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满贯得主丁宁:破茧化蝶 哪怕泪流成河!

又一位大满贯选手诞生。
8月11日上午,在巴西奥运会乒乓球馆,丁宁在决赛中以4比3战胜卫冕冠军李晓霞夺得冠军,成就自己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的单打大满贯。
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女子,依靠不依不饶的努力,终于在四年之后的圣殿前复仇成功。同样的泪水,同样的对手,但不一样的是,这次她加冕了一个新时代。
在女子乒乓球领域,所谓的领袖更替和传承是一个凤凰烈磐的痛苦乃至焦虑过程。
在这个形同绞肉机的竞争方阵中,张怡宁也曾经过了不疯魔不成佛的考验,才最终加冕一姐的。而现在,丁宁也依靠大满贯的表现,让自己和师姐并列。
当然,真正令她实现个人境界的突围乃至蜕变的,是她在历经诸多魔鬼般的考验之后,重新收获那颗单纯,健康的心态。她的适时表现,也给那些抱有乒乓球=金牌机器人的陈腐观念的人,以有力的回击。
追溯丁宁的成长轨迹,可以说平常来形容——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她,没有其他新人显赫的出身,天赋异禀的表现,名帅的指点,更缺乏这个那个的宣传噱头。无论在北京队还是国家队,她都是那个被罚最多的。就连她怪异的发球姿势,当年也曾遭致大家的一致嘲讽。但她始终不为所动,不患得患失,纯净,简单,快乐。
而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90后姑娘不给自己不留后路。
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出征前,我参加由广告商美津浓举行的拍片活动。在例行的专访环节,我问丁宁,这次的目标是什么?她的回答没有任何的脱离带水,冠军!我们女乒,去就是冲着冠军去的。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怕她因为说话太满而招致舆论的围剿。于是“好心地”提醒她,是不是有一个备用目标?她没有听清楚。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之后,她正色说,“对我来说,从来不给自己后路!”
棱角分明,爱恨情仇,这就是丁宁最大的性格特征和魅力所在。而这份决绝和拼劲,让她很快脱颖而出,暂时领跑女子乒乓球方阵,当然,也承受了前进路上无法承受之重。
丁宁的第一个坎坷出现在2010年。丁宁与刘诗雯等新锐在莫斯科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但在决赛中不敌新加坡队的冯天薇及王越古等,最终屈居亚军。在“千银不如一金”“一切靠团体”说话的中国军团,这次失败对立志接班的丁宁和她的小伙伴刘诗雯等来说是当头一棒,而继续前行的通道,也窄了许多,用马琳的话来说,“又少一条命。”
但对丁宁来说,最大的打击来自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女单决赛中,由于裁判的意外干扰,情绪失控丁宁最终负于知根知底且拥有稳定发挥的队友李晓霞,与大满贯失之交臂。
凭心而论,潜心备战如此久,还是在如此重要的奥运会赛场,让一个裁判干扰了好状态,搁谁身上都会着急。于是,公众所熟知的一幕出现了:在场上,丁宁再也无法打出想象力的球,瞬间崩溃。而在比赛结束后,她甚至做出了拒绝与李晓霞握手的举动。这个行为动作证明赛事对她伤害之深。
“遗憾又痛苦,这样的一种方式我就觉得自己当时真的挺难接受的。很多人都跟我说没关系,你还年轻,你还有下一届奥运会。下届奥运会的时候你正好26岁,方方面面可能都是你比较成熟的时候。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讲,我觉得这个话特别空。因为乒乓球说实话中国队实在是太强了,四年的时间能够发生的事太多了。”丁宁如此坦言。
坦白来说,面对意外事件的抗干扰能力,从来都是一个优秀运动员自我意外管理的能力。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沟通、争辩,以及在沟通、争辩无效时的自我调整,也考验着一个巨星的行为。无疑,在超级明星的淬火路上,丁宁交出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好在丁宁具有很好的调试能力。她开始改变过于自我的性格,开始听从别人的规劝,改变技战术打法和落点等环节,崇尚偶像的她,还从偶像吸取鸡汤式的灵感——科比的那个金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以及他每次受伤,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这个事实,让丁宁仿佛瞬间顿悟。
“在里约的这四天,我几乎每天都在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很多人都知道我的打法不是很先进,我就算是赢可能我在场上也是东奔西跑、很狼狈这种状态,但是没办法,可能这就是我的风格。乐观一些的心态吧,然后我觉得给我的磨炼比较多,养成了这种比较顽强的精神。对于我来讲,打球需要一个大心脏。”丁宁说。
于是,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恢复期之后,她依靠一次意外的光顾,重新开启自己的爆发之路:
2015年5月的苏州世乒赛女单决赛,大比分是以0比2落后,这个时候,右脚踝袭击了她,她表情痛苦地倒在了场地上。
在经过了长达十分钟的医疗暂停(这个暂停决定和奥运会的判罚一样,在业界同样引起过争议)之后,她像注入了新能量,成为赛场上的主导者。而这次,实现崩盘情绪的,出现在了另一位和种子选手刘诗雯。命运就是这么残酷,刘诗雯需要新的抚慰,而丁宁则再次捧起女单冠军奖杯。
2016年8月11日,巴西奥运会决赛,关键性第三局,李晓霞在1-5落后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战成10平。随后丁宁全部发下蹲砍式发球,有长球也有下旋球,打乱了李晓霞接发球的节奏。李晓霞拿到三个局点,全部被丁宁利用“救命”的下蹲砍式发球得分挽救了回来,并最终拿下关键的这一局。
在李晓霞最后一个球回球出界后,丁宁蹲在地下嚎啕大哭。在其后,无论是高举双手庆祝,还是和教练陈彬的熊抱,她都没有放下乒乓球拍。她终于用四年的时间刻度,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四年前一次意外事件阻挠了她所有梦想和努力。她又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四年之后以同样的方式,在绞肉机一样的方阵中锻造成战胜,并将自己的名字和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这样的传奇大满贯并列。
未来,更多的历史,等待她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