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乌兹]运动战得分率在下降 定位球成杀手锏

马德兴10-11 10:00

记者马德兴塔什干报道

在2015年亚洲杯小组赛上,中国队曾以2比1逆转了乌兹别克队,这无疑是此次国足作客塔什干最大的心理优势。只是,此一时非彼一时,由于乌兹别克队在去年的世预赛40强赛开始后便换帅,乌兹别克队的技战术较之以前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在40强赛出线后,现任主教练巴巴扬更加注重防守与反击,而且在进攻得分方面一个较大的变化在于更注重定位球。因此,国足恐怕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来认知这支乌兹别克队。

乌兹别克队的防守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整队的战术防守体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留给对方的空间不像以往那么大。巴巴扬和前任卡西莫夫一样,一直采用的是4231,在整体战术结构上更倾向于防守,尤其是注重中后场的防守体系与结构组织。恰恰如此,对手才很难在运动战中获得机会。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这是乌兹别克队近两年来的进球情况统计与分析表。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乌兹别克队过去近两年来的22场比赛中总共进球为35个,其中运动战总进球23个、定位球得分12个,两者比率为65.71%比34.29%。也就是定位球得分占1/3强。这与现代足球发展趋势中定位球与运动战进球比率是吻合的。

可是,如果我们分别仔细分析2015年的进球和2016年的进球,就会发现:乌兹别克队在定位球和运动战方面比较显著的变化。就以2015年为例,乌兹别克队的定位球得分总共才6球、而运动战进球为19个,运动战进球数是定位球进球数的三倍强。

而进入2016年,乌兹别克队总共10个进球中,定位球得分达到了6个,运动战反而只有4球!这就是最大的变化所在。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八场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中,乌兹别克队的20个进球中,运动战进球为14个、定位球仅为6个。但在2016年最后两场40强赛中,乌兹别克队分别以1比0主场取胜菲律宾队和巴林队,取胜菲律宾队的就是靠定位球(间接任意球),取胜巴林队则是靠“带球突破(running with ball)”。

所以,这样的变化必须要引起国足注意。实际上,回想一下乌兹别克队在前三轮12强赛中的2场胜仗,即分别以1比0取胜叙利亚队和卡塔尔队,全部都靠的是定位球。取胜叙利亚队一场,表面上看上去是通过肋部传中,但实际上是角球的二次进攻,在杰巴罗夫将角球开出、叙利亚队将球打到外围时,乌兹别克队通过组织二次进攻、由海因里希补射得分。而与卡塔尔队一仗,更是克里梅茨头球冲顶罚出的任意球得分。

曼联前主帅弗格森曾说过这样的话:“进攻可以赢得比赛,但防守赢得冠军。”参加12强赛就像是一个小联赛,想要出线、就像是联赛中夺冠那样。于是,决定队伍成绩好坏的,绝对不只是进几个球,而首先是防守中做得如何。乌兹别克队的卡西莫夫和巴巴扬两位教练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卡西莫夫始终想追求漂亮足球,结果成绩始终不如意。但是,巴巴扬更为务实,这种“务实”带来的就是球队技战术上的深刻变化。当然,这不等于说巴巴扬就放弃了运动战。在运动战中,充分利用边路,依然是乌兹别克队最主要的特征,表格中的数据已经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在2015年亚洲杯赛上,中国队在出战乌兹别克队之前主动求变,采用五后卫战法,结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次再战乌兹别克队,国足该如何选择?恐怕就只能看教练组的决断了。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