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杯组委会负责人:教练家长教唆踢假球真是白痴

叶慧10-10 17:10

记者叶慧报道

一场U11组别的25比2,使得金秋杯组委会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无奈,这是组委会负责人最真实的感受。由于赛制和参赛人员组成的问题,金秋杯俨然成了一场闹剧。

以大打小?规则允许

日前,有报道称本次金秋杯U11组别比赛存在以大打小的情况,矛头直指亚军球队广东青苗的10号和28号球员,因为这两名球员个子比其他球员都要高。“事实是8支球队全部都有超龄球员,哪支队伍说自己球队没有超龄球员都是在说谎。”广东青苗队的管教练承认,自己的球队有一名球员是超龄的,“但这也是组委会制定的比赛规则所允许的。”

为何组委会会允许超龄球员参赛?“一是为了确保比赛的观赏性,二是如果比赛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保证的话,也是对比赛品牌的推广,希望未来能吸引更多球队来参加比赛。这些话都是组委会负责人说的。”管教练说。“每个队都有超龄球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关键在于使用的超龄球员是多大年龄的,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了。因为U11的球员基本是五、六年级的小球员,2005年9月1日前出生的是六年级,9月1日以后出生的是五年级。我们队有一名球员(28号)是6年级的,而且他是超龄的,2004年的。这个我不怕承认,因为大家都知道。”

记者随后联系金秋杯赛事组委会负责人,了解关于超龄球员的资格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这和我国现行的教育学制有关。“打个比方说,2004年9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是和2005年9月1日前出生的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踢球的。所以,这次金秋杯比赛开始前,赛事组委会、裁判组以及全部参赛球队都达成共识,允许2004年9月1日后出生的球员一起参加U11组别的比赛。”

事实上,从第一场比赛开始,广东青苗就被其他球队盯上了,组委会也特地叮嘱裁判在检录时要严格核实广东青苗上场球员的身份证,确保球员资格没有问题才能参加比赛。

管教练告诉记者,“这次比赛,组委会连续几场比赛严查我们球员的参赛资格,都没有发现问题,如果我们的球员资格真的有问题,组委会可以取消我们的成绩,也可以拒绝我们参赛。今年元旦、五一到这次国庆,我们都组队参赛了,三次比赛的参赛球员几乎是同一批球员。有媒体质疑我们用超龄球员以大打小,那是因为他们对这个比赛的赛制不了解。”

组委会:中国足球太功利

说起4天前那场25比2的“假球”,金秋杯组委会负责人依然感到很无奈:“他们利用了比赛规则的漏洞。”

按照金秋杯的比赛规则,当出现两支球队同分的情况,将先比较两队的对战成绩,胜者排名靠前,打平的话则净胜球多者排名列前。规则是比赛前就定下来的,也是所有参赛球队都清楚了解的。

东山小爷和广东青苗在之前的比赛中以2比2打平,因此只能通过净胜球来确定排名先后了。然而,在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东山小爷和Tikitaka两队比赛中所出现的一些不正常比赛现象,也让组委会感到很为难,“没有比赛录像,我们很难取证。作为组委会,我们不能贸然断定人家打假球,因为无凭无据,只能说他们消极比赛,而且他们解释说只有8个人,下半场都没有体力了。”

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在U11的比赛中竟然出现如此功利的一幕实在是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太功利了,中国足球的从业者们确实需要回过头来好好思考一下,冷静一下。”负责人毫不避讳地说道,“让9岁、10岁的小孩子过分追求成绩,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也不是中国足球所希望看到的,这样的足球教练简直是白痴。我相信没有一个小孩子希望这样去踢比赛。你可以鼓励小孩子全力争胜,能赢10个绝不赢9个,这才是正确的足球教育。作为小球员的家长和教练,不能总是介怀成绩。只要小孩子全力以赴了,不管最后拿到什么名次,都是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名次,而是通过参加比赛去看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水平。”

25比2  /   广州  /   假球  /   金秋杯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