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三喵遭终极羞辱 霍奇森东施效颦咎由自取!

记者林良锋评论
英格兰被冰岛淘汰,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意外,是淘汰英格兰的不再是德国、葡萄牙、阿根廷、巴西或者意大利,而是人口仅33万的冰岛,冰岛又是个崇拜英式足球的三流小国。情理,是过去30年,英格兰从未试过逆境中扭转败局,最佳成绩是2004欧洲杯8强,加时落后于鲁伊·科斯塔的劲射,却由兰帕德扳平,但仍以互射点球出局;另外11次大赛,先后在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被德国(含西德)和阿根廷淘汰2次;巴、葡各1次;欧洲杯上3次死于小组阶段,两次没于8强互射点球,1次灭于半决赛,还是互射点球。之前6届欧洲杯共22场比赛,英格兰只有领先被翻盘的前科,不曾有绝处逢生的先例。但被冰岛淘汰仍创下三狮队史新低,堪比66年前在巴西被美国击败。
没自信,能输任何对手
被冰岛淘汰是三狮史上的终极羞辱,这和当年世界杯负于美国有着本质不同。当时的英格兰仍是世界一流,惟不善出访,备战业余,导致屡屡参加大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毕竟那时还有相当实力,轮到自己作东,尚有过得去的成绩交差。现在的三狮,直如球迷戏言,本质上是三猫,既无实力又无自信更缺斗志,与其说他们输给冰岛,毋宁说是输给了自己,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击败对手,再弱的对手也能击败英格兰。
冰岛能赢,赢在信心,他们既没有高人一等的战术,也没有头戴光环的巨星,主帅也名不见经传,但他们敢和对手较量,哪怕你有C罗,哪怕你曾是他们的偶像,这才是比赛的意义。小组首轮,英格兰打不过俄罗斯,威尔士3球修理俄罗斯;小组末轮,英格兰打不过斯洛伐克,德国3球修理斯洛伐克。这两个例子再次佐证英格兰输在没有自信,这批国脚大多数是寄生在外援身上的庸人,不敢承担责任,无论踢得多么糟糕,总有人替他们背黑锅。
霍奇森做不了自己
霍奇森输球后当即辞职,此事绝不意外,即使过了冰岛,倒在法国脚下也难逃被炒。谁来接任,足总需要慎重考虑,从外教到本土,从本土到外教,由外教再回到本土,15年几番循环,始终找不到合适带英格兰的帅才。比找不到合适的帅才更要命的,是没有合适的帅才。
舆论无情质疑英格兰主帅,曾让英国体育媒体的活化石、老记格伦威尔慨然长叹:这是一份无人胜任的工作。最近英国脱欧公投,很能反映英格兰选帅和带队的艰难。留欧和脱欧旗鼓相当,后者仅以微弱多数胜出,即使木已成舟,还有人不甘心失败,要求再投。
无论足总选外教还是本土,媒体中都有对立两派,拍板定下谁带队,又会生成对新帅风格和人选的分歧,喋喋不休,以至于原本固执的老江湖,如卡佩罗,也会在临出征前耳根一软,行事迥异往常。现在的霍奇森,和执教西布朗、富勒姆时的霍奇森不一样,和当年在北欧以及瑞士带队时也不一样,甚至和他在三狮上任时都反差巨大。
未来主帅还东施效颦吗?
霍奇森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他和之前卡佩罗、麦克拉伦、埃里克森、基冈和霍德尔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遇人不淑,用人不当,只是根源不尽相同。
早在霍奇森点兵组队时,我就指出:征召大批利物浦和热刺系的国脚,忽视西汉姆的本土球员,是最大的失误,这个思路为今天出局埋下伏笔。霍奇森4年前上任时,强调回归传统,使用本土球员最熟悉也最擅长的442系统。这个设想并没有错,英格兰在上届8强被意大利点球淘汰,也不丢人。可当时西班牙以控传大胜意大利夺冠,刷出一堆让英格兰无地自容的数据,极大左右了媒体对英格兰未来打法的立场。当时媒体一致的看法是:再走老路不行,要学习西班牙,风格上朝西班牙靠拢,此后四季,炒作英超的优劣总与控传数据挂钩,让那些在英式足球氛围中成长的本土球员无所适从。霍奇森的思路,也逐渐随波逐流,朝着求技术、求控传的方向发展,直到发现自己成了舆论的俘虏,再挣扎也无活路。
艳羡西班牙,东施效颦,导致本土一再被边缘化,外援的价值因其异国风情被额外拔高,客观上导致这批国脚在各自球会基本是配角,失去外援作主,他们就一无是处。回头再看两年前我对英格兰在世界杯折戟的分析,当时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且没有好转的迹象。
英格兰成绩好坏都是炒作的焦点,未来数月,新帅是谁将是热门话题,新帅无论换谁,一定要坚定的信念,不屈服与舆论的压力,走技术流也好走力量型也罢,坚持才是正道。
欢迎下载体坛周报客户端体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