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帅和梁文博 用冠军诠释坚持的意义和感动的力量

体坛+特约记者丹宁述评
谁都没有料到,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比赛日会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在中国体育2016年鉴上留下特殊的印记:转为职业选手12年、历经7次女单决赛,30岁的彭帅终于在天津获得了个人第一个WTA单打冠军,似乎嫌喜悦来得还不够劲爆,她随后还拿到了赛事的女双冠军;转职业11年,历经3次排名赛决赛,29岁的梁文博终于在英格兰公开赛上获得了个人第一座排名赛奖杯……
2006年的斯特拉斯堡,决赛负于瓦伊迪索娃,彭帅晋级决赛前击败的对手包括:克里斯特尔斯、米斯金娜、德门蒂耶娃、萨芬娜!2008年的森林赛,决赛负于萨法诺娃;当年的广网,决赛不敌兹沃娜列娃;2011年的布鲁塞尔,被当时的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逆转;2013年,又是布鲁塞尔,这一次她输给了卡内皮;2014年的深圳,决赛负于李娜……这就是彭帅征战WTA的历史,你可以强调她世界排名TOP20中唯一一个没有女单冠军的尴尬,也可以强调她的永不放弃,而这正是“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在思维方式和人生观上的差别。
去年法网结束后,由于背伤困扰,彭帅告别赛场10个月之久,世界排名跌到500开外。复出之后,彭帅的状态和战绩平平,考虑到彭帅的年龄,即使是她的忠粉也在担心她的未来。而这些磨难现在看来只不过让举杯的感觉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也有球迷在执著地讨论彭帅的冠军含金量。这个冠军的含金量低吗?首先,决赛的对手里斯克排名并不低,而且也是赢了TOP10的库兹涅佐娃才进决赛的,而库兹涅佐娃只有拿到这个冠军才有可能搭上年终总决赛的末班车,大家都竭尽全力了。说含金量低其实是对运动员努力的不尊重。而且如果每个冠军都必须击败小威才有含金量,那么李娜的两个大满贯冠军也不符合标准………况且,对于彭帅而言,球迷的议论和争执肯定不会影响她夙愿得偿的心情。
彭帅的职业生涯中,没有成为过任何赛事头号热门,客观地说,她的球感、技术以及速度和力量的天赋都比不上李娜,但惟其如此,坎坷的经历和坚持的力量才更加让人感动。不管今后的赛事是一轮游、二轮游还是直冲决赛和冠军奖杯而去,并不影响她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出现在女子网坛。
大凡年轻人,肯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过近乎狂妄的梦想,比如有朝一日排名世界第一、拿大满贯拿到手软,然而现实往往很残酷。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坚持就有了格外感动人的力量。为热爱网球,花费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四处奔波打比赛,克服伤病,克服手术在职业生涯末段还不言放弃的精神才是最值得感动的。
如果斯诺克赛事和网球可以横向比较的话,梁文博的这个冠军应该是网球大师赛级别,可喜可贺。梁文博并不缺乏排名赛决赛的经验(2009年上海大师赛负于奥沙利文,2015年英锦赛负于尼尔•罗伯逊),这一次他卷土重来,曾经的天才少年特鲁姆普从决赛一开始就明白,今天的决赛对手不好惹……
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的梁文博展现出了和球迷记忆中以前不一样的球风,对斯诺克的理解更加提高,走位更加合理了,情绪控制也上了一个台阶,当年被威廉姆斯打爆的场面大概是永远不会再现了。这就是岁月和坚持给予梁文博的力量。当然,梁文博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依然丰富,在很多人看来依然不那么“斯诺克范”,最后一局接近冠军的时刻,梁文博每打进一球都会挥拳庆祝,这架势看起来更像是英超赛场的庆祝而不是斯诺克赛场惯有的内敛,但努力11年拿到第一个排名赛冠军,所有人都只会发自内心的微笑和鼓掌。感谢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斯诺克少年,在年届而立之年,给了大家一个惊喜,这也是坚持的收获。
夺冠后的彭帅表示:“这个冠军对我而言感觉就像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对于梁文博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在举办奥运会的体育大年,这显然算不得什么多了不起的成就,但对于彭帅和梁文博,对于无数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坚持的运动员而言,这则是两个再励志不过的故事。李娜和丁俊晖的故事当然很激动人心,但毕竟天才可遇不可求,对于大多数运动员,彭帅和梁文博的坚持更有意义,虽然他们可能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一。