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抵沈重回I级战备:伊朗强于韩国 抓紧时间研究
记者王晓瑞沈阳报道
上岩之战,不过是中国队征战世预赛12强赛的第一步。9月2日,国家队返回颇有肃杀气氛的沈阳,为四天之后的中伊之战进行冲刺。在抵沈当天的下午,球队立即前往奥体外场展开训练。“真是一刻都不能停歇,毕竟时间太紧张了,我们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到对阵伊朗的战备状态。”一位国足队内人士坦言。
在从首尔返回沈阳的路上,很多国脚关心起昨晚(1日)伊卡之战的战况过程。由于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集锦片段,很自然地成为每一名国脚的必修课。在此之前,大家对于伊朗队的普遍印象,是身体凶悍和对抗勇猛。但通过第一轮对阵卡塔尔的比赛,波斯铁骑的坚韧,也令球队上下深感钦佩,特别是那两粒进球,发生在第94、101分钟。
虽然在2比3惜败韩国队后,国家队的精神和斗志赢得交口称赞,但教练组依旧保持一贯的冷静。“球队的战斗精神值得肯定,也希望这股作风能够一直得到贯彻。但通过比赛,还要正视同韩国队的较大差距,无论是从场面表现还是比赛数据来看,中国队的确落入下风。”2日训练前,助理教练傅博一吐为快。
4天之后,国家队就将迎来另一强敌伊朗队。尽管一场2比3的惜败,令球队上下的士气得到提升,但在如此时刻,也要谨防骄傲情绪的出现。“我们必须要冷静地承认,伊朗队的水平要比中国队强。9月6日的比赛,或许我们还得处于下风,毕竟人家的实力摆在那里,且排名亚洲第一,从感觉上来讲,甚至比韩国队还要强。中国队虽然主场作战,但可能会困难重重。”傅博说。
正因此,在9月2日的训练,高家军一改之前“赛后恢复性训练全开放”的方针,继续全面实施封训,只向中国媒体开放前15分钟。同时,高洪波将国脚们一分为二。参加中韩之战的大部分球员,虽然以调整为主,但依旧安排了一对一的传球练习、小范围配合传球。另一组多是中韩之战的看客们,他们的训练强度更高。除了紧逼传球,还在训练中段加入射门练习,俨然和平日训练没有太多区别。
另一方面,国家队已经安排专人,在9月1日前往德黑兰观战伊卡对决。尽管教练组已经能够看到这场比赛的录像,但仍在等候情报团队携来的现场报告。“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分析伊朗队的情况,尤其是最近的这场比赛。然后,再针对性地解决我们的不足。”按照国家队的策略,在只有4天的情况下,想要大范围做出调整和完善,几乎没有可能。现在更实际的办法,就是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从9月3日开始,准备中伊之战的针对性训练,将会全面展开。这一阶段的训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家队能否在第二轮实现拿分,未来三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