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山“孩子王”揭秘韩国校园足球鲜为人知的艰辛

记者马德兴报道
本报前两期介绍韩国青少年足球与学校足球时,曾提及过韩国众多学校尤其是小学并不是每一所都建自己的足球队。蔚山作为韩国青训开展得较为不错的地区总共有上百所小学,但并不是所有小学都开展学校足球。但是,这个地区的人才却能够成规模化成长。今年早些时候,记者曾前往蔚山进行实地走访,并与鹤城小学的足球部主教练裴秀韩进行了交流。据介绍,除蔚山现代俱乐部作为该地区的青训“领头羊”外,在韩国足协注册、校内设立“足球部”的只有5所小学;而社会民间性质的“足球教室(私人俱乐部)”只有10家。此外,学校内由在职体育老师设立的足球兴趣班,也只有七所小学。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颠覆了国内对韩国学校足球的认识。
七年没编制的“孩子王”
鹤城小学在蔚山并不算是一所重点小学,但足球却是该校的特色品牌。而能够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品牌”,与主教练裴秀韩是密不可分的。截至今年,已是裴秀韩在鹤城小学的第18个年头了,他坦言很乐意当“孩子王”。
裴教练告诉记者,他以前也踢过球,但没有进入到职业队中,最高级别是在水原的大学队。大学毕业后,在一所高中当了一年助理教练,然后就来到鹤城小学一直干到现在。“迄今为止,你总共带过多少球员?”裴教练笑着说道:“具体数字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了,我只知道自己带过的小球员中进入到职业俱乐部梯队里的有200多人;最终进入到职业队的有30多人,差不多40人不到吧。”裴秀韩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这个学校也是蔚山现代俱乐部的合作学校,蔚山俱乐部的梯队来挑人的时候,我们学校是重点。今年初,蔚山现代俱乐部组建最新一期的小年龄段梯队时,主力大多来自我的学校足球队里。”
不过,或许没有人会相信,裴秀韩在正式成为鹤城小学的员工前,在学校里干了七年的“临时工”!“我是1999年正式来到这里的,但当时学校是不给我发工资的,只是从学校足球队里参加训练的学生所交的训练费中拿出部分,作为我的补助,其他分文没有。这一干就是七年!要知道,在我来到这里之前,学校是不开展足球的,学校里的足球队是在我到来后才开始组建的。等干出了一点成绩后,也就是在2006年,我才正式有了编制。而且,还不是学校签下来的,而是蔚山市的教育厅跟我正式签约、开始给我发工资,才算是每年有固定的收入,而且合同是一年一签。签完合同后,把我委派到鹤城小学,算学校里的正式员工。尽管跟我签约的是教育厅,但不属于公务员性质。如今,我除了做足球队的事情外,学校里的其他事务很少参与。在这之前,每年的收入只能算是家长出钱,让我来培养他们的孩子,仅此而已。收入的多少取决于足球队的人数多少,因为在没有干出成绩来之前,孩子来去的随意性很大。当然,如今已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助理教练仍是临时工
据裴秀韩介绍,不只是他,目前他手下的四名助手同样可以用“情况复杂”来形容。“我的四名助手中,有三个是这个小学毕业的、一个是旁边一所学校的,但因为那所学校的足球队不复存在了,就来这当助理教练了。这四人中,只有转过来的那名教练,是跟学校有合同的,属于学校聘请的。而另外三个人则都是我的学生,从小在我的队伍里踢球,毕业后来到这里帮助我做些事情,这三个人的报酬跟当初我的情况一下,从孩子们加入足球队后交纳的费用中拿出部分,由我来发给他们。”
裴教练说道,“说得更直接些,这三个人其实也是因为刚刚毕业不久,主要是来我这里学习如何当好学校足球队教练的。当然,我也不能让他们白干,支付他们一定的报酬。这几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平时在学校里帮我,周末则去蔚山现代重工企业办的足球兴趣班当教练。”
裴教练所言,令人感慨。因为在国内基层,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带青少年队伍的教练员“待遇差”、“报酬低”的问题。殊不知,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特色”。在了解到了韩国的真实情况后,同样是待遇不高,为什么韩国的教练依然安心于基层工作?这或许反倒更值得思考。
韩国学生踢球不免费
目前的鹤城小学足球队共有32人。据介绍,足球队里的小球员都是本学校的学生,而且只代表这个学校出去参加比赛,他们的家都在学校附近。但与中国如今到处宣扬“应该免费”、甚至是政府专门拿出钱来鼓励孩子踢球不同,鹤城小学的足球队所有入队球员都是需要交费的。
“不只是我们,韩国所有学校足球队的小球员都需要交费,只有那些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的小球员才能享受免费的待遇。”裴秀韩说道,“所谓‘交费’,应该说是针对足球的‘教育费’。足球队其实就是一个补习班,就像上其他如英语、画画、音乐等补习班一般,只不过其他补习班是在学校之外进行,而足球补习班是在校内。小球员所缴纳的费用中,除了训练课的费用外,还包括外出比赛的费用。入队时,孩子交的钱,包括出去打比赛时的花销,球队不会再单独收取费用。平均下来,像我现在带的这支足球队,一名小球员一个月差不多20万韩币(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为1215元)。”
“当然,因为是学校的足球队,所以能有不少赞助,学校周边的不少医院、小商店等等,因为都认识我,总能给我们球队提供些赞助。所以,像服装如果没有了,小球员们也无需再去买装备。这些赞助都属于私人赞助,而且在韩国也是比较流行的。因为我们都需要当义工,算是为社会做贡献。在从事这些义工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这些人知道我是当小学足球队教练的,而且也看到在当义工,所以就主动来赞助。但是,所有球员的足球鞋全都是自己解决的。”
“除了在学校队里当主教练外,当地政府下属的体育部门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时,我也会去。主要是教很多大妈、大姐踢球,这就算是我的义工、为社会作贡献。这些主要是体育生活中的内容,偏重娱乐性质的。我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不少人。”裴教练进一步解释道。
学校预算不够靠捐赠
因为足球如今是鹤城小学的品牌与象征,因而像足球场之类的基础设施,全部都是由学校来负责的。裴秀韩介绍称,学校方面每年都会负责给球队提供差不多600万韩币左右的经费,用于球队的日常开支、外出比赛等,按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6450元。但这些费用远远不足以支撑一支队伍一年的全部运营的。
“所以,想要正常运转,就只能寻找赞助。譬如说,我们球队现在所使用的这幢小楼,就是我们的更衣室、休息室、餐厅包括办公室,总共耗费了5亿韩币(按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04万元左右)。但这些钱并不是学校出的,而是家住小学附近的一个国会议员自己掏钱捐赠的。这名国会议员当初也是在这所小学毕业的,而且也很喜欢踢球,算是为母校、为这个社区作贡献,直接捐赠给我们足球队的。当然,一般人不可能找到这样一大笔赞助,也建不了这样的更衣室,因为至少在蔚山地区其他学校足球队里是没有这样的更衣楼的。我是很幸运,通过关系找到了这位国会议员,最终帮着我们建了起来。”裴教练说道。
每天进行两小时训练
就足球队本身,裴秀韩称,所有球员都来自学校里不同的年级,但球队一般不会按不同年级分队,基本是分两个组,即一到三年级一个组、四到六年级一个组。如果有女同学加入,也跟着男生一起练。
“一年级入队的小球员什么基础都没有,一切需要从零开始。像今年进来的球员中,有两名是稍微有点基础,其他人都是啥都不会的。每年的情况都差不多。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是一天一次训练,基本都在下午上完课之后开始,一般都是2小时左右。其中,每周两次训练安排在晚上。训练的核心内容就是基本功,身体方面的训练内容很少。
“比赛主要是地区性的,然后是全国性的,地区性赛事算是全国性赛事的选拔赛,累加起来一年正式比赛是24场左右,主要是在周末进行。周中会安排练习比赛,对手基本都是中学一年级队伍,偶尔也会跟小学队伍踢。因为周边学校足球队的教练都认识,所以想跟谁踢,就联系让人家过来。此外,冬天、夏天也都有集训,主要是去外地,也经常会邀请别的国家球队来打比赛。我们一年或两年会安排出国一次,但不是我们自己联系,蔚山当地足协、韩国的小学足球联盟负责解决,由他们统一安排。我们现在主要用11人制,不用八人制。但四年级学生参加全国比赛时用五人制,五年级有8对8、11对11两种,六年级则全部是11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