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最短踩场又是最细训练 国足战前暗藏专杀手段

08-31 23:23 体坛+原创

记者王晓瑞韩国首尔报道

无论是训练量还是训练强度,2016年8月31日的这个傍晚,中国队在上岩足球场的这一堂50分钟训练课,显得是那么简单。大战在即,国家队反而没有临阵磨枪,而是细化专项练习。此外,由于首尔当天下起大雨,球队针对场地的湿滑,还进行了全方位的适应。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却在悄然之间暗藏杀机。

根据赛事组委会的安排,中国队的踩场训练只有一个小时。因此在抵达上岩后,尽管有多名媒体记者、中韩足球人士在场,教练组依然迅速展开训练,摆放所需的标志杆等物品。这一天令国足上下最为在意的,还是天气和草皮。首尔的下午气温虽有20度,但是不算太凉,可中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此前,中国球队曾经多次来过上岩比赛,但要说恰逢雨季还是偏少。因此,国家队非常在乎适应上岩湿滑场地的过程,当天训练的前半段内容,几乎是以适应场地条件为主。

而据悉,等到训练后半段,国家队没有安排强度很大的分组对抗,而是延续了刚到韩国时的思路——专项练习。虽然外界对于国家队此役的印象,普遍认为“可能会采取死守战术”,但在专项练习期间,高家军重点演练的是几项进攻手段。显然,倘若真如天气预报所示,首尔市将在9月1日傍晚下起小雨转中雨,国家队或许有在乱战之中偷袭的可能。从这一点来讲,专项练习进攻也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中韩之战的拿分目标,高洪波既表态称,会着眼一场比赛在整个12强赛的战略意义,也会考虑在单一某场比赛时,将胜、平、负的三个结果,以及可能出现的过程做好预案。实际上,国家队针对这一战正在做着比较充足的几套方案。比如开局怎样控制局面、在某一段时间如何把控攻与守的平衡,包括领先时如何做好防守,落后时怎样强化进攻……“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在局面控制上,需要我们在赛中做好实战分析。而且踢这样的比赛,球队需要做好一种平衡。”高洪波说。

事实也是如此。通过国家队最近几天的一些训练细节,已经体现出这种细化的部署。比如在需要加强防守时,像于海、张晓彬等人踢到后腰,均有可能在9月1日实施。包括准备强攻时,姜宁、于大宝等猛将,也是可以参考的奇兵。至于球队为何没有在31日的训练课上,强化整体的战术打法。一个很鲜明的观点是:球队在来到韩国前,已经完成大部分的技战术磨合,剩下的工作就是专练细节、专项训练、抓好单项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30日或31日的训练,国家队均安排到点球、任意球的加练。而且,教练组专门钦点到主罚人选。但相比以前的套路练习,这一次的重点是“一击致命”。或许在9月1日的比赛中,又能在高家军见到一位类似邓卓翔的“电梯球先生”。


世预赛12强赛  /   国足  /   韩国  /   世界杯  /   高洪波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