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各俱乐部 你们真差预备队那点差旅费?

肖良志08-07 17:42 体坛+原创

  凡是钱能解决的都不是“事”。

  但是,在中超和中甲预备队联赛中,因为节约一点差旅费,还真让预备队的一些比赛变成了“事”:头天匆忙赶到比赛城市,第二天上午10点急急忙忙进行比赛,以便乘坐当天的高铁或者航班返回自己所在城市,节省差旅费。

  结果,就是预备队联赛被一些俱乐部人为肢解,像武汉卓尔那样被预备队当儿戏的俱乐部依然不在少数。最近4年来,中超和中甲的军备竞赛到了令人错愕的地步,各职业俱乐部真的缺少预备队的那点差旅费吗?真的会为了每一个客场节省几万元而让预备队的比赛成为“夹生饭”?

  我看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各职业俱乐部的思维问题。把一线队当做俱乐部的核心没有问题,但不能因为一线队是核心就忽视预备队以及其他梯队的生存与发展。武汉卓尔的问题,只是一些俱乐部不重视预备队联赛的冰山一角。

  1、预备队联赛为何不能在一队比赛场地打?

  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中超还是中甲预备队的比赛,都不能在一队的比赛场地打,要么被安排在一队比赛场地的外场,要么被安排在主队的基地,或者其他的一些场地内进行。

  这方面,中国足协应该出台相关的硬性规定,要求预备队的联赛必须在正规的体育场内进行,不能因为预备队的比赛没有或者观众太少就让俱乐部和赛区随意安排。既然预备队联赛是中国足协主办的正规联赛,比赛场地就必须要符合职业化的要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队就尊贵,所以在好场地上进行联赛;预备队低贱,就必须在其他场地进行比赛?!

  至于场地需要维护等因素都是借口,都不是将预备队比赛随意放在其他场地的绝对理由。中国足协只有出台严格的标准,预备队联赛的场地才能做到统一、规范、职业。

  2、预备队联赛开球时间不能任由比赛双方自由选择。

  中超和中甲预备队的比赛时间都比一队晚一天,比赛时间由双方协商,于是为了节省差旅等,一些中超和中甲预备队比赛都放在了上午10点,还有不少球队把比赛时间放在了早上8点至9点。

  作为中国足协主办的正规联赛,任由两队协商一个比赛时间,太不严肃。在这方面,中国足协不应该让球队自由选择比赛时间,必须做出明确的规定:按照季节把比赛放在下午或者晚上,总之是合适的比赛时间。

  3、决不允许因为省差旅费随意缩短和改变比赛时间。

  此前,一些球队为了省点差旅费,就随意缩短或者改变比赛时间,导致比赛从90分钟缩短到75分钟,有的个别比赛甚至只打了45分钟;有的球队为了差旅费,不管天气预报,不和一队一起走,导致预备队无法按时抵达比赛城市;有的裁判员为了赶时间,主动缩短比赛时间。这些,都在戕害着预备队联赛,制约着预备队联赛的发展。

  中国足协从2015年开始严打此类事件,对于那些同意缩短比赛时间的裁判员坚决停赛,到了2016年,没有裁判员敢同意俱乐部随意缩短比赛时间的要求。但是,很多俱乐部为了节省差旅费,依然坚持把预备队的比赛放在早上8点至10点。

  中超和中甲都进入了大投入的时代,俱乐部还在为预备队一个客场少花几万元纠结实在让人意外。2015年5月份,上海上港和上海申鑫到广州打比赛,两支球队的预备队都没有和一队一起走,结果第二天遭遇雷雨天气而无法飞往广州。

  上海上港只有8名预备队球员,其中一名球员因为有伤无法参赛,最后裁判员同意上港7人打广州恒大11人。比赛进行了35分钟之后,上港又有一名球员受伤下场,场上变成了6打11,不符合双方场上球员各自不少于7人的规定,主裁判立即终止比赛,判上港0比3负。上海申鑫预备队因为没有赶到广州,和富力的比赛干脆延期。

  问题是,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为什么一队能够按时到达,预备队却不能?很多球队的一队替补都是预备队球员,其他部分预备队球员为何就不能和他们一起随一队出发?完全是俱乐部“预备队意识”不浓作祟。

  4、一些俱乐部预备队连替补球员都没有。

  不少俱乐部一边哭着喊着说球员每年的比赛太少,一边又对正式的预备队联赛不重视,让人无语。在预备队联赛中,有的球队只有十二三个人,除了守门员之外,根本就没有替补球员可换。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俱乐部还是“伪职业”,要想建立真正职业而又规范的体系,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多少年来,中国足协一直在强调各级梯队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职业俱乐部必须建立完备的梯队体系。遗憾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加之中国足协管理不严,导致职业化23年后依然无法看到真正完善的预备队和梯队体系。

  好在中国足协已经设计好了相关的制度,在2018年12月31日以前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就不会颁发中超和中甲牌照,这对预备队的建设会有很大帮助。


中超  /   中甲  /   预备队  /   差旅费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