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葡萄牙英雄埃德:进球换排骨 终结不胜意历史

本周一,欧洲杯冠军葡萄牙乘坐尤西比奥号专机凯旋回国,在总统府贝伦宫接受总统接见。在场的政客和媒体记者都抢着与决赛进球功臣埃德合影,他的风头甚至压过了C罗。之后,国家队在里斯本街头庆祝游行。在终点唐·阿丰索·恩里克大街足球公园,除队长C罗外,埃德是另外一位发言的葡萄牙国脚。作为决赛英雄,埃德配得上这一切。出生在葡国前殖民地几内亚比绍,在葡国孤儿院度过青少年时代,足球生涯并非起步于葡萄牙3大豪门,埃德曾是一只丑小鸭。由丑小鸭化身白天鹅,埃德的故事是法国欧洲杯葡萄牙童话的最好注脚。
一年进球换36块排骨
埃德本叫埃德里托,由于在葡萄牙语里,里托是指小词,觉得名字不够有威慑力的他,选择将球衫上的“里托”去掉。1987年12月22日,埃德出生于几内亚比绍。几内亚比绍人口只有150万人,是非洲小国、穷国。埃德3岁时,父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葡萄牙谋生。里斯本的钱也不是好挣的,无奈之下,埃德被送进布拉加的吉尔修道士孤儿院。呆了不久,1998年埃德又转到科英布拉的向日葵孤儿院。在那里,埃德一直到2007年,年满20岁时才离开。在孤儿院的生活很苦,埃德回忆道:“我很难接受,我想家。”
正是在向日葵孤儿院,埃德喜欢上了踢球。埃德打进欧洲杯冠军进球,全孤儿院的工作人员都为他感到骄傲。在他们眼里,埃德是个很普通的孩子,很安静、很懂事听话。不过,埃德的一大“缺点”是爱踢球,当年他没少踢碎孤儿院的玻璃。埃德回忆说:“我们当时整天在院子里踢球,我踢碎过不少块玻璃。为此,我受到过一些惩罚。有时是挨一顿狠批,有时候我不得不早早就上床睡觉,不被允许看电视。另外,由于我在学校里分数不高,他们也会有时禁止我踢球。阿德米亚队的主教练曾去过学校,求他们让我踢球。就算我整个星期在孤儿院都没法训练,教练也会让我打比赛。”
刚开始时,埃德代表所在学校打过校际联赛,阿德米亚则是埃德的第一家俱乐部。在那里,他从13岁一直踢到19岁。埃德最喜欢的球队是曼联,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中,在阿德米亚的球衣下面,他都会穿一件曼联T恤。在阿德米亚,埃德进球如麻,球迷们甚至专门为他编了歌,还给他起外号叫“阿德米亚黑珍珠”。阿德米亚的8号会员、法尔考肉铺的老板曼努埃尔·塞科曾跟埃德打赌:后者每进一球,前者就奖励他一块排骨。第一年下来,塞科欠了埃德36块排骨。那么多排骨埃德一个人一次吃不完,他便在俱乐部大宴所有助攻者。第二年,埃德不要排骨了,他用进球换得了500埃斯库多(原葡萄牙法定货币)。
长大后,他先后到奥利维拉和图里赞斯踢球,两家都是科英布拉地区的小球会。在图里赞斯,埃德第一次拿到工资,月薪区区400欧元。埃德说道:“一部分钱我给了妈妈。我的日常生活也需要钱,我把它都花在买必需品上。”2008年,年仅20岁的埃德加盟葡超球队科英布拉学院队。当年埃德还在阿德米亚青少年队踢球时,该队就想要他。可当时埃德会占一个外援名额,科英布拉学院队最终便没买他。
曾终结葡40年不胜意历史
小时遭科英布拉学院队拒绝,埃德曾一度想放弃足球。他整整一年没怎么好好练球,只是平时跟朋友们踢踢。埃德回忆道:“那一年,我只跟朋友们踢球。最终决定再次开始练球,靠的是我强烈的意愿和牺牲精神。”不过,就算不练球的那一年,埃德也从没失去过信心。他说:“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知道会很难,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才走到了今天。”
在科英布拉学院踢了4个赛季,埃德转会到了布拉加竞技。3个赛季之后,他加盟斯旺西城。在英超,埃德踢得不顺心,半年下来只有15次上场,一球不进。2016年1月底,埃德被租借到法甲里尔。在里尔,埃德找回了自己,14战进6球的成绩单使他搭上了法国欧洲杯的末班车。作为球队欧洲杯名单里的唯一中锋,埃德入选引发葡萄牙国内一片质疑,但主帅费尔南多·桑托斯用人不疑。决赛对法国,桑托斯派埃德替补上场,希望他在前场拿拿球,发挥冲击作用。赛后桑托斯说:“派他上场时,他跟我讲他会进球,结果真进了。丑小鸭变漂亮了。”而另一位在场边指挥的“教练”C罗,则给了埃德力量。葡萄牙9号在赛后回忆:“C罗跟我说打进致胜球的人会是我,他给了我力量。”欧洲杯决赛上的进球不过是埃德的第一个国家队正式比赛进球,但这葡萄牙队欧洲杯历史上的第49球却成为了队史上最重要的进球,也毫无疑问是埃德职业生涯最关键的进球。
埃德的国家队旅程早在2012年11月11日便告开始,那时葡国正在世预赛上拼杀,对手是阿塞拜疆。2014年巴西世界杯,埃德受到主帅保罗·本托的重用,小组3战均上场,可惜球队没能晋级淘汰赛。直到2015年6月16日友谊赛对意大利,埃德才在第18次出场中,打进个人国家队第一球。那个进球意义非凡,令葡萄牙40年11战不胜意大利的记录作古。此前在前锋位置上久久拿不出好表现,可以想见埃德压力有多大。由于来自几内亚比绍,黝黑皮肤的埃德饱受葡萄牙球迷排外情绪和种族主义之苦。他在国家队和俱乐部表现平平的时候,没少挨批评,有的来自媒体,有的来自球迷。
面对质疑,埃德的回击总是很绅士:比赛中庆祝进球时,他会戴上白手套。在葡语里,有“白手套打脸”的说法。在决斗前,不是用手,而是用手套打对方的脸,宣布决斗开始。白手套打脸,打得不那么疼,寓意是比较温和的回击。小时候吃过不少苦,让埃德学会了不仇恨。而持续努力,完善自己,则让他有能力抓住时机,在欧洲足球的最高舞台上,戴上白手套快意复仇批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