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和完美无关 但这座城市懂得让全世界爱上它

汪玮08-02 09:44 体坛+原创

奥运开幕在即,全世界似乎都在为里约捏把汗。开幕前各种负面新闻的交织使得某种普遍的悲观上升, 巴西和南美史上第一次主办奥运,究竟能办成怎样?《晚邮报》评论员洛科·科特洛内奥这篇评论,以一个真正了解巴西文化与社会现状的意大利人的视角,带领读者从另一个角度观看里约。或许正如他所言,里约的一切看上去都像随时能被风吹散,但却不应遗漏那些普遍看法背后的视角——


既然将举办地选在一个无法让人无动于衷的城市——里约热内卢让人着迷和让人害怕的程度对等——第31届现代奥运会的开启就少不了疑惑。真能顺利进行吗?既可爱又麻烦不断的里约人真能应对这么重大的挑战?

最近的例子给人希望:近几年里约承办的大型体育和非体育活动都进行得很好,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时刻,让整个世界都对它产生了好感。谁能想象2014世界杯决赛期间10万名阿根廷球迷能够安静入侵?谁又能想象,2013年教皇弥撒,科帕卡帕纳海滩能让100万年轻人安营扎寨?

关于寨卡病毒,关于受污染的水域以及随时横行的暴力和可能发生的恐怖威胁,都已经说得太多,写得太多了。的确已有一两名运动员遭到抢盗和袭击,澳大利亚人公寓天花板上裸露的电线的确也已成为世界级丑闻,但是这一切甚至都没有提到体育这个字眼。

总是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很正常:在比赛开始之前,在谈论胜负、奖牌、笑与泪之前,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转向了设施、场地、条件、金钱以及各种麻烦。这并没有错,然而如果不提及全世界几十亿电视屏幕上闪耀图像背后所发生的,就会是一种遗漏。如果不去考虑这些电视图像从哪儿生发,它们就都将千篇一律,不分气候和海拔。

如果不让悲观(十分悲观)和气馁(相当气馁)占上风,这将会是一届拥抱与激情的奥运。从高处将能看到极为伟大的图景,在城市+自然举世无双的露天舞台上展现一个个对决。史上第一次被选中的一个族群和一整个大陆,会以自身了不起的美德与热情接待全世界,尽管局限性无可避免(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巴西人是会很难受的)。

从马拉卡纳球场的开幕式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如果它得到好评,你们得记住:它的制作经费仅是北京和伦敦奥运开幕式的一半。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是一样,都得勒紧裤腰带。2016年的巴西已不再是里约意外被选中时2009年的那个巴西。经济危机来了,卢拉的史话时代早已终结。

巴西真正听到人们评论他们的奥林匹克还只有一个礼拜,它仍忙着为贪腐丑闻和碎成一地的经济舔舐伤口。的确,这里的一切都像是即兴而为,因为就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开的玩笑:他们喜欢在最后一分钟才完事。但是这些事总归会完成,现在就等一切开始运转,如同一个剧场。里约搭起了舞台,备好了声光,但最终表演还得由演员完成。

  更多精彩文章,请下载体坛+APP

里约奥运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