都没有见过。是赞助商直接找到了高层,通过总局完成了协议框架。协议基本上都是赞助商的权益,中国足协根本就没有主动权。韦迪对这份协议相当不满,认为应该在中国足协内部讨论一下,以保证中国足协的权益。

  韦迪一直拖着。在距离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选赛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韦迪不想节外生枝。不过,既然这份协议不是通过足协制定的,必定有着一个巨大的“外力”。5月底的时候,韦迪顶不住了。上级要求,必须尽快签订协议。

  于是,7月3日成为一个中国足球的重要时刻。这一天,中国足协和大连万达签订了框架性的合作协议:①大连万达以每年5500万冠名中超三年;②每年拿出1000万奖励中超裁判以及支付中超裁判薪酬、购置中超裁判员技术装备(比如说进口耳麦);③每年拿出4000万为国家队聘请高水平外教;④每年拿出4000万支持中国足协送青少年留洋(这笔钱没有到足协的账上,大连万达自己送小球员留洋);⑤每年拿出1000万支持国家女足和女超联赛;每年拿出1000万支持青少年联赛。

  显然,大连万达每年拿出4000万为国足聘请高水平外教的条款,等于高洪波必须下课。

  7月3日,盛大而又高规格的发布会之后,高洪波的下课也成定局。就在这次发布会期间,出现了“一件小事”,在礼堂内,一名孩子因为过于紧张而“晕倒”。

  8月10日,827天之后,安徽合肥,高洪波在1比0战胜牙买加后黯然下课。纵使执教成绩创造1992年以来的最好纪录,纵使各方留恋不舍,高洪波都只能无奈走人。巨大的外力,不可消解。

  高洪波没有灰心,面对那些痴情的球迷以及希望他继续带队的媒体,他说:“如果说足球比赛是90分钟,那么之前我在国家队的执教只是上半场,我期待下半场的到来。”

  3、天赐机遇杀了回马枪开始下半场

  从国足主帅位置被下课之后,高洪波在2011年底成为陕西浐灞主帅,2013年从贵州前往上海东亚出任主帅,当年的年底上任江苏舜天主教练,2015年6月29日下课。

  上述过程,丰富了高洪波的执教经历。在自己闲暇的时候,高洪波就会出国学习。1999年3月份,当塔瓦雷斯突然辞去广州松日主帅之后,刚刚挂靴、33岁的高洪波出任松日队主帅。半个月之后,他就率队客战塔瓦雷斯执教的四川全兴,结果败北,塔瓦雷斯因此嘲讽高洪波说:“不是说你今天挂靴,明天就会成为合格的教练。”

  自尊心极强的高洪波,立即选择了到国外学习充电,去向是英国的南安普敦、阿森纳、水晶宫。后来,又在前国足主帅施拉普纳的推荐下到了德国的曼海姆、勒沃库森、法兰克福、拜仁等俱乐部学习。倔强而又好学的高洪波,在上述俱乐部学习期间,掌握了很多先进的足球理念,回国之后开启了自己的正式执教之旅。

  2000年3月份,担任国少队主帅之后,高洪波还拿着战术板敲开米卢的房门请教。国家队主帅阿里•汉以及其他外教,都是高洪波学习的对象。他还和李明、成耀东等一众中生代教练员在荷兰求学,从未让自己落后过。

  现任U19国青队主帅的李明多次告诉笔者,包括他、高洪波、成耀东等在内的多名本土教练员经常在荷兰碰头,大家学习的热情高涨,也确实学到了很多欧洲足球的精髓。

客观而言,高洪波的确非常善于学习,这是他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决定的。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时候,高洪波依然提前半个小时到了训练场。徐根宝到了之后,发现除了高洪波,其余球员都没有报到。通过这件事情,高洪波成为徐根宝的爱徒,并且成就了一段徐根宝收留高洪波在自己宿舍住宿一年多的佳话。

  这样的品质,注定了高洪波决不会因为上半场45分钟内被下课而变得颓废。在过去4年半的时间里,他从未放弃追求国家队的梦想,从未放弃过再次带队征战世预赛以及世界杯的念头。高洪波知道,正是因为孜孜不倦的追求,司马迁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正是因为永不停歇的追求,但丁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因此,高洪波一直在追求中静待梦想开花。

  历史的机遇总是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当法国人佩兰率领的中国队陷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的绝境,一众本土教练和外教害怕身败名裂时,高洪波挺身而出,在最危急的关头,杀了一个回马枪,担任“过渡主帅”,帮中国足协扛起了重任。

  在超过90%的人都为国足下了“死亡通知书”的情况下,高洪波率队取得最后两场小组赛的胜利,奇迹般打进了12强赛。

  这是时隔15年之后,中国队再次打进世预赛亚洲区决赛阶段的比赛。有人不断鼓噪,即使进入12强赛,国足也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但是,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进12强赛和不进12强赛的反差巨大,打进12强赛的意义不言自明。

  彼时,超过70%的人都认为高洪波应该继续担任国足主帅,正式开启他的下半场45分钟。中国足协这一次反应迅速,处事果断,不顾4月1日愚人节的特殊日子,高效率地宣布续任高洪波为国足主帅。

  3月24日和29日那两场世预赛小组赛,可以看做是中场休息的15分钟,高洪波利用这15分钟做了最为精准的部署,为下半场开了好头。

  对于这样的机遇,高洪波对笔者说:“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不要再提,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前看。既然打进了12强赛,我们就迎来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必须全力以赴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4月12日,当国足和伊朗、韩国、乌兹别克、卡塔尔、叙利亚分在A组时,高洪波平静地对笔者说:“对于中国队来说,怎么分组都一样。无论是我们的排名还是实力都没有任何优势,但我们不会因此而胆怯,相反,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全力以赴去对付每一个对手。哪怕有1%的出线希望,我们也必须付出100%的努力,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

  5月18日,在中国足协召集的媒体座谈会上,高洪波和女足主帅布鲁诺各自介绍了球队的备战计划。这一次,高洪波没有像2010年那样用李云龙的“亮剑精神”进行励志演讲,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具知识含量和更富有诗意的“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4、蔡振华力挺让高洪波拥有了下半场

  在高洪波率队征战世预赛小组赛最后两场比赛的时候,中国足协依然在全球范围内“海选主帅”。当时,中国足协还专门成立了两个小组:①选帅工作小组,组长为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剑;②选帅专家组,朱广沪为组长。

  3月29日,西安,高洪波率队2比0击败卡塔尔,“奇迹般”晋级12强赛。此后,外界要求高洪波继续担任国足主帅的呼声高涨。

  中国足协也立即启动了确定主帅的计划,并且在相关的范围内征求意见和建议,最终,高洪波成为国家队现阶段最合适的主帅人选。中国足协体现出了绝对的高效率,为了给外界一个满意的答复,没有避开全世界娱乐恶搞的“愚人节”,在这一天直接宣布高洪波担任国足主帅。

  期间,蔡振华非常关注和重视民意,正是在他的力挺下,中国足协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敲定了高洪波继续带队征战12强赛。

  这是中国足协脱钩国家体育总局之后的重大变化,在选帅事宜上,不再像以往那样看总局的脸色行事。如果不是蔡振华的力挺,在“海选主帅”的背景下,高洪波能否当上国足主帅还真不一定。

  彼时,从1月份开始参加国足主帅竞选的报名人数的确是45人,本土教练只有高洪波一人。在报名的外籍主帅中,有智利国家队主帅桑保利、意大利前主帅普兰德利、日本队前主帅济科,阿根廷前国家队、国奥队主帅和上海申花前主帅巴蒂斯塔等。

  在国足12强赛前景一片黯淡的情况下,依然有那么多的外籍教练报名,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方面:①中国的大国地位使然,在中国队主帅的位置上会比很多国家的帅位有更多的荣耀;②中国经济相对世界来说依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③打不进12强赛也没有风险,未来国足多年内没有大赛,可以轻松赚钱;④工作不好找。

  以国足现有球员的能力,国足主帅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好他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像桑保利、普兰德利等既不熟悉亚洲足球,也不了解中国足球,短期内很难组织好队伍,12强赛时不我待;济科有亚洲执教的经验,但早已过时;巴蒂斯塔履历比较辉煌,在佩兰上任之前,他也在中国足协的候选名单中,当时中国足协专门询问过相关人士,得知巴蒂斯塔的训练等存在较大问题,不适合国足。这种背景下,最适合的就是本土教练。

  于是,在蔡振华的力挺下,高洪波获得了执教国足下半场的机会。

  和以往一样,中国足协依然非常重视国家队征战世预赛。迄今为止,中国足协已经推出了多达13条支持国足的举措,为国家队征战12强赛“一路绿灯”。

  对于国足来说,和伊朗、韩国、卡塔尔、乌兹别克、叙利亚分在一个小组,出线的几率不是很大。不过,即便是出线的概率只有10%,那10%的机会也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说国足要拼出“出线机会”,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本来就存在的10%出线机会变成现实。

  为此,高洪波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上半场有些遗憾,下半场会有怎样的腥风血雨?我们拭目以待。

国足  /   12强赛  /   高洪波  /   上半场下半场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