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吐槽有理 但为何在美国办大赛球员更躁更累?

体坛+特派记者毕陌发自美国
美国人大赛组织能力一流,但是举办世界杯、美洲杯和举办洛杉矶或者亚特兰大奥运会不一样,奥运会以城市为单位,世界杯的举办主体则是一个国家。
美国的地理条件给该国举办足球大赛带来了先天不足。首先是国土面积巨大,休斯敦所在的德克萨斯州的面积几乎就是德国的两倍大,除了俄罗斯,德克萨斯州的国土面积超过任意一个欧洲国家。
虽然俄罗斯国土面积巨大,然2018年世界杯的12个比赛地全分布在乌拉尔山以西,仅占国土面积25%以下的欧洲部分,还不到中国和美国的一半。
虽然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相若,然而在美国生活,直观体验就是美国国土要比中国要大得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首先是时差问题,美国常用的时区有三个,以现在的夏令时为标准,有洛杉矶为代表的西岸时间(UTC -7),芝加哥为代表的中部时间(UTC -5),以及纽约为代表的东岸时间(UTC -4)。
以智利队为例,第一场对阿根廷的比赛地在圣何塞附近的圣克拉拉,四天后他们要奔赴波士顿远郊的福克斯堡迎战玻利维亚。从圣何塞到波士顿的飞行时间是5.5小时,再算上3小时的时差,感觉他们在路上一共花了8.5小时。
另外福克斯堡比赛地离波士顿机场较远,即便在极其理想的交通状况下,轿车也需要1个小时,何况是球队大巴。
算上酒店至机场、安检、候机、可能的飞机误点、飞行时间、时差、下飞机后去比赛地附近的酒店,智利队旅行总消耗时间应该在11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在小组赛第一场迎战阿根廷与第二场迎战玻利维亚之间的4天时间里,至少有一天是用于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之间的长途旅行。
美国之所以国土体验比中国要大,以及使用多时区,究其原因是中心城市分散,各地区发展相对均衡。比如对于中国国内而言,大多数人除了旅游,一辈子都不会去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另一面的地区。我国幅员960万平方公里,但大部分人口的活动范围都在东部沿海以及长江沿线。
美国前四大城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敦,几乎占据了美国国土东西南北的四个角落,大致组成了一个菱形。四个城市彼此之间的飞行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其中最短的芝加哥-纽约也要近2.5小时,而且这四个城市还位于三个不同的时区。在洛杉矶-纽约这两个美国中心城市旅行,飞行时间就足有5.5小时,还不算3小时的时差。这时间放在国内,从上海虹桥坐高铁到北京南站都绰绰有余。
因此,没有在美国的旅行体验,很难理解为什么NBA球队打不好背靠背——不只是仅休息一天导致体力储备不足,更来自于长途飞行带来的疲劳。
长期在欧洲踢球的梅西对于美国式旅行习惯感到不适是很正常的。职业体育人的旅行并不是背包客到处看风景,而是简单的酒店-机场-训练场-球场的不断重复。一名球员踢了一场90分钟高消耗的比赛后,希望有一口热饭、一张舒适的床,以及第二天简单快捷的旅行。梅西自己就说:“我们(对足协)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安排好行程,吃好睡好而已。”
而阿根廷足协连这样最简单的要求都没能做到,梅西经历了20天的美国式空中飞人生活,面对休斯敦到纽约3个半小时的长途飞行,坐在飞机上还未起飞就被告知航班延误,心生怨气发泄一番,也就不难理解了。
毕竟,职业体育人没有凯鲁亚克式的心境,旅行仅仅是为了在不同的地方踢球,酒店只是为了踢完球睡一觉,路途的风景和这些职业体育人无关,踢少有经济回报的国家队比赛则只是为了装饰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或许还只是成千上万其他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