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比利时前场一帮"赛梅西",进攻仍是大问题

王玮晨06-19 13:06 体坛+原创

比利时虽然比赛中3比0赢下了爱尔兰,但实际与上场对阵意大利相比在进攻端并没有发生质变。仅仅是对手防守降了档次而已。前场队员过于粘球,出球慢,不爱无球跑动等问题仍然在持续困扰着比利时的进攻。仅靠超级球星个人能力带来的反击得分,仍然让人对比利时的未来心存忧虑。

阵型4231

整体整型还是4231,中前场进行了两个点的调整。后腰位置登贝莱顶替上场比赛远射非常多的纳因格兰,前腰位置上撤下了费莱尼,将原本右边前的德布劳内摆到了中间。右边则采用马竞边锋卡拉斯科。

进攻:增加短传主打边路突破

威尔莫茨的想法中,撤下在中间只会摆渡的费莱尼,改用技术更好的德布劳内,主要是为了增加中前场的控制传倒,从而通过地面配合渗透进去。这在一方面实现了他的设想,德布劳内拿球,中间的短传明显增多,但中路的渗透配合却基本没有。主要的进攻手段仍然是将球给他,他再分边,之后寄希望两个边的下底传中。图2是他分边给插上的维尔通亨。

球队问题

1阿扎尔过于粘球

阿扎尔带球强是强,但实在是太粘球了,球到他脚下,不管队友有没有机会,他首先肯定是带着突一会,等到带不下去了再回传给队友。并且在阵地战中,他也并没有通过突破给球队带来什么帮助。我们看下本场的球员数据,阿扎尔作为边路球员,比前腰的德布劳内还多出18次传球,最恐怖的是他的控球时间,几乎都是两倍于其他人。

在阵地战中,大部分带球都是图3这样,越带出球线路越窄,最后被对方包夹,造成进攻终结。

另外对比下他和德布劳内的热点图就能看出差别,上图是他,下图是德布劳内,要知道这场德布劳内踢的前腰,负责全队进攻组织。但实际在场上,阿扎尔持球范围和持球时间都要大他很多。

2整体进攻静态不爱无球跑动

比利时前场一个个都是“赛梅西”,在俱乐部全是盘带高手,不仅是阿扎尔,其他人拿球后首先也都是带一会再看看情况。这造成了一个恶果就是,球员拿球后,大家都不爱无球跑动,因为你跑了也传不到。进攻的画面时常处于静止状态。

我们看图4,比利时左边路的一次进攻,阿扎尔将球交给维尔通亨,之后维尔通亨护球,这个时候不论是维特赛尔还是德布劳内都不愿意去接应队友,而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结果维尔通亨一个人将球从前场护到了自己半场,并最终被放倒。

这其中,德布劳内责任也很大,作为前腰时常对队友接应不够,不论是图3还是图4,他都没有去接应队友的意思。同时自己拿球时处理球也过慢。当然,造成这样的原因实际又是队友不爱无球跑动和习惯性粘球的问题。所以两者恶性循环,比利时的上半场进攻非常糟糕。

下半场:感谢对手给了反击机会

下半场,爱尔兰看到比利时上半场进攻如此弱鸡,肯定也在中场时动了加大进攻投入,争取拿3分的念头。但这样就给了比利时反击的机会。与阵地战不同,反击基本都是靠个人能力,其实上场比赛意大利就差点被比利时打跪,只可惜卢卡库没把握单刀机会。之后忌惮反击的意大利人又退了回去。

本场卢卡库再也没有浪费机会,德布劳内边路突破横传中路他打进一个,之后同样的机会,阿扎尔又给他喂了个饼。基本上两粒进球都是靠三个人的超强的个人能力完成。同时也得感谢对手送给反击机会。

比利时需要什么样的进攻?

其实进的第二个球才是比利时需要的进攻。我们看图6,球从左路快速横传到中路,阿扎尔拿球分给卡拉斯科,卡拉斯科下底后回传,无人看防的穆尼耶吊向禁区,最终由后腰维特赛尔前插将球打进。整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出球速度都很快,从左路到右路,完全将对手的防守阵型拉扯开来。松散的阵型也就给队友后插上提供了空间。

所以比利时要在阵地战中把进攻打出来,首先是要把加快传接球速度,尽可能在禁区前沿靠快速横传拉扯对方防线,同时队员多增加无球跑动,而不是站在原地等着队友喂球过来自己突破。

当然,看到梅尔滕斯上来后,我知道还是不要对比利时期待太高。随便上来一个都是球王式踢法,看看下图,他本身是踢左边前的,从左边前一路横向带球,单挑6名防守队员。不知道有没有摄影师给他拍出一张伊涅斯塔式照片。

想想昨天比赛的瑞典只能感慨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瑞典整个队除了伊布基本没有什么人能拿稳球的。而比利时这队又全是一帮带球狂魔。也是希望威尔莫茨更多从这场3比0中看到不足,尽早进行调整。不然就目前阵地战的表现,真是全欧洲杯战术素养最差的球队。


比利时  /   阿扎尔  /   德布劳内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