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谁说克罗地亚猛?谁说C罗该少拿球?

林良锋06-26 06:42

记者林良锋述评

西班牙和克罗地亚交锋,有人说克罗地亚“很猛”,西班牙要吃亏。果然,克罗地亚两次反击逆转,西班牙被挤去和意大利挤8强独木桥。就这一场比赛而言,此公是神预测,克罗地亚不畏强敌逆市晋级,但放开一点看,克罗地亚是不是“很猛”的球队?不然。本届欧洲杯以及以前多届大赛提醒我们,对于类似标签,总要加个小心,多给一点时间观察,避免一叶障目。

怎么评价一支球队“猛”以及“猛”在哪里?大致有以下几个标准:全队水平平均,不单靠个人;斗志旺盛,佛挡杀佛;把握战机一击致命。克罗地亚有“猛”队的影子却无“猛”队的气质,面对葡萄牙苦战120分钟,连连错过绝佳机会,在即将进入互射点球之际,被纳尼送出夺命一传,C罗一击被扑,夸雷斯马补中击毙。就在这个进球前不到1分钟,佩里希奇后点接应传中头槌砸中门柱;这个进球后不到1分钟,维达还有机会混战中挑射空门,还是划门而去。

克罗地亚输得冤不冤?一点也不。如果是支“猛”队,能灭了西班牙,挑了葡萄牙,那就应该以咄咄逼人之势,90分钟内解决战斗,要求再高一点,至少该在1小时上下完活。否则,“猛”在哪里?克罗地亚在法定时间内创造了17次机会,加时赛还有9次,足够干掉3支葡萄牙。葡萄牙在90分钟内只有5次机会,加时2次,射门数是克罗地亚1/4,但加时的两次都打中目标,夸雷斯马又传又射,成了葡萄牙的救星。

不看场面光看统计你也知道谁占上风,为什么拿不下葡萄牙?克罗地亚在大部分时间里成功冻结了C罗,剩下纳尼也只有一次起脚,还射得毫无准头,葡萄牙从第50分钟起开始投入预备队,摆明了将比赛拖进加时,不惜以互射点球赌命的架势。克罗地亚却拖到第88分钟才以卡利尼奇换下不起作用的曼朱基奇,貌似也是接受加时的命运。以这个阵容能击败西班牙,却奈何不了水平差了一截的葡萄牙,“猛”在哪里?

当然,足球本是进球难的项目,否则就是橄榄球了。但28次射门居然没有一次打在门框范围之内,这就不是偶然,而是该队存在已久的问题。首轮打土耳其,克罗地亚同样机会一箩筐,全场射门18次,射正6次,但只靠莫德里奇禁区外一脚抽射奠定胜利,其余比这更有威胁的机会未能把握。面对卅载最弱捷克,全场射门19次,克罗地亚两球领先,却在莫德里奇伤退后被扳平。遇到西班牙,明显实力高于自己,克罗地亚拼得最积极也发挥得最好,铸就逆转奇迹。

但这3场比赛是3支克罗地亚,遇到缠斗的对手办法不多,遇到羸弱的对手经不起偶然因素的考验,据说看台上球迷扔焰火中断比赛影响了他们,遇到劲敌时降低姿态认真应付。和葡萄牙这场,克罗地亚又将首轮对土耳其的那个架势端上场,心理摆幅这么大,哪里有“猛”队的气质和作为?真的“猛”,克罗地亚在巴西的发挥大家还记得吧?

另一个谬论也很有意思。C罗全场拿球不多,某名嘴指出:让C罗少拿球是最有效的进攻方式。听了真是齿冷。如果C罗是罗马里奥,坚守禁区,倒也罢了。罗马里奥确实是拿球不多,一拿就要出命案的禁区杀手。C罗几乎不守禁区,只在外围活跃,即使进了禁区也回避和对手硬扛,要么抢前一步把握近门柱的机会,要么伏兵后点,等对方漏过。这是他多年形似边锋实则射手的习惯打法使然,致胜一球也是这么来的。前提是,葡萄牙能活到C罗起脚射门的一刻,如果克罗地亚临门一脚不是这么不济,早就没有加时赛换上夸雷斯马这回事了。

作为葡萄牙阵中最有威胁的球员,C罗如果多拿球多扯动,而不是任由队友跑个半死,自己只管射门,威胁要大得多。小组末轮他助攻纳尼的一球,就是明显的例子。拿球多,尤其是对方腹地拿球多,博得任意球的机会也更多,葡萄牙也就不只刷出90分钟5次射门的统计了。

欧洲杯  /   葡萄牙队  /   克罗地亚队  /   C罗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