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杯手记】22年过后 美国仍是足球的边沿地带

体坛+特派记者毕陌发自美国
这届百年美洲杯的赛程安排是有学问的。四分之一决赛的四场比赛均安排在了西海岸或者东海岸城市,决赛场地安排在了东海岸的纽约。为了避免造成旅途距离的不公与时差调整问题,两场半决赛放在了休斯敦与芝加哥——中部一南一北两个重镇。
和气候干爽,类似欧洲的美国东北城市相比,一下休斯敦的飞机,潮湿的空气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这分明是江浙地区夏季的感觉。
休斯敦这场阿根廷对美国的这场半决赛,可能是这届美洲杯最受关注同样是最具意义的比赛——甚至超过了决赛。
读过一些资料,探讨足球在美国体育文化及美国社会中的地位。这些终究是纸上之言,刚好有这次美洲杯的机会,在各个赛场逡巡穿梭之时,抓住机会我向美国的媒体同行问起美洲杯在当地的关注度——毕竟这是1994年之后美国最大的足球盛事。
大多数人都摇摇头:“不怎么样。”
除了足球,6月份对于美国人民来说还有其他更传统的体育项目。美式足球和棒球虽然是相对的空窗期,篮球和冰球的最后决赛正如火如荼进行。尤其今年的NBA总决赛被认为是10年来在美国最受关注的NBA总决赛,重回克利夫兰的勒布朗·詹姆斯对常规赛73胜的历史球队——这种10年难遇的对决吸走了大多数美国体育媒体和美国普通民众的眼球。
和勒布朗·詹姆斯和斯蒂夫·库里相比,克林特·登普西是谁?
一个很好的例子,6月16日美国对厄瓜多尔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场休息的时候NBA总决赛第六场刚好开球。
虽然肯定拿不到具体的数据,我还是问了问美国的媒体同行,这两场比赛关注度对比如何?
得到的答案一边倒,“肯定是NBA总决赛,而且相差很大(By far)”。
有些人也给出了相对缓和点的回答,“如果是往年的NBA总决赛,可能还会好点。可是,今年是勒布朗·詹姆斯和金州勇士啊……”
事实上,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在本土的关注度也不算很理想。其一是当年的NBA总决赛,奥拉朱旺和帕特里克·尤因的中锋对决吸引了不少眼球,毕竟这是乔丹退隐后新王当立的时刻,也是90年代中锋统治NBA的缩影——这个系列赛也很给美国观众面子,足足打满7场。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本应赶去凑足球赛事热闹的美国民众,视线一下被突然爆发的辛普森杀妻案所吸引——比起欧洲人与Amigo玩的足球,还是这类事情比较贴近美国民众的生活。
这场美国对阿根廷队的半决赛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是本届美洲杯第一场在NBA总决赛之后进行的比赛。到了这个时候,足球赛总算可以成为填补美国民众精神空虚的第一食粮。
因此,买下本届美洲杯转播权的Fox体育台针对这场比赛派出了豪华的评论阵容——美国的知名西语主持人,阿根廷移民菲奥雷(Fernando Fiore),美艳的女足前国脚瓦格纳(Aly Wagner),三名男足前国脚霍尔登(Stuart Holden,2006-10年在英超博尔顿效力),多诺万(Randon Donovan)和拉拉斯(Alexi Lalas,94年世界杯美国队后防核心,美国第一位登陆意甲的球员)。
在球场媒体通道的入口,恰好碰到了当年美国队的山羊胡子后卫拉拉斯。
1994年世界杯上的拉拉斯,是这样的。
同时,拉拉斯是个叛逆气息十足的文艺青年,会玩摇滚,出过三张个人专辑。比如这样子……
目前供职于Fox体育台的拉拉斯,是这样的。
当年的摇滚青年已经换成了投行经理一般的造型。2014年,拉拉斯解释自己从ESPN跳槽到FOX体育网的决定,“他们提供了一份无法拒绝的合同。”
无论当年那位山羊胡子后卫多么特立独行,多么摇滚气质,在阿堵物前这些都是浮云……
说起拉拉斯,当年不仅特立独行,面对媒体也有惊人之语。
1998年中北美金杯赛决赛在洛杉矶进行,美国在9万多名观众面前对阵墨西哥。然而场内观众一边倒地为墨西哥队加油——场内观众大多都是墨西哥裔移民。在这样的客队气氛里,美国队0:1输球。赛后,拉拉斯接受采访,对观众表现大为光火。
“明天那些人(指墨西哥移民)起床的时候,将在美国工作,将在美国生活,将从这里得到一切好处。而我,不会为美国队以外的球队出赛,因为我了解美国给与了我的一切。”
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希腊移民后裔,家境优渥的拉拉斯从小就是美国文化里的一份子。像多数犹太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或者德国人一样,拉拉斯的父亲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已经融入了美国的这个大熔炉(Melting Pot)。除了一个希腊人的姓氏,拉拉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摇滚青年。
但是美国真的是一个大熔炉么?
在最近的半个世纪,西语族裔是美国快速增长的一个族裔群体。美国真正的西班牙后裔并不算多,更多的是拉丁美洲各国前来美国讨生活,寻找一张美国绿卡的的劳工。
在美国-墨西哥边检站,无数墨西哥人梦想走过这条国境线,来这个充满黄金和机遇的邻国寻找更好的生活。蛇头无所不用其极,麻袋,渡船,地道,开动一切智慧与美国边检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把成群结队的非法移民运到格兰德河的另一端。然后,这些非法移民就在底层的泥泞中寻找每一张美元,惴惴不安地等待政府的大赦。
目前美国已经是西班牙之后的第二大西语国家。以当前的趋势,到2050年的时候,西语族裔将占美国人口的三成。
这批西语族裔,信奉自己的天主教,成批地生着孩子,团结在自己的社区(Barrio)过着自己从小习惯的生活,与美国主流社会来往不多。采访美洲杯的1/4决赛和半决赛时,在酒店常能碰到这样身穿阿根廷或者哥伦比亚球衣的当地移民。
问起来,这批移民往往来自纽约,或者南部各州,或者加州,但这些西语移民英文普遍不好,至多只能做到勉强交流——这也不奇怪,唐人街里许多老一辈英语也不行。这批Hispanic的生活状态,恐怕和唐人街的老一辈相似。
在休斯敦,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出租车经过了NRG球场,也就是当晚的比赛地。司机突然说自己前几天来过这里,来看哥伦比亚对哥斯达黎加的比赛。我于是告诉他,几小时后我就是要来这里看足球赛。
然而这位司机很显然对今晚美国对阿根廷的比赛缺乏概念。他来自哥伦比亚,在美国已经工作了7年。
从酒店到NRG球场的出租车上,司机是一位智利移民。这位大叔明显英语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称自己高中毕业就来了美国,在美国已经住了20多年。
我问起这位大叔,如果今天的比赛是智利对美国,您将会支持哪一方?
这位大叔回答:“如果美国队的对手是其他球队,那可能是美国。如果是智利队的话,那肯定是智利了……”
这样的回答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换成几个拿到绿卡乃至加入美国国籍的湾区码农:如果美国队和中国队在旧金山踢比赛,您将支持哪方——结果大致类似。
相比“大熔炉”,或许“沙拉盘”(Salad Bowl)是形容目前美国现状的更好词汇?
因此美国对阿根廷之前,很多美国媒体预测:休斯敦NRG球场里,多数球迷将会支持阿根廷:包括远道而来的阿根廷人,包括本土的西裔移民,也包括一些围观梅西的本土“伪球迷”。况且美国的阿根廷移民来休斯敦看球不难——美国南美西裔的大本营佛罗里达州离休斯敦究竟不远。
不过,到了体育场,美国人在足球领域的爱国主义情绪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
这两位美国小哥从路易斯安那州驱车6小时前来,就是为美国队助威。问及比赛,这两位小哥的预测都是美国队能90分钟内逼平阿根廷,点球大战中获胜。
这种爱国主义乐观情绪不仅洋溢在普通球迷中,FOX演播室也是如此。除了菲奥雷这个阿根廷移民,其他几位美国前国脚通通预测美国队获胜,并且拼命为自己的论据寻找论点。毕竟1995年,美国队在美洲杯上3:0赢过阿根廷,而那一次是美国队唯一一次在美洲杯闯入四强。
离比赛开始大约还有5分钟的时候,大多数球迷已经落座,此时我从媒体室跑去了看台 ——毕竟一方是东道主,一方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球队。在这个场合观察球迷构成与倾向是件有趣的事情。
虽然一天前就知道这场比赛的门票早已售罄,当时推测来NRG球场的球迷可能大多是移民——和我在纽约和波士顿的所见所闻一致。一进看台,观察场内的气氛,美国球迷的声势远比我想象得浩大。这是这届美洲杯阿根廷队的球迷第一次占弱势地位,大多数来看球的观众是支持美国队的本土美国居民。
赛前奏国歌环节,可能有上万美国观众顺着旋律合唱起了《星条旗永不落》,国歌结束之后,美国观众一阵鼓噪,然后高分贝地齐声喊起了“USA,USA”的口号,翻腾的声浪几乎要把NRG球场的顶棚掀翻。
在足球文化尚不发达的美国,这里相当多数观众未必经常看球。但是这毕竟是美国自1994年世界杯后最重要的一场足球比赛。足球虽然在美国国民生活中的地位不高,比起游离在世界体系之外的几项美式运动,足球还是能提供一个让美国国民凝聚在一起,寻找国民身份认同的公共平台。
美国的体育和美国的国家性质一样,遵循“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Exceptionalism),因此这个国家的体育关起门来自行发育,与大西洋另一侧的欧洲互不相干。美国的棒球总冠军赛叫做World Series(世界大赛,当然也有说法World Series一词来源于纽约一份叫做“New York World”的报纸,并非把美国等同于世界),NBA总决赛在1986年之前长期叫做World Championship Series(世界冠军大赛)。至于足球,先是弄出一个独特的Soccer一词。明明美国人的Soccer技术平平,美国的职业足球联赛非要叫“Major League Soccer” ,当然太平洋彼岸也彼此彼此,我们的联赛还是要叫做“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Super League)”。
我一直觉得,美国与阿根廷队的比赛是有巨大象征意义的。足球在美国终究是一个被视为“外者”的运动,而目前西半球最强的阿根廷足球就是这个“外者”的化身。梅西是足球领域被神格化的凡人,一个God of Soccer (Football) 。如果阿根廷夺冠,我猜帝国大厦多半会来个梅西头像的全景投影。
同时,作为这场比赛一方的USA代表着大熔炉概念下的祖国,是杰佛逊时代就开始以独立自由理念浇灌的理想家园,是拉美移民寻找新生活的天堂。阿根廷代表着沙拉盘概念下的故土,是成千上万拉美移民念念不忘的旧巢原乡,是这群在美国奔波劳碌的Amigo仍然保留着自己生活方式,并以此影响当今美国社会的泉源。
虽然美国本土球迷暂时在气势上先下一城,我总觉得是因为阿根廷移民在美国数量不算太多的缘故。如果这场比赛的对手是墨西哥,拉拉斯恐怕还要在FOX体育的转播室内抓狂一次。事实上,美国队与墨西哥隔几年就要在美国踢金杯赛或者世界杯预选赛,具体的比赛气氛如何我不得而知。我唯一知道的确凿数据是,在墨裔聚集区的洛杉矶,美国只要在玫瑰碗体育场碰上墨西哥几乎必败——1998年输球,21世纪也同样输球。
可惜,墨西哥队早早淘汰,我也无缘见识墨裔移民在美国强大的战斗力。
但是,无论美国球迷嘹亮的“USA,USA”助威声,我从未在现场听过如此热切的呼喊。一个无法掩盖的事实是,离1994年已经过去了20多年,美国足球有朝一日称霸世界的说法,仍然是一个未曾兑现的预言。美国依然是足球世界的边沿地带。
遇上了目前美洲的足球宗师阿根廷,前两场还能对厄瓜多尔巴拉圭这样的南美二流队耀武扬威的美国队顿时原形毕露,轻轻松松一触即溃。如果说阿根廷前几场的比赛像表演赛,这场对美国队的比赛就像教学赛,教学对象就是这批大多没有现场见识过一流足球的美国本土观众。
和场上美国队的表现一样,Fox体育虽然态度可嘉,但很快暴露出了在足球方面的菜鸡本色。
上半场第30分钟,Fox给出字幕。
美国队吃到黄牌的18号应该是圣何塞地震队的前锋翁多洛夫斯基(Chris Wondolowski),这位Ashlyn Harris是何方神圣?
答案是美国国家女子足球队的18号球员。
这个转播图像的下一帧镜头:足球之神梅西利用这次犯规得到的任意球将比分扩大为2比0——仅仅半个小时,比赛就基本失去了悬念。
获取更多体坛资讯,请下载《体坛周报》客户端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