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水原三星青训:调教技术不忘锤炼心智

记者马德兴报道 本报上期介绍了蔚山现代俱乐部结合当地学校、并由此形成了韩国特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七级”青训模式。而水原三星俱乐部尽管目前一线队成绩不尽如人意,但其青训仍然是韩国足坛公认最好的俱乐部之一。与韩国多数俱乐部采用挂靠当地学校模式所不同的是,水原三星俱乐部的梯队采用单独成队的方式。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水原俱乐部,该俱乐部“球员发展部”负责人洪昌荣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组建思路与具体方式。
U12梯队不收外地球员
记者采访水原俱乐部青训主管洪昌荣。
洪昌荣自1995年三星俱乐部正式成立起就在俱乐部工作,从2008年起开始负责整个俱乐部的青训工作,“当时正好是因为亚足联要在2009年推出全新的亚冠联赛,要求参赛俱乐部必须拥有完善的三级梯队制度。所以,我就开始到这个部门负责。”洪昌荣自述道,“从接手那一刻开始,我给我自己拟定的目标就是希望未来水原队一线队中50%的球员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梯队中,建成韩国最为模范的体系。截至今年,我们一线队中来自梯队的才27%,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培养小球员这个工作而言,我希望我们梯队里能够有更多的孩子到欧洲踢球、为韩国国家队踢球。所以,从小球员入队那一刻开始,我们就需要在文化学习课上下功夫,尤其是在语言交流(指外语)上费心。说实话,这项工作是相当累心的,但当你发现了好苗子、看着他成长时,你又会体会到其中的无限乐趣。”
据洪昌荣介绍,目前水原俱乐部共有U12、U15、U18三级梯队,今年三支队伍的人数分别为31、37和36人,都是正式与俱乐部签订协议或合同的。U12梯队的31人分布在水原或水原周边城市的20所小学里,都是放学后自己或由父母陪同来到俱乐部的基地里接受训练,训练结束后自行回家,不实行统一住宿。这其中,90%的球员都是家在水原的,只有10%的小球员来自像华城等周边城市,而太远的地方的孩子则一律不收。训练场地除了俱乐部自身的场地之外,在水原队主场世界杯体育场外还有附场,那里也专门辟出了足球教室的专用场地。
这31名球员都是从水原俱乐部自己设立的“足球教室”中选拔出来的。因为俱乐部的基地就在三星总部旁,基地有专门的场地供小孩子踢球,招收各地的小球员参加足球兴趣班的活动,目前报名参加“足球教室”活动的超过1000名小孩。“这与我们水原地区的小学大多没有‘足球部(即精英足球队)’有关。我们这里共有80所左右小学,但设有‘足球部’的才三所学校。当然,这些小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的足球兴趣班,因为师资力量不强,不像我们俱乐部有专业的青少年足球教练,所以,我们俱乐部就开设了足球教室,派出专业教练,孩子们更愿意来我们这里接受正规的培养与训练。
“所有参加我们足球教室训练的小学生都是要交费的,根据训练的次数,费用有差异。一般是一个月3万韩币(按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79元),一周一次训练。也有一周两次、三次或四次的,费用则从5万韩币到12万韩币不等。参加这种足球教室活动的,小球员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踢。我们的U12梯队就是从这1000多名孩子中选拔产生。如果小球员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可以进入我们U12梯队的水准了,就正式提出参加测试,如果通过,就能够正式进入到梯队中。俱乐部组织的测试分两次,即上、下半年各一次。一旦进入梯队,则所有费用全免,包括上学等,甚至连装备也由俱乐部负责。我们一年给小球员提供6双足球鞋,和一线队实行一样的标准。水原是韩国所有职业俱乐部中,唯一一家为梯队小球员提供足球鞋的俱乐部。
“但是,除了踢球之外,我们对文化学习也是有要求的,就是各门功课的分数必须在平均分数以上,一旦达不到,则俱乐部要停赛、停训。所以,在我们U12梯队的31名小球员中,好几名球员都是各自学校班级里的第一、第二名,文化课成绩相当不错。”
U12到U15淘汰超六成
在介绍蔚山俱乐部的青训时,曾提到从U12过渡到U15时其淘汰率超过一半,而水原俱乐部则淘汰率更高。洪昌荣介绍称,“我们U15梯队中的小球员,从自己U12梯队中选拔出来的也就是35%左右,其他65%左右则是从全国范围内展开选拔。那些U12梯队中被淘汰的球员基本都还是会继续踢球的,只不过是进入到初中的学校足球精英队中,也有个别一两人不再继续踢球的。”
因为从U12到U15有比较高的淘汰率,确保了U15梯队中球员的质量,因而从U15到U18梯队时,淘汰率相对就低了不少,“在U18梯队梯队的36名球员中,从自己U15梯队里上来的球员占70%左右,其他30%则是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出来的。这两支队伍都采取的是集中方式,即集中上学、集中住宿、集中训练。U18梯队统一在我们的基地里住宿,因为基地附近就有学校,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去上学,有时则是俱乐部派车去接送。U15梯队里的球员则是统一住在市区内的宿舍里,也是俱乐部出面安排的,对于他们,俱乐部每天都是派车接送。”
据介绍,U15梯队和U18梯队的球员都是在一所学校里上文化课,只不过初中和高中学校不同。但是,有别于蔚山俱乐部让学校为足球队专门开设一个班不同,水原两支梯队的小球员虽然在同一所学校,但同一年级的球员都在不同的班级里。俱乐部和这两支梯队的球员都签订协议,平时在学校上课时,小球员都是由学校负责管理。这与其他俱乐部挂靠学校时、学校里的日常事务也都由俱乐部负责属于两种不同性质。而且,挂靠学校的俱乐部梯队可以以学校名义参加比赛,但水原梯队球员不代表所在学校参赛。
“高中毕业之后,这些球员基本都是先上大学。事先,我们与各个大学教练都保持密切的联系,会把这些球员送进大学。等到大二时,俱乐部预备队或一线队会把其中表现好的召回来,但一般都是大三时才回到俱乐部。不管是提前召回来的还是大三回来的,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如果达不到标准,俱乐部就不会将他们召回,他们就只能自谋出路,俱乐部与他们的合同也就自动解除。”洪昌荣说道。
“我们的U18梯队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8年时间,今年一线队39名球员中,14人曾在我们的U18梯队效力过,按比率基本是每年两名左右。这些从自己梯队上来的球员基本都是可以参加一线队比赛的,如果打不上比赛,俱乐部就安排他们租借去K2俱乐部球队效力。”洪昌荣解释道。
这两支梯队的训练全部都在俱乐部基地的人造草坪上,但考虑到U18队伍即将步入职业,所以每周会安排两次去基地的天然草坪上进行训练,使用的就是一线队的场地。
12%预算用于梯队建设
U18梯队每周有一两次安排在一线队的天然草坪上踢球。
洪昌荣直言,现在俱乐部每年的预算中10%到12%的费用用于青少年球员培养事宜,差不多一年在20亿韩元左右(按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1197万元),“这个数字较之2008年我刚刚开始负责时已经好很多,差不多是那时的两倍多。”而最让洪昌荣高兴的,就是这次韩国队参加12强赛中的中场核心球员之一权昶勋便来自于水原青训,而且还是他这个部门成立之后出道的最有前途的希望之星。
“我们俱乐部的青训最好的还是U15梯队,在全国同龄球员中是最好的,U18队伍则在全国排名前四行列。但是,我们培养球员并不是以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对于教练员如此,评价球员也是一样。譬如,我们评价和考核教练员时,我们主要的标准就是每年毕业的球员中,有多少人进入到更高一级的队伍中、有多少人进入到国家队中。像U18梯队,我们这次有3名球员进入到韩国U19国青队中,这就是一种成功。而如果率队取得了好成绩,虽然不进入评价体系,但俱乐部会给予一定的奖金作为鼓励。因为教练员带队培养,最需要的是时间,我们会给足教练员以时间。”洪昌荣介绍道。
“在球员培养过程中,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mentality(心理、心智等)的培养,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技术、心智、人性与人格的培养,在培养球员的个人技术的同时,更注重球员作为一个人的培养,所以人性与人格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此,我们在青少年梯队中不考虑聘请外籍教练,最主要是担心教练员在传达内容时会出现偏差。”
对于目前的中日韩青少年足球,洪昌荣显然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韩国青少年球员最大的优势就是在mentality上,“我们经常和中国、日本的青少年队伍进行交流。从交流中,我们感觉我们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的差异在于个人与整体上的差异。日本球员的个人能力确实强,而我们水原首先考虑的是球员作为一支队伍、一个整体应该如何去进行比赛。”至于中国的青少年,洪昌荣只是很委婉地提起了这样一件事。差不多一年多之前,鲁能的U15队伍出访韩国到水原基地里来进行比赛,由于鲁能U15队伍拥有中国该年龄段冠军头衔,水原方面赛前有些担心,但没想到一打就是打了鲁能6个球。虽然没有评价,但很显然,鲁能队伍的水平与水原差距不小。
少年强则国强。鲁能一直在国内的青少年培养方面公认是做得很不错的,但与水原的同龄球员比较中所显现出来的差距,或许正是中韩两国国家队之间的差距。对于如何搞好中国的青训,近邻韩国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