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选洛佩特吉为帅 西班牙足协一个中庸决定

李森07-22 14:47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李森报道

就在西班牙足协主席比利亚宣布洛佩特吉为国家队新一任主帅后,舆论界立即出现了一片反对声。质疑主要集中在新帅执教风格以及其个人履历的单薄。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洛佩特吉的错,而是足协在选帅时所规定的条条框框,本来就在选拔中起到限制作用,这和我们的国足选帅类似。

西班牙足协选帅的第一标准是不碰那些和俱乐部有合同在身的教练,况且足协给出的年薪待遇也远达不到在俱乐部相应的水准,因此诸如埃梅里、巴尔韦德和瓜迪奥拉等一线名帅早早就被排除在外。只不过候选人名单中的卡帕罗斯和卡马乔资历都比洛佩特吉更老,帕科和塞蒂恩的足球风格又比洛佩特吉更接近前任,于是争论由此而生。


像瓜迪奥拉这样的一线名帅短期不会执教国家队。

缺点:让国家队给少帅交学费?

确实,经验对一名国家队教练来说非常重要,就拿近十年欧洲杯和世界杯的情况来说,不管2006年意大利的里皮,2008年西班牙的阿拉贡内斯,2010年和2012年的博斯克,2014年德国的勒夫,还是今年带领葡萄牙夺冠的桑托斯,无一例外都是识途老马。由于欧洲杯和世界杯都是短期竞赛,任何一个指挥失误都会遭到被淘汰的命运,这就要求主教练能有更多的应变能力,有更强的心理承受度。

而洛佩特吉虽曾率领U19和U21国青队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赢得欧青赛冠军,但国青队的特点和要求与国家队是完全不同的。欧青赛除了竞争奖杯,更重要的是让本土年轻球员在欧洲战场上得到更多锻炼机会,而欧洲杯的得失不仅在于提高该国足球的威望,而且在过程中也能学到许多新的技战术打法。启用洛佩特吉这样年轻的教练为主帅,在竞赛中往往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想要把西班牙队在短期内重新领上足坛高峰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尽管洛佩特吉在就职新闻会上表示,他接管国家队后的目标不是将其改造而是延续其风格,但这只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是为缓解一下外界给自己的压力。实际情况是,国家队的风格既是主教练,也是球员所共同决定的。因为俱乐部可以让主教练设计好建队思路,再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球员,而国家队只能就地取材,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特点的球员来制定打法。

用更确切的一句话来说,理想的西班牙主帅应该继承前任阿拉贡内斯和博斯克的整体足球、技术足球理念,但在人员使用和战术配备上却可以更灵活更丰富。毕竟每个时代出现的球员特性不一样,当哈维已经退出,伊涅斯塔、席尔瓦和小法即将老去的时候,国家队应该尽快让科克、蒂亚戈等新一批球员接班,这就涉及到风格上的变化而不再是单一的Tikii-taka了。


洛佩特吉和蒂亚戈在国青队就有师徒之谊。

优势:新生代球员都是他带大的

洛佩特吉的优势是,他在领导国青队时与蒂亚戈、伊斯科和徳赫亚等球员所建立起的互相了解和信任,这为国家队吐故纳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欧洲联赛竞争激烈,洛佩特吉手下那批曾赢得欧青赛奖杯的年轻球员,未必全部都能在俱乐部打上主力。因此在国家队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还得继续善待老队员,尤其像伊涅斯塔和席尔瓦这些已年过30但仍能发挥余热的老将。从洛佩特吉宣布就职的那一刻起,媒体大为关心的是在9月份的新一届国家队大名单中,还会不会征召卡西利亚斯。

就笔者个人的观点而言,洛佩特吉并不是西班牙最优秀的教练,却是可行的候选人中最当之无愧的胜出者。因为卡帕罗斯的追求和现在的国家队有点格格不入;卡马乔脱离一线战场已有两三年;而帕科的张扬打法又不一定适应于短期竞赛。在西班牙新帅上任之后,球迷能献给洛佩特吉的祝福,首先是能顺利打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根据惯例,凡带领国家队获得欧洲杯或世界杯的入场券后,足协都会续约两年——除了2004年欧洲杯失利的赛斯只带队两年就下课了——只有经过四年的实践过程和经历了一次世界杯后,人们才能真正做出评定说,足协挑选洛佩特吉的决定是否英明。

相关文章:

西班牙队变天了!瓜式传控流信徒接班

西班牙新帅:国家召唤永远第一,其他都是次要的

帆看西甲:西足协为何在解说嘉宾中选主帅?



  更多精彩文章,请下载体坛+APP

洛佩特吉  /   西班牙队  /   世界杯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