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旅游协作联盟主席祖克兰:旅游市场有垄断

“这14年,非商业机构‘世界无国界’在出售免签名单,实际上就是在出售进入俄罗斯的机会,”来自圣彼得堡的安德列介绍道,“某人对这种方式不满的话,世界无国界组织很会做防护。但无论如何,出售旅客名单,为此每位中国人可收15美元。15美元,乘以根据双方协议进入俄罗斯的中国游客数,再乘以年数,您可以得知这种生意的收入了。这里要考虑一点,根据双方政府间协议,这种服务可是政府无偿提供的 。‘世界无国界’这个组织是2002年10月底在莫斯科登记组建的,登记地址和俄罗斯旅游署的地址相同,而且更有趣的是,该组织的执行经理要么是前旅游署的官员,要么该组织的领导人又转到了旅游署工作。”
“现在,旅游市场有垄断,而且旅游署也在参与,”中俄旅游协作联盟主席尤里·祖克兰指出,“很多旅游公司现在不能根据这个协议投入工作。因为一个怪象出现了:符合旅游署全部要求的公司,虽然能被列入命令之中,但实际上却无法工作。旅游署的解释是中方没有发来他们可以参与的批准文化。但我们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俄罗斯公司参与此事需要中方同意的任何文件。”
“我曾同世界无国界的执行经理谈话,她告诉我一个数字-180,共有180家公司组成了这个非商业性伙伴关系,”圣彼得堡旅游公司的安德烈告诉我们,“我想指出的是,有权力根据中俄协议工作的公司共有363家,但他们要么不能工作,要么根本就不想工作。在我看来,现在的形势是这样,你要想在中俄协议框架内工作,那么你就应当加入世界无国界组织,付加盟费5万卢布,之后每年付年费2万卢布,而且每接待一位中国人付160卢布。以前,这一费用是每人250卢布。但是,仔细看看这180家被列入组织名单的公司,其中一部分根本就和旅游没有任何关系。比如,首饰工厂,商店,莫斯科百货商店,圣彼得堡的大商场,宾馆。这180家公司中,真正的旅游公司也就一半多一点。但是,我们再仔细研究这余下的公司,就会发现客流基本上是走4-5家公司。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提供服务,他们只是在出售免签名单,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将自己份内的事交给第三方去做,而且这第三方基本上是中国人,至于之后游客再发生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了。 ”
今年4月,旅游署的跨部门委员会会议上,曾提出在实践中引入“陪同”这一职位的建议。这个建议的初衷看起来是为了弥补俄罗斯导游-翻译的不足并加强俄境内流动人群的控制。但是,在旅游专家们看来,这项建议其实是旅游官员们及与其接近的商人们意欲将外国人引入对华旅游工作的办法。
“也就是说,他们试图设立一个新职业,和导游-翻译功能相同的职业,只不过名字不同罢了,”安德烈指出,“引入这个新职业后,俄罗斯相关的旅游法律就不能对之进行限制了,这是在合法地将中国游客流引入中国商业的手中。所以,俄罗斯旅游公司感觉整个市场都被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