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缺失公平与公正,俱乐部不敢得罪一个圈子

肖良志07-28 00:09 体坛+原创

  在裁判界,一粒老鼠屎,就足以坏掉一锅汤。何况,这锅汤里不止一粒。

  就在7月27日晚上,中国足协委派本赛季新提拔的中超裁判员林君执法江苏苏宁与河南建业的足协杯1/4决赛第二回合比赛。林君此前争议不小,2015赛季初的时候,体能测试和补测均没有通过。后来,据说在地方赛区通过了测试。林君的能力和经验都欠缺,按理不应该吹罚足协杯1/4决赛这样重要的比赛,却偏偏被中国足协裁判办委派执法。

  在江苏苏宁主场与河南建业的比赛中,林君以及比赛监督存在的问题多多。

  1、判罚的尺度不一。

  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员一般很难做到完全按照“竞赛规则”执法,但是不能偏离竞赛规则的主体与核心。最为重要的,裁判员要统一判罚尺度,不管尺度是松还是紧,只要判罚尺度统一,就能做到最起码的公平与公正。

  在江苏苏宁与河南建业的比赛中,特谢拉推倒王飞、路尧被吉翔犯规、伊沃反击被拉倒、李昂故意阻挡吴龑开球等等,林君可以解释一下,为何这些犯规动作不出牌?同样的犯规方式和动作,为何主客队有别?

  2、伊沃是中超被侵犯次数最多球员,林君知道吗?

  截至目前,在16支中超球队的所有球员中,伊沃是被侵犯次数最多的球员,共被侵犯85次,比排在第二位的郜林整整多了20次。在足协杯的赛场上,林君知道伊沃在中超被侵犯的情况吗?

  河南建业在中超获得的任意球是366个,排在第一位,伊沃贡献至伟。在27日的足协杯比赛中,伊沃应该获得的任意球,有的被林君漠视了,因为,很多时候他是在吹“空气球”。

  3、足协不知道“谢天谢地谢人”的历史恩怨情仇吗,为什么委派当年的主角刘庆伟担任裁判监督。

  在委派裁判的时候,必要的“回避原则”是要有的。这些“回避原则”其实很复杂,裁判办的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功底,既要了解裁判员的能力,又要了解各队之间的渊源,以及引起过重大反响的“历史事件”,才会规避可能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还必须把竞争对手的关系图梳理清楚,唯有如此,委派的裁判或者比赛监督、裁判监督等才不会授人以柄。

  在江苏苏宁主场与河南建业的足协杯1/4决赛第二回合比赛中,中国足协委派的裁判监督刘庆伟,就与河南建业有着很深的渊源,可以说是“世仇”。

  1997年,中国足协决定对甲A联赛进行扩军,当年甲B将有四队可以冲甲A。甲B联赛的竞争异常激烈,武汉雅琪提前数轮就保证自己冲上甲A。甲B第22轮开打之前,最后一张甲A入场券在河南建业与广州松日间展开竞争,河南建业必须战胜对手上海豫园才能保证自己冲上甲A,广州松日必须在河南建业不胜的情况下再战胜自己的对手才能获得甲A资格。

  第21轮,河南建业VS上海浦东,按照当时公开的资料,执法本场比赛的裁判刘庆伟多次出现误判和反判,他将河南建业核心尤里安罚下,同时给了另两名罗马尼亚外援波尔乌和安德雷库茨各一张黄牌,后两人下轮累积黄牌停赛,三名外援同时缺席河南建业最后一轮与上海豫园的关键比赛。广州松日在第21轮以2比1战胜了已经降入乙级的火车头杉杉。

  当年甲B最后一轮比赛,广州松日的对手是已经降级的天津万科,他们兵不血刃地以4比1胜出;上海豫园三军用命,最终0比0战平河南建业;沈阳海狮在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中客场4比2战胜深圳平安。于是,武汉雅琪、深圳平安、沈阳海狮和广州松日冲入甲A,而与广州松日同积34分的河南建业因为净胜球的劣势排在甲B第五位,失去了甲A资格。

  第22轮产生的结果,其实早就埋下伏笔。正是因为如此,当徐根宝说出了当年那句著名的“谢天谢地谢人”之后,迅速在中原大地引发巨大反响,至今没有消除当年的阴影。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居然委派刘庆伟担任江苏苏宁与河南建业比赛的裁判监督,实在不妥。

  4、河南建业不可能申诉,因为得罪一个裁判就是得罪一个“圈子”。

  不管球队在比赛中多么憋屈,像河南建业这样的“草根俱乐部”都不会也不敢到中国足协申诉裁判。因为一旦申诉,当事裁判会立即知道。每个裁判员背后其实都是一个“圈子”,都有自己的同盟军。申诉一个人,看似得罪一个人,实际上得罪的是一个“圈子”。

  所以,我认为河南建业一定不会申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应该把裁判工作以及裁判监督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一些。目前阶段,裁判的水平的确存在很大差距,但是业务上的问题不等于“职业道德”就必须存在问题,也不等于不能做到公平与公正。所以,裁判的很多问题,其实还是中国足协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另外,过去一直强调的“回避原则”必须重视,这其实是一门“技术”,不能认为做到了“属地回避原则”就万事大吉。


足协杯  /   1/4决赛  /   苏宁  /   建业  /   林君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