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联弟”如今已成大哥 易建联不再当沉默领袖

李淼07-21 16:11

如今的这支中国男篮,最明显的标签之一便是年轻化。不过,这支球队的核心或者说领袖,当仁不让的还是1987年出生易建联。

说来有趣,在男篮出发的这一天,有队员在机场没有看到阿联的身影,不自觉地问了一句:“看到大哥了嘛?”这话正好被身边走过的主帅宫鲁鸣听到,宫指导笑着问:“谁是大哥?”

这是一个缩影,并没有任何江湖气,但是多少说明了阿联在这球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毕竟,如今的男篮中,四朝元老的身份,再加上攻防两端的核心地位,易建联可以说是队友们最为倚重的靠山。

此前的一系列热身赛中,阿联的得分和篮板球很少出现起伏,一场下来,二十分甚至三十分,手到擒来。这与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包括王治郅时代的中国男篮都有明显的变化。更明显的变化正如此前正式退役的王治郅所说:“阿联已经从2004年刚进队时的联弟,变成了如今队友们口中的联哥。”

身份的变化,岁月的更迭,经历了亚锦赛独自率队征战后,易建联从一个当初沉默寡言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领袖。他是队友们眼中的表率,场上场下,如今的阿联都试图更好地扮演领袖的作用,给予中国男篮更多的贡献。

“自己在队里,打球经历和年纪都是最丰富、最大的,我要做的,更多是在场下场外帮助球队,和球员教练做全方面的沟通,希望自己的经验和行动能够帮助这届男篮在奥运会上有个好的表现,”易建联说,“整个球队的架构是我参加的四届奥运会里面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一次,七八成的队友都没有过奥运会的经历,甚至世锦赛的经验都没有,应该说对于整个球队来说都是一次极限的挑战。”

面对所谓的挑战,阿联更多的,还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激励着队友。平日的比赛训练里,阿联并没有说太多话,可他对自己身体的保养,包括训练质量、比赛目标,就摆在队友的眼前,大家看到如易建联都没有偷懒反倒更加勤奋时,谁好意思偷懒?

不过,在日常中,阿联也会和队友们开开玩笑,随意聊聊天,和王哲林住在一间宿舍里的球队核心,彼此间经常有说有笑,在社交媒体上也频频互动。而在中国男篮历史性地一次挑选五名内线球员进入大名单之后,阿联更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经验,能交给身边比他年轻的内线搭档们。

“我们几个年轻内线,他们各自的起点和自身特点(都不同)。于是,都比我们以往那时候都要强,都要高,”易建联说,“那时候姚明、李楠,所有的老队友在生活上、球场上对我都有所帮助,这一路时间过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与他们同样的事情,能够在球场上给年轻队友更多的帮助。”

在谈到今年周琦和王哲林两人双双被NBA选中时,阿联对后辈们更是给出了很大的鼓励。“选秀有那么好的平台,(周琦和王哲林)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应该更多地去帮助和祝福他们,但同时也应该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受外界影响。总体来说,他们两个人在内线的高度和条件,都比较有优势,所欠缺的是如何在场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点。毕竟,打国际比赛和联赛是不一样的,我们最重要的是在场上发挥出每个人自身的特点,然后帮助球队赢球。”易建联说。

当然,就像易建联自己所说的,在此前的热身赛中,球队依然在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这都是亟待解决的,尤其是球迷们对奥运会的殷切期待,更是推动着他想要更快、更有效地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行不断的总结。

“首先要充满自信,充满能量,”谈到究竟该以何种心态面对奥运时,阿联说,“作为一个运动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每一天都要努力提升自我。”

对于29岁的易建联来说,还有多少空间可以提升?毕竟,经历里约奥运之后,阿联将成为四朝元老,而在谈到是否还会继续征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阿联也笑了笑表示自己并不确定。不过,极限就是用来挑战、冲破的。回忆过去三次奥运经历,阿联也表示,其实每次都有较大的提升。

“2004年从我进入大名单开始,到最终进入奥运会,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那时候自己太紧张了,到2008年亲身经历北京奥运会,更是我整个运动生涯里,最美丽的一个夜晚,”易建联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的一届奥运会,再过四年,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只能说,着眼于里约奥运,每一次都是经历,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一段要走的路。”

而作为中国男篮的领军人物,易建联在此次里约奥运会的责任和压力,格外重大。

中国男篮  /   易建联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