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3原因不支持国足对攻 高洪波选择最好的输法

杨帆09-03 11:15 体坛+原创

关于9月1日的中韩大战,如果你没看比赛,有人告诉你最后2比3的比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一支球队的技战术发展,不是凭空而来的。在评估中韩之战的时候,可以参照2015年亚洲杯中国0比2不敌澳大利亚的比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澳大利亚和韩国是一个档次的球队,他们分别是2015年亚洲杯的冠亚军。依照这个标准,即使不计算国足女排附体一般的血性和斗志,技战术呈现的进步也是很明显的。打澳大利亚,国足后70分钟全场被动,主动失误频频,0进球净负2球;打韩国,后25分钟踢得更好的显然是我们。如果考虑到12强赛作为亚洲最高水平比赛的因素,进步的含金量可能会更高。

12强赛的10场比赛,场场都是决赛,首场尤其是如此。这一点大家都同意,但不要忘记,大赛的铁律一定是倾向于防守和不冒险。这一点,对谁都是一样的。

主场作战的韩国队实力占优,即使心理上托大,但在比赛方式上也是很小心谨慎的,直到两球领先才完全放开。当然,他们的问题是,从65分钟三球领先开始,以为已经进入垃圾时间了。今天,不少媒体都说“高洪波战术失败打得太保守”。试问,遇到大赛,就以今年的欧洲杯为例,没有实力弱的一方主动寻求对攻的。大赛的淘汰赛上,甚至连强队都不主动寻求对攻。不论队伍强弱,一定是落后才开始放出胜负手,被迫打攻势足球的。

说回2015年亚洲杯淘汰赛,主场作战的澳大利亚实力占优,他们是怎么踢中国队的?上半时前25分钟,一直在收着试探和寻找比赛的节奏,在这样的背景板下,反而显得中国队开局踢得不错。不过,这显然只是一个假象。到那场比赛的第65分钟,两球落后的中国队开始前压对攻,随后的比赛显示,跟亚洲一流球队相比,中国队显然不具备对攻能力。中前场不能保持持续的攻击压力,而后卫线的回追能力不能确保不被打穿。

因此,当很多人说韩国人的防线不过如此,高家军在9月1日的比赛中从开场就应该以积极的比赛方式利用之的时候,在高洪波看来,如果中韩大战开场就对攻,其结果就是2015年中澳大战的下半时。到那时,也许就会是满屏的“高洪波战术失败”、“不自量力”“怎么可以跟韩国人打对攻”。但需要注意的是,世预赛是10场比赛,每一个进球和净胜球就很关键,横竖都是失败,也许选一个输得最少的方式更稳妥吧。

从中韩大战的比赛过程看,高水平比赛经验的匮乏也不支持所谓积极的比赛方式。这一点,即使对于韩国人来说,也是如此。此前,来自中超广州富力的张贤秀并无12强赛的比赛经历,他在右后卫位置上送出了不少失误,赛后连韩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所以,韩国人小心谨慎没有错。张贤秀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的国际大赛经验远在中国球员之上,他尚且如此,而我们一旦拉开了对攻,又会出现多少低级错误呢?其实,从这场比赛来看,球员所犯的主动错误次数,是在一场比赛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因为中国队其实就是这个水平。像任航那样的盯人失误,以前在别的球员、别的比赛中,中国球迷见得很少吗? 

另外,体能的因素也不支持上来就对攻。如果只有70分钟体能,你是准备上半时加下半时前20分钟就用完,然后被吊打,还是选择相反的方式?俗话说,上半夜是纸,下半夜是钱。高洪波在敌人体能不处在最好的时候出手攻击,是个恰当的战术安排,当然也是一个被动的选择。对于这样的比赛,如果能守个0比0,当然是最好不过的结果。在失分之前,高洪波用的是速度、对抗能力和后排插上相对好的球员,主打反击所以不用支点型的郜林和张玉宁。如果没守住,那就必须放出胜负手,高洪波的胜负手是传控出色但对抗稍差的蒿俊闵。这个时候,作为支点型的郜林和张玉宁才有机会。蒿俊闵为什么不早点出场?同样是受制于体能和战术。2015年亚洲杯首战沙特,蒿俊闵首发出场71分钟,次战乌兹别克斯坦替补出战45分钟,三战朝鲜踢了90分钟,四战袋鼠甚至没有出场。从亚洲杯这样的大赛情况看,高洪波对于蒿俊闵的使用以及郜林的使用,也比较恰当。

整场比赛下来,高指导没有调整5后卫的战术体系。这说明,他认为体系的整体运转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细节的低级失误跟球员能力和状态有关。也就是说,9月6日,他可能还会这么踢。

现阶段中国足球跟亚洲一流球队相比,中国球员个人能力有差距。比如说,孙兴民、池东元一对一,中国球员防不住的几率要大一些。如果没踢好,多半是这个基础性的问题,还没有奢侈到讨论阵型、战术等组织方式的地步。所以,对攻或保守不是问题,3后卫或4后卫都不是问题,不管怎么打,那些该出现的各种状况都会出现,只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问题,跟教练的阵型和打法基本无关。攻不强守还弱,这就是现实的中国足球国情。身后一定有漏,头顶一定有漏,当我们打得比较开放的时候,尤其如此。在高洪波的胜负感里,他应该都评估过包括阵型在内的各种比赛资源,也许他的结论是,打3中卫输1个,4后卫也许要输2个。

至于国家队接下来的走向,可能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一是获得了宝贵的大赛经验之后,球员们在比赛中会有更加自如和稳定的发挥;二是因为国家队的战术资源并不富裕,调整的空间和时间有限,火力暴露出来之后,对手更容易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我们会更难踢。

加措活佛说,这就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差距是明显的,进步也是明显的,出线,现在先不要谈。希望没死,就是最大的了不起!

12强赛  /   世预赛  /   国足  /   中韩大战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