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个机会改变NBA规则 取消球员暂停权利如何?

王明琛09-18 14:31 体坛+原创

NBA比赛非常好看,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比赛时间拖得过长,很多规则僵化,不合潮流。

人们对新赛季有很多期待,其中之一就是:如果给你一项权力,你最愿意改变哪项规则?

在职业体育里,你很容易看到很多球队教练和总经理们固步自封,习惯用老脑筋处理问题。比如说,NFL虽然越来越注重进攻,但他们非常怀念老式紧张激烈的比赛风格,而MLB也时常苦于革新之痛。但在这方面,NBA的步子迈得飞快。最近,在芝加哥举行的一次年度教练会议上,很多教练都认为一些规则亟需改变,以此来推动联盟的发展。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诸多改变,这对联盟的良性发展影响深远。当年的NBA球员正拥有最好的技能和天赋,整个联盟上赛季的有效投篮命中率(eFG%)达到历史最高的50.2%;而自从1974年NBA首次引入失误这项数据统计以来,上赛季NBA的失误率低至13.2,追平了2007-08赛季的历史纪录。不仅如此,上赛季NBA的比赛节奏也是近24个赛季以来最快的。尽管如此,各队高层还是在一点上达成共识:NBA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比赛到底打多长时间才合适。


NBA球员也可以叫暂停

黄蜂队主教练史蒂夫•克利福德建议比赛最后两分钟双方不得叫暂停;76人队主帅布雷特•布朗更青睐于FIBA的进攻篮板规则,即抢到进攻篮板的一方,在该进攻回合仅有14秒的进攻时间,而不是像NBA一样复位到24秒;灰熊队新任主帅大卫•菲兹戴尔则认为有一项FIBA规则引入NBA的可行性非常高——站在底线处的球员无需先把球交到裁判手里,可以自行直接发球进攻。

但这些还只是教练们非正式的口头建议,NBA比赛委员会——由球队老板、总经理、教练和球员工会代表组成——需要对它进行集中讨论。而最终,这类重大规则的改变是否能正式执行,还需要联盟理事会表决通过。

NBA比赛过于冗长的弊端显而易见,很多球迷必须熬夜看快艇队的晚场比赛,如果和里约奥运会做个比较就更明显了,后者总是能及时结束比赛。今年七月,联盟出台了限制“砍鲨战术”的新规则,希望以此解决以往比赛走走停停的问题。然而,频繁的犯规未必就是比赛拖沓的元凶,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FIBA的比赛打得要流畅得多。事实上,NBA30支球队上赛季的每40分钟平均犯规数,远不及欧洲男篮联赛和欧洲杯。最为直观的数据对比是:在里约奥运会的八场男篮淘汰赛上,各队每40分钟平均犯规数高达43.9次,这要远远高于上赛季NBA七场总决赛的平均犯规数(35.4次)。

NBA正努力想办法增强比赛的流畅性,为此他们已经在芝加哥进行了多次讨论。但如果他们真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新审视一下那些奇怪的规则。比如说,当比赛正在进行时,无论球员还是教练都有权叫暂停,而且最多可以叫八次。想想看——很少有体育联盟是允许教练叫暂停的,更不用说是球员了。即使是在FIBA,这方面的规则制定得也更严格:教练只有在死球状态下才能叫暂停,而且全场仅限五次(上半场两次,下半场三次)。很多时候,球员们只能自己解决问题。流畅性并不能让国际篮球变得比NBA更好看,但是他们却忠于运动本身。

此外,还有一些实行了好多年的规则已经落后于整个时代。教练和球员在NBA赛场上都有权干扰比赛的进程,想想吧,当一个球员去争抢皮球的时候,抱住球的他居然有权叫出暂停!“砍鲨战术”不一定能保证你赢球——小乔丹上赛季至少有八场的罚球数超过20次,而快艇队赢了其中的七场——但很多教练在比分落后时还是愿意这么干。虽然这种伎俩已经成为比赛的一部分,但从联盟针对故意犯规制定的新规中可以看出,他们正着手整治这一顽疾。

还有一点,NBA的比赛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在不断提速,很多球员都能打出快节奏的篮球,这是大势所趋。NBA无需成为又一个FIBA,但后者的确给予了联盟决策者们很好的借鉴样本。

撰稿:王明琛

欢迎下载体坛周报客户端体坛+app

NBA规则  /   砍鲨  /   暂停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