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球队尖子球员太少!中国青训需解决的课题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渭南报道
中国99年龄段U17国青队4比1击败土库曼斯坦99国青队、0比1负于韩国2000国少队,7月15日,球队将与塔吉克斯坦2000国少队争夺本次渭南杯赛的亚军。从前两场比赛来看,这个年龄段队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尖子球员太少,而这也是目前中国青少年足球所面临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
对照今年渭南杯赛与去年渭南杯赛,同样是99国青队,今年共有7名球员参加了去年的赛事,即7号杨意林、9号叶尔凡、10号刘若钒、11号鱼俊伟、13号龚秋乐、16号和鑫和20号倪寅。这七名球员去年渭南杯赛期间都是主力,而在今年前两场比赛中,叶尔凡、和鑫以及倪寅成为主力替补,都是在下半时替补出场。
像杨意林、刘若钒等突出的球员,他们在场上与不在场上,国青队表现截然不同。这一点,在首仗与土库曼斯坦队比赛的下半时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因为教练组需要考虑随后与韩国队的比赛,因而下半时开始不久,就先后把刘若钒、杨意林等替换下场,但他们下场后,国青队的表现判若两队,不仅一球未进,反而还让对手追回1球。在与韩国队的比赛中,杨意林、刘若钒等打满全场,国青队在中前场始终能够有组织,保持给韩国队以压力。
在这个年龄段中,如果还有第二个刘若钒,特别是中后场再有一名较为突出者,则整个国青队还能再上一个台阶。但遗憾的是,从去年组织选拔训练营开始至今,入队的球员已经超过百人。除个别球员外,其他球员谁都可以入队。出场比赛不管是谁,相差并不会很大,只不过是看教练个人的喜好或者倾向,在不同的位置上选择不同的球员。
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这支国青队未来究竟走多远,只能更依赖于整体。但从一个侧面却反应出目前中国青训的现状,不只是这个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尖子球员有,也就一两人,整体水平相差不大。出现这种情况下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在于基层教练员的水平亟待提高与加强。如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尖子球员?这是中国青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