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记:易建联比5年前优秀 但在湖人难获机会

今天上午,ESPN记者马克斯坦恩报道,易建联与湖人就合同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后经确认,双方将签订一年的合同。
那么,易建联重登NBA的舞台,他能够取得比之前更高的成就吗?
ESPN的数据专家佩顿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当年离开NBA
因阿联得分效率低
他在2007年的首轮第六顺位被雄鹿队选中,为其效力一个赛季之后,便前往新泽西篮网,开始了四处漂泊的NBA生涯。两年之后,他再次辗转来到华盛顿。在NBA停摆时他曾重回到广东效力,停摆结束之后签约小牛。赛季结束也为他前五年的NBA职业生涯画上了句点。
易建联效力篮网时打出最佳数据
易建联的新秀赛季表现低迷,在一年的调整适应之后,他在第二赛季场均能够得到13.3分,8.3个篮板,似乎在NBA渐入佳境,但这却是他的巅峰数据。他的场均得分没能继续提高,效率值也越来越低,从此一蹶不振。总而言之,得分的低效是终结他第一段NBA生涯的首要原因。
转化阿联CBA数据
高于NBA替补平均水平
在CBA联赛不断提高的效率值是易建联最令人充满希望的地方。现在我们用SCHOENE算法来将易建联的CBA数据,模拟为在NBA可达到的相对表现。
当像易建联这样的球员来到NBA时,他终结进攻的百分比相比在广东的28.9%来说,肯定会下降不少。但即便如此,他57.2%的两分球命中率在被模拟转化之后依旧相对出色。
转化数据后,阿联在NBA效率略低于比斯利
事实上,易建联的两分命中率与在CBA时的迈克·比斯利相同,而比斯利在NBA的最近三个赛季中,两分命中率可以达到51.0%。将易建联在CBA的数据经过SCHOENE算法转化模拟之后,他2013-14赛季的NBA胜率可以达到45.3%(联盟平均为50%,替补平均为41.0%),2014-15赛季为46.1%,去年为42.2% ,所有数据都高于联盟替补的平均水平。
对比2013-14赛季30.6%的可获得篮板控制率,今年21%的掌控率则是很大的退步。经过算法转化后的篮板控制,对于一个NBA级别的大前锋来说,是很大的短板。他在经历了去年较大的下滑之后,不知他还能够适应NBA。
只能打4号位,篮板是短板
阿联难在湖人获足够时间
在过去五年获得进攻端的提升之后,易建联获得NBA的关注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尽管他拥有2.13米的身高和比五年前更加壮实的身体,他依然不能作为中锋成为球队的内线屏障。篮板球能力是较大短板,他也没有足够的速度去补防侧翼。所以他只能够作为四号位出场。
阿联的篮板能力依然被美国记者质疑
湖人已经签下了三年级大前锋兰德尔,曾是乐透签的兰德尔作为首发出战
了球队上赛季的大部分比赛。另一位大前锋小拉里·南斯也同样收获合同。29岁的易建联并不符合湖人长期的重建计划,除非他能够在场上证明自己目前的能力要远比兰德尔和南斯出色。所以,要想看见易建联获得更多稳定的常规出场时间是很困难的。
易建联此番登陆NBA已经要比五年前出色很多。但遗憾的是,除非遭遇伤病,否则湖人队很难给易建联提供足够的出场时间让他展示自己的实力。
编译:董倡硕
欢迎下载体坛周报客户端体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